众人不由有些孱孱,黄忠的年纪最大,从军的时间最久,他老人家开了口,连魏延这个刺头都不好开口反驳。
刘封也是肃容说道:“老将军教训的是,封此次确实有些托大了,不知老将军对此战有何看法。”
黄忠看着刘封一副谦恭的样子,不似做作,心中畅然,不由接着说道:“大公子,我是个粗人,大字不识几个,也不会讲话,说错了你别往心里去。”
刘封忙道:“哪里,哪里,老将军从军征战近二十载,为我大汉国立下赫赫战功,经验之丰富,军中无人可及,如今能得老将军相助,实乃上天眷顾,封感激还来不及,岂敢有怪罪之语。”
黄忠被刘封一捧心里顿时舒坦无比,怪不得连庞统这个出了名的怪脾气都肯为刘封卖命,他那张嘴巴真是哄死人不偿命啊!但黄忠就喜欢这种人,他知道刘封不是那种只会说不会做的人,论武艺,刘封的箭法可能不如自己,但近身搏杀,黄忠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能对每个人都这般恭敬有礼,只能说他真是知书打礼,懂进退,知深浅的,那自己还有什么好顾忌的,黄忠想到这里,伸手轻抚额下花白的长髯说道:“以老夫看来,有仲威把守葭萌关,敌军再多也不足为惧,但要小心的是,葭萌修建于半山之腰,若是益州军在修建之时便留下暗道通往关上,到时候里应外合,恐怕后果就难料了。再者,两关之间都是崇山峻岭,益州军有没有可能翻山而至,截断两关的联络,甚至烧毁剑阁前方的栈道?失去栈道相连,剑阁便彻底与外界隔绝,那时候不战自溃,实在是不可不防。”
刘封被黄忠说的一身冷汗,葭萌关没有暗道相通他不知道,但假如真如黄忠说的那样,剑阁前面的栈道被烧毁,那真的完了,两关被一分为二,想要去葭萌关,那可只能从山脊上翻越了!”
与王威、雷远等人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皆露出不安的神情,没想到在众人兴奋的为大军终于有成功的希望攻下阴平而欢呼之时,黄忠这个老将早已将我军的弱点看在眼里,若敌人也如老将这般,那恐怕现在的笑声很快就要变成哭声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诚然不错,几十年统军沙场积累的经验,果然不是他们所能比拟的。
刘封凝神细想了片刻,小心翼翼的说道:“阴平郡被隔绝,益州军两部之间的消息传送不畅,刘循应该还被蒙在鼓里,不如这样,将大军的重点防御移向葭萌关,于叔义领左部兵马守在这里,别部司马雷远大人领中部士卒赶往葭萌增援,听凭霍校尉指挥。韩风、阿多吉各带左右亲卫屯听候黄老将军吩咐,负责警戒两关之中的地段,确保两关之间的联络安全。”
众人点了点头,觉得刘封的布置极有道理,但王威又有些疑惑的问道:“亲卫屯都去警戒了,伯威怎么办?”
刘封轻轻一笑,小声说道:“我跟着仲威去当斥侯!”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十月金秋,天高气爽,正是丰收的季节,田间地头,随时可见忙碌的身影,空气中也飘荡着喜悦的歌声,乱世之中,百姓能有几亩薄田,能够吃上几顿饱饭,已是一件相当奢望的事情,如今看着收割起来的金黄稻谷,浑身汗水的百姓,无不喜开颜笑。
相比于前几年的战乱逃难,如今的荆州实在要强上许多倍,刘皇叔爱民啦,攻占襄阳之后,不仅将汉水以南的无主土地丈量分配给百姓,而且还免费的提供粮种、耕具,又每月提供口粮,以供他们食用,保证他们可以安心的种植、垦荒。每月的口粮实在很少,少到一家三四口人,整日只能喝几口稀粥渡日,但这总算给了百姓一点希望,况且刘皇叔派人过来说了,荆州的这些土地,三年之内免收赋税,至于现在提供的粮种、耕具,三年以后再偿还,而三年之后的赋税也只是大汉先前赋税的一半,三十税一。
百姓兴奋啦,以前刘皇叔在新野的时候,他们就听说过刘皇叔爱民的事情,如今真的体会到了,简直就是菩萨下凡啊!这种好事除了荆州,还有哪个地方会有?
