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传闻 > 第37部分

第37部分(2 / 2)

“真想就这样坐着,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只看着流云、流水。”她喃喃地说着,渐渐沉入梦乡。

凌雄健扯过一旁的披风裹住她,向摇桨的仆役摇摇头,令他止住桨,任由画舫随着湖水轻轻飘荡着。

晚间,老太太从寺庙里回来,可儿忙迎了上去。老太太止住步,奇怪地看了一眼她,便冷哼一声,转身走开了。

可儿忙叫来跟随的仆从,询问老太太今天去了哪里。仆从告诉她,他们去了蜀岗上的大明寺。并且,因为老太太是安国公的外婆,在寺中还受到了规格颇高的接待。那寺中的主持还特意请了一些正在寺中游玩的当地豪门内眷在一旁作陪……总之,老太太的这一天应该是过得十分惬意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老太太那一眼却让可儿内心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而次日一早,老太太出门时吩咐不用带府里的随从,只带着她自己带来的随从、嬷嬷们去寺庙进香——这不由使得可儿那没法解释的不安更加剧了许多。

到了中午,府里来了一队官差。当时可儿正在监督着仆役们清理温泉池,故而没有碰上。当她听说此事后,忙跑去找凌雄健。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们已经走了。”

见可儿问,凌雄健眼神可疑地闪烁了一下。

可儿不禁皱起眉。

“你最好是告诉我实话,省得我胡思乱想的瞎着急。”

凌雄健叹了一口气,站起身将她按在虎皮椅里。

“你呀,就是思虑太多。”他的手指划过她的眼下,“看,又有青痕出来了。”

“那就别让我担心。”可儿捉住他的手。

凌雄健反握住她的手。

“我知道,你已经习惯了挑起所有的重担。但我是你的丈夫。就算有重担,也该是我挑。”

可儿的眉皱得更紧了。

“这跟那队官差有什么关系?”

凌雄健又叹了一口气,将她的手握得更紧。

“我要你生活得轻松自在,不想你辛苦劳累。家里能不管的事情,你就不要去管了。嫁给我之后,你就没有过一天安静舒心的日子。”

可儿微笑道:“我们是夫妻嘛,有什么劳累不劳累的。那队官差到底来干什么?”

凌雄健苦笑地摸摸鼻子。他一直知道可儿的固执,却没想到她的固执比起他来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上皇担心玲兰郡主的安危,派人来看看她怎么样了。”凌雄健避重就轻地说道。

“只是这样?”可儿不太相信。

“怎么?怀疑我骗你?”凌雄健挑起眉。

可儿眨眨眼,“有点。”

凌雄健不由眯起双眼,威胁地看着可儿。

可儿“噗哧”一声笑了,凌雄健不由也跟着笑了起来。他伸出一根手指,描摹着她的唇形。

“也只有你不怕我。”

可儿的眼神不由柔和起来。

“因为我了解你。”

凌雄健微微一笑,缓缓俯下身去。“我也了解你。”

他热烫的嘴唇温柔地覆在她的唇上。和以往一样,可儿的唇有点凉凉的。那柔软而香甜的滋味立刻勾引得他情不自禁地深吻下去……直到情势有些控制不住了,他才放开她。

“我曾经以为,等你这个新娘子不再那么‘新’的时候,对你的感觉能淡一些。现在看来,可能永远都没有那一天了。”

凌雄健抚摸着可儿的脸,温柔地笑道。

凌雄健并没有说谎。但他也没有说出全部实情。事实是,太上皇听说玲兰追着凌雄健去了扬州后十分的震怒。他立刻命令亲信侍卫刘吉昌带着他的手谕追到扬州,准备招凌雄健回京与玲兰完婚。然而,此时凌雄健已经与可儿成了亲,这让他的老冤家刘吉昌十分恼火。

刘吉昌要求见玲兰郡主,凌雄健担心他在背后替玲兰出什么坏点子,便借口郡主外出游玩不在府中加以拒绝了。临走之前,刘吉昌不阴不阳地说,他会在城中等着见郡主。同时,他也会在城中调查他婚姻的真伪。凌雄健轻蔑地一笑,并没有理会这个日后让他后悔不已的威胁。

第三十四章

扬州城南·曲江岸边

四月十三是浴佛节庆的最后一天。按照当地风俗,各寺庙当日都会在城南曲江岸边搭台颂经、放生祈福。这日,城中各大寺庙早早就在曲江岸边划出场地,搭起凉棚。那些规模略小或动作迟缓的,只得被排挤到下游去了。

