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篡唐 > 第310部分

第310部分(1 / 2)

>    不过自年初以来,李唐连番用兵。

先击兰州,后取武威,又在陕州和刘武周血战。如果再算上河东,和一些小规模的战事,关中今年虽获得丰收,但其国力空虚,民力损耗极大。

今年的话,”恐怕不会对洛阳用兵。”

言庆深以为然。

“我也是这么认为,估计要出兵。也是来年。”

“这也不好说!”

薛收走到李言庆身旁,两人并肩走出房间。

“我刚才说过,李唐好用奇兵    而且对中原战局拖得越久。对李唐的负担越大。要知道。塞北尚有突厥虎视眈眈。如果拖得久了,说不定突厥人会扯他们的后腿,到时候又有变数。

要我说,现在打洛阳,时机最好。”

“要不然,咱们设法与长安联络,进言万岁,请他出兵?”

“这个”,还是看看再说。”

薛收的意思很明显,是要言庆尽量不要在这个时候,干扰李渊的整体思路。

言庆长出一口气,举目远眺。

他突然道:“大郎,你想你爹吗?”

“啊?”

薛收的生父薛道衡虽然故去了,可是他养父薛孺仍在。从小被养父薛孺过继,说实话,薛收对薛孺的感情,丝毫不逊色于薛道衡,也许还更甚一筹。只是。言庆突然问起这个问题,让薛收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言庆没有说出来后面一句:我有些想念老爹了!

想想,李孝基自去年以来,似乎有很久没有来信。若说他公务繁忙,可前些日子李周出世,李孝基也没有派人道贺。这也让言庆的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感受。

知%,  万

当晚,李言庆与妻儿一起,围坐饭桌旁。

“翠云,爹有多久没有来信了?”

裴翠云想了想,“可是有不少日子  好像去年末,公公最后一次送来书信,说等战事结束了。想和你一起会周山看看。养真,说起这件事,我也觉得古怪。虎头这马上就要满月,怎地公公连封书信也没有呢?”

虎头,是李周的乳名。

“是啊,会不会是公公出了什么事?”

“应该不会吧!”

李言庆想了想,用不太肯定的口吻说道。

说起来,他也习惯了。

自从和老爹相认以来,老爹就会经常失踪,甚至有一段时间,快一年未通书信。当年那么恶劣的环境,老爹都没出事,如今想来,更不会有什么大碍。难道。真忙得连写信的时间都没有?

朵朵说:“要不然派人去长安打探一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正有这个想法。”

李言庆表示赞同,但终究没有往坏处去想。

吃罢了晚饭,他又和裴翠云等人坐在一起聊了一会儿,起身准备前往书房。

就在这时,有家臣来报:“老爷,武士裴带了几个人在府外求见,说是您关中故人,前来拜访。”

言庆一怔,关中故人?

上一次,老爹也说是关中故人。

难道吧…

李言庆顿时,喜出望外!

两驸马

看着站在眼前的瘦高青年,李言庆即感到失落,又有些惊喜。

原以为是老爹要给自己一个惊喜,却没想到,来的不是老爹,而是一个他极为熟悉,幼时的伙伴,窦奉节。

距离上次和穿奉节见面,已有五年之久。

当时窦奉节是奉命前往太原定亲。之后就跟随寞抗前往朔州。李言庆成为黑石关鹰扬郎将的时候,曾想过把窦奉节调到身边。可由于种种原因,实奉节最终没有前来,留守于朔州。

朔州的朔风,令簧奉节看上去变得稳重许多。

比从前变得瘦了,个头也很高,文文静静的活像个女孩子般腼腆。只是那略显黑黝的面容上,流露着一丝网强之气。看着眼前的青年。让人无法把他和当年那个懦懦少年,联系在一起。

“养真,还认得我吗?”

跟在寅奉节身后的青年,突然开口。

他身材魁梧,体格壮硕。

古铜色的面庞,浓眉大眼。举手投足间,莫不有一种豪迈气概。

李言庆看到他,不由得又笑了。

“膛目薛三郎…“哈,薛三哥,一向可好?”

膛目薛三郎,是薛万彻的绰号。

听闻李言庆如此称呼。薛万彻也忍不住大笑起来,上前和言庆用力的拥抱了一下,并狠狠地捶了李言庆几下。

“你这家伙,当初在武邑不告而别。一晃可是六七载了!”

“嘿,我一直都在巩县,分明是你这夯货不来看我”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几年我可是闭门幽居。”

薛万彻大笑,再次和李言庆拥抱了一下。

“你休要胡说八道,我前些年在涿郡,根本抽不出身来。倒是你这家伙谁不知道你要是想离开。没人能够阻拦。不过你这家伙藏的可真够深肌  ,若非这次前来,我还真不知道,你竟然是”

“咳咳!”

就在薛万彻兴奋不已时突然一阵轻轻的咳嗽声,打断了他的话语。

李言庆循声看去,见在薛万彻和窦奉节身后,还站立一名壮年男子。他身高大约在八尺上下,一派儒雅气概。不过,眸光闪烁中,似有阴鸷光芒。嘴唇略有些单薄,使的他清秀的外貌,平添几分不和谐之色。壮年人负手而立,神情显的很倨傲,眉头紧蹙一起,凝视李言庆。

“养真。我来介绍,这位是”

“我是李孝恭,奉唐皇之命。有要事告之。”

李孝恭?

李言庆一惊,不由得上下打量此人。

这位可了不得,历史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此人位列第二。由此可以看出,这李孝恭是坚定了李二拥吏。不过论功劳、论出身。论品性,唐史中对他的评价。甚至于超过了长孙无忌。

论辈分,李孝恭是李言庆的堂兄,比李言庆大七岁,刚到而立之年。

论出身,李言庆的父亲李孝基。受其父李障的牵连,一辈子颠簸流离,四处逃亡,莫说功名,恐怕连真名实现都不敢向外透露。而李孝恭的父亲李安,则是隋开皇年间的左领军大将军。

其祖父李蔚,是李虎的嫡出第七个儿子。

而论及品性,史书上对此人评价是宽容让人。

不过李言庆对李孝恭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不仅仅是因为他目光中那一抹不易被人觉察的阴鸷,还因为他的性命。按道理说。李孝恭和李孝基差了一辈儿,名字里却同有一个“孝,字。

如果不解释清楚的话,外人还以为这李孝恭,是李孝基的兄弟。

似李阀家族,虽然是马上求取的出身和功名,却也并非不懂得伦理。李孝恭的老爹给自己的儿子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似隐隐包含着羞辱之意。李孝基和李安是同辈。可你看。你和我儿子同字,这在古代。绝对是羞辱别人的意思。如果李安和李孝基关系良好,李安断然不会给儿子去这么一个,孝,字为名。

由此可以看出,李孝基和李安,或者说和李孝恭之间,并不和睦。

言庆脑子转的飞快,从这简简单单的名字中,却觉察到了许多内容。

不过表面上,他却没有透出任何不快之色,而是微微一拱手,“李郎君登门,有失远迎,望请恕罪。”

李孝恭的父亲李安,如今拜西安王。

从品秩上,比李孝基低一头。

,知%,  王

大家同为世子。你老子比不得我老子,哪怕你比我年纪大,我也不需要对你太过于客气了!

再者说了。李孝基还是宗正卿呢

李孝恭眼中闪过一抹不快之色,但旋即消失。

微微一笑。和李言庆拱手见礼。然后就不再开口。

李言庆把众人领到后湖竹楼大堂上。分宾主落座。箕奉节颇有感慨的环视这竹楼里的摆设,轻声道:“和竹国一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