听北方州郡逃亡来的流民说,衮州、冀州等地的赋税又加重了,因为丞相大人要打西凉,要平定西凉叛军,原先的十五税一,如今已变成了十税一,交不起赋税的人,就得去服徭役,就是给西征大军运粮草。
那种日子苦啦,天天拉大车,而且还吃不饱,动作慢了都会挨鞭子,那哪里是人过的日子,他们这些人便是吃不了这种苦才在夜里偷偷的跑了出来。这一跑不要紧。听到动静的百姓顿时跑了大半,督运粮草的曹军士卒像发疯了一般的四处杀人,逮住一个杀一个,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一杀,他们跑的更快了,一路上连头都不敢回。他们不敢往北去,北方是曹军地大营,往那里跑万一被抓住了,小命就没了。他们听说前几年丞相地大军在南方被击败了,那个爱民如子的刘皇叔占据了荆州大部,他们千里迢迢赶到这里,便是想糊口饭吃。
对于北方来的流民,刘备来者不拒,极力安顿,精壮之士选入军伍,稍次一点的,便往南郡安顿,南郡的百姓经过这几年的血战。死的死,逃地逃。虽然后来迁回来一批,但比之先前鼎盛之时,连一半人口都不到,无主的土地也多,提供一些粮种、农具,给他们搭一间简陋的小房,就能安顿四五口人。后来南郡的人多了。刘备就将这些流民往武陵郡送。武陵郡经过蛮人地连续几年开发,土地多出来很多。但刘封的大军一走,没有经验丰富的蔡琰调控指挥,又开始混乱了起来,迁来的这些北方人对于耕种有经验,颇受蛮民的欢迎,倒是可以互补。
实在老弱不堪的,刘备就拉下面子去求襄阳的门阀商贾,这些人家大业大,总要用一些下人,这些北方来的流民要求低啦,只要有口饭吃就成,那是绝对的忠心,好使唤,一家安排个十来个,几千人就这么分派完了。
其实也由不得这些门阀不答应,别看刘备差点就要跪下相求了,其实是他们要求刘备才是。这个刘皇叔现在权利大啊,荆州汉水以南的土地全部在他地掌控之中,武陵等郡的铁矿开采地也红红火火,江东那面忙着打造战船,炼造兵械,对于铁的需要量极大,转手一批铁的话,便能换回大量的盐,盐在江东不值什么钱,但运到北方可是抢手货,河东郡虽有盐田,但规模实在太小,仅够皇室大臣所用,商贾百姓奇缺,若是运到中原之地贩卖,其利润之大,实在令人咤舌。
偏偏一向大方的刘备在这方面极为小气,除了蔡、蒯等有数的几个豪族分到几处小铁矿开采之权外,其他人只能干瞪眼睛,有钱谁不想赚啊,他们只盼望着什么时候能巴结上左将军一下,能分得一点点残羹利水。
刘备这么一号召,襄阳城的富贾、士族纷纷出动,直把那些流民当大爷,恨不得抬个轿子把他们请回家里去,流民可不知道其中地前因后果,只感慨说道,刘皇叔治下之地实在胜似天堂一般了。一番传扬下来,刘备地名声更是响彻天下。
刘备心知肚明,自己实在没有这个本事让万民景仰,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听从孔明与季常地计策而已,事实上有些事情他还是有点弄不懂,比如说铁矿,荆州不止武陵有铁矿,零陵、桂阳、长沙三地皆有,子仲负责武陵郡铁矿开采之事,颇为顺利,虽然只是与蔡家合作,五五分成,但所得的利润,已让他咤舌,刘备不明白这么赚钱的事,孔明为什么要阻止他全面开放开采事宜,任谁来求情都不准,只让先期投资的蔡家、蒯家经营,这样一来,这两家得到了极为丰厚的回报,加大了这两家的忠家度是不假,但难免会让别的商贾门阀产生意见,毕竟治理一州之地,仅靠这两家是不行的,况且任由他们两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