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2 / 2)

“孝顺那是绝对的……”慧娘话还没说完,二猴的声音响起。

“东家,东家,你娘来了。”二猴通报。

“我娘?是我娘家娘,还是婆家娘?”慧娘赶忙问道。

二猴挠挠头,憋着笑,“你两个娘都来了。”

慧娘诧异,张程缘镇定地问道,“他们手里有没有拿东西?”

“张大娘手里拿着一个食盒……”

还未等二猴说完,张程缘抓起慧娘的手,拉着便朝后门跑,边跑边说:“二猴,说我们不在。”

二猴张了张口,还没来得及提醒东家,东家二人已打开了后院的门。

程芳草正站在门外等候。

张程缘和慧娘二人同时转身用冷冷的目光扫向二猴。

二猴缩了缩脖子,本来他要提醒东家,他们的娘一个在前厅,一个朝后门走去,怎奈他俩根本不给机会,拔腿就跑。

二猴看情况不妙,立马闪人。

张程缘和慧娘同时后退着喊道:“娘。”

程芳草望着刚才欲逃的二人,爱搭不理地“嗯”了一声,提着食盒,跨进院门。

一连几顿饭,慧娘和阿缘都躲着程芳草,来福汇楼也堵不住他俩,今天程芳草怒了。刚才一看到张定义回绸缎铺,她就知道,大儿子也回来了,要堵就堵一双,儿子儿媳谁也跑不了。故而她快速喊来亲家母,来个声东击西。

还是人多力量大啊,程芳草现在才明白,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还是两个娘共同出手,才能早点抱上孙子。

程芳草把食盒放到后院的桌上,将砂锅和碗摆出来,之后将食盒放在地上。

张程缘和慧娘仔仔细细地看着程芳草的每一个动作,奢望娘的动作慢一点,可以晚些再喝苦药粥。

可事与愿违,两碗粥已经摆在他俩面前。

“喝吧。”程芳草轻声说道。

这是她花了一个时辰熬好地药膳粥,非要监督他们喝下,才能放心。

张程缘和慧娘互相看了一眼,知道这回躲不过,均憋住气,快速将苦药粥喝下。

正好朱李氏端着两碗水和一碗酸梅干进来。

慧娘顾不上埋怨她娘,赶忙喝水漱口,之后拿起酸梅干,填入口中。

望着空碗,程芳草满意地笑着说:“早这么乖,不就行了,也就不用我费这么多事了,行了,我们走了,你们忙吧。”

装好碗,提起食盒,拉着朱李氏便走。

朱李氏朝慧娘无奈地笑笑。她先前不知道程芳草让慧娘她们喝苦药粥。今天亲家忽然上门,说是亲手熬了补粥,要去福汇楼给慧娘送吃食,表明自己不好意思去送,便过来喊她。

朱李氏未作多想,点头答应,到了福汇楼门口,程芳草让二猴通报后,便走向了后门。在前厅,听二猴一说,才明白,亲家是为了早点抱孙,每天都熬苦药粥给慧娘和阿缘喝。故而直接端水过来。

此时的朱李氏回头给了慧娘一个抱歉的笑容,慧娘瞬间明白,娘亲是不知情的,不是故意的。

等到两位娘出了福汇楼的门,慧娘才敢开口说话,“夫君,我们明天就出发去齐城吧,实在不想喝那苦药粥了。”

张程缘劝慰道:“那我们卷尖的生意怎么办?刚开始起步,货源、工人等等各种事情都要稳妥处理,我们晚走两天,等正常运转了,再起程。放心吧,为夫保证晚上和早上,你都不用喝,中午我们尽量躲,实在躲不过再想别得办法。”

“好。”慧娘有些委屈地嘟着小嘴,内心并不是真要撒手不管订单的事,而是渴望夫君的安慰。有那么一丁点委屈也让夫君的安慰话语消融了。

二人用过午饭,休息片刻,等到太阳光不太毒时,张程缘将买好的纸、笔、书和礼品,放到马车上,扶着娘子上了马车,然后赶着马车朝张家庄而去。

到张家庄之后,他俩到恒心学堂看了看,李秀才和孩子们正在上课,慧娘和夫君没有进去打扰,而是将纸笔书放在门口,之后赶着马车去了刘叔刘婶家。

刘叔刘婶见到张程缘和慧娘后非常高兴,热情地将他俩请进屋。

“阿缘、慧娘你们拿什么礼品啊,又不是逢年过节的,这次回来有什么事吗?”刘婶笑着问道。

张程缘将手中的礼品放在桌子上,先是望了一眼娘子,之后调侃着说:“这不是有事求刘叔刘婶嘛?不带礼品怕您二位不答应呢。”