江中,一些实力雄厚的寺庙也早早放出船只,供那些布施了钱财的香客们放生还愿,或放水灯祭祀祖宗。

除了寺庙中的船外,城中大户人家也纷纷乘着自家的船,加入这热闹的船队以壮声势。一时间,曲江上百舸争游,好一番繁忙景象。

江面上船只众多,岸上也同样人潮涌动。在这热闹的人流中,几个我们早已熟悉的老面孔也夹杂在其中。

“那不是张三奶奶嘛。”

梳头娘子花大娘拉住相约一起来放生的胭脂铺掌柜娘子,指着前方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道。

那掌柜娘子因姐姐的小孩生病,母亲和姐姐都不肯陪她来江边看热闹,只得将就着约了花大娘。只是,到底还是觉着花大娘的出身低微了些,跟她走在一处有失体面,心中正有几份郁闷,见花大娘遇见了熟人,就更加不乐意过去了。

“张三奶奶是哪个呀?我认不得。”她故意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着。

“国公府总管张三大爷家里头的呀。奶奶怎么会认不得她?”

那掌柜娘子一听是此人,立刻一扫刚才的怠慢,拉着花大娘笑道:“那倒是要劳驾大娘给引见引见。”

两人忙赶了上去,花大娘冲那位正在买水灯的妇人行了一礼,笑着:“张三奶奶好。”

张三奶奶一抬头,“咦,花大娘嘛,好久不见了唦。”

“是唦,还亏奶奶记得我呢。”

花大娘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她看看张三奶奶身后一个提着水桶的小丫头子,笑道:“奶奶也来放生啊。”说着,揭起盖子看了看,“乖乖,足有八斤重的大鲤鱼,还是两条!奶奶这是要许什么愿啊?下这么大的血本。”

“哪块啊,一个是还愿的,一个是积福的。去年我倒是在佛祖跟前许了愿,也是佛祖保佑,今年一年全家都很顺当,所以今儿个特为来还个愿,顺便再积个福,求来年一个好运罢了。”说着,张三奶奶提起刚买的莲花水灯,“大娘看我这个莲花灯怎么样?往年因为家里头不好,也不好意思给老祖宗敬灯,如今家里头一切顺当了,也要告诉老祖宗们一声,让他们也保佑保佑。”

那掌柜娘子早不耐烦地拉了好几次花大娘的衣袖,想要她引见。听张三奶奶夸灯,便也不顾冒失,忙接上话。

“这灯好,九层莲花灯,算是灯里头的极品了,奶奶几文买的啊?”

张三奶奶虽然不认得掌柜娘子,倒也和气地笑了笑。“还好,才要了一百文。”

“一百文?”花大娘直匝舌,“抵我家小翠半个月的月钱呢。对了,这还要谢谢张三爷,多亏了张三爷的指教,要不然我家小翠也不得像现在这么出息。”

张三奶奶客气地笑道:“都是家门口的隔壁邻居,说这种话太见外了。”

掌柜娘子笑道:“是呢,我看现在翠儿也出息了,前天还在大明寺看到她跟着你们府里的老太君去礼佛呢。说来也巧,原来我姐姐还认得你们老太君呢。你们老太君的记性倒是蛮好的,竟然也记得我姐姐,她老人家跟我们闲聊了一下午,和气着呢。”

正说着,花大娘突然指着河中道:“奶奶快看,那不是你们府上的船吗?”

* * *

凌雄健与可儿并肩站在船头,静静看着曲江两岸的热闹场景。

在他们身后,高老太君和玲兰郡主也沉默地分坐在画舫的两侧——只是,她们并没有在看风景,而是虎视眈眈地瞪着站在船头的凌雄健夫妇。

可儿悄悄回头打量了一下被挤得密不透风的船舱。

这小小的画舫几乎承受不住老太太的排场。除了两位面容严肃的主子外,船舱里还挤着八个侍女、四个嬷嬷、六个护卫。

凌雄健一扯可儿的手臂,冲她皱了皱眉。早在上船之前他就嘱咐过她不要去搭理她们。但可儿却无法做到——经过昨晚的那场争吵之后,她更加做不到。

昨日,当禅智寺的主持德慧法师亲自上门邀请今日游江之事时,正好碰上老太太从木兰院进香回来。老太太爽快地答应了法师的邀约,在送走他之后,她冷哼一声,平生第一次叫了可儿的名字。

“你跟我来。”她命令道。

连日来,可儿一直利用浴佛节的诸多法事来绊住老太太,却还是免不了偶尔要被她刁难一番。她叹了一口气,不知这一回老太太又要玩什么花招。

她戒备地跟在老太太身后走进大殿。还没站稳,便听老太太大声喝道:“你这小贱人,还不给我跪下!”

“为什么?”可儿仰起头,本能地答道。

老太太铁青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