“哈哈……”刘婶爽朗地笑着,“阿缘,婶子从小看着你长大的,有话直说吧。”

“慧娘想请刘叔刘婶到镇上帮忙,做博味卷尖,你们考虑考虑可好?对了,我们带过来几根博味卷尖,晚饭时你们尝尝。”张程缘边说边指着桌子上的礼品。

刘叔笑弯了眉毛。

刘婶也乐得合不拢嘴,“还考虑啥,我们都愿意去。早就想去你们那里上工了,只不过,担心若是我们问了,怕你们不招人,不好意思拒绝我们,所以一直没问,今天正好啊,不仅能去慧娘那里上工,而且还白得了这么多礼品。”

刘婶性子乐观爽朗,别人送给她东西,她都会笑着留下,但也会在适当地时候大方地还人情。

慧娘听后高兴不已,刘叔刘婶向来干净整洁,做事细心利索,让人挑不出毛病,做博味卷尖正是需要他俩这样的人。

“刘叔刘婶,既然你们同意,不知道明天晚上能不能去上工,要上夜班,天一亮便下工。”一说到夜班,慧娘有些难以启齿,上夜班很累,生物钟颠倒,对身体也不太好。好在只上三个月的夜班,天凉后,卷尖可以隔夜放,就可以上白班了。

刘婶乐呵呵地说:“慧娘,我们都知道,打听过腊梅,她天天下午带着二蛋过去上工,每天早上回来。我们没问题的,上完夜班,回来休息到下午,还能去地里干会活,啥也不耽误。”

刘叔也笑着说:“是啊,我们愿意去。明天天黑之前,包准按时到你们家。”

“好咧。”解决了雇工人的事,慧娘也就沉住气,刘叔刘婶连工钱都没问,便爽快答应,还真不是一般地信任她和夫君。不过亲兄弟都明算账,工钱的事,还是要拿到明面上说的,“刘叔刘婶,工钱与腊梅嫂子一样,每月一两银子,外加提成。”

刘叔刘婶均高兴地答应。

刘叔刘婶这些年一直没去镇上找活计,起先是怕被镇上的人瞧不起,后来是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生活,更没打算去镇上做工。但自从张家走出村子搬去镇上,越来越多的村里人思想渐渐开放,陆续出村找活计。尤其是听腊梅说每月挣那么多银子时,他俩的思想也转变过来。

又聊了一会,慧娘和夫君告辞离开。

张程缘赶着马车来到腊梅家,慧娘跳下马车。

腊梅正一个人劈柴火,时不时地擦擦汗。

“腊梅嫂子。”慧娘喊道。

腊梅抬起头,看到是东家来了,匆忙起身,“东家,你们怎么来了,快屋里坐。我正打算劈完柴火就带着二蛋上工去呢。”

慧娘走上前,“腊梅嫂子,我们正是来接你们娘俩的,正好我们来张家庄有事,顺带捎着你俩。”

“使不得,这可使不得。我和二蛋走着去就行,哪能做东家的马车呢?而且还麻烦……麻烦东家赶车。”养家的活计来之不易,腊梅异常珍惜,她不敢做东家的马车,生怕坐了东家赶的马车,万一再丢了活计。虽说东家是从张家庄出去的,但今非昔比,这个道理她还是明白的。她的东家是对工人最好的东家,但她不能乱了规矩。

多说无用,过会只要二蛋一上车,腊梅也会跟上车,慧娘不再理腊梅,直接朝屋里喊道:“二蛋,出来一下。”

二蛋听到有人喊他,立马跑出屋,见到慧娘,高兴地喊道:“师娘。”他永远记得师娘送给他家的绿豆,师娘善良可亲。跟着娘亲上工时,几次欲找师娘玩,都被娘亲拦下。

慧娘点头答应,笑着摸了摸二蛋的头。

二蛋往远处一看张程缘也在,跑过去,恭敬地说:“先生好。”

教书先生说过,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二蛋将先生的话记在心里,故而每次见到张程缘都会喊“先生”二字。

张程缘轻轻拍了拍二蛋的肩膀,“这几天都学?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