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重装魔 > 第98部分

第98部分(2 / 2)

另一边,雷云回到了研究院。

时间还只是下午三点。

法蒂玛不在,又必须劳累安娜加班了,她表示休息了几天现在状态不错。

雷云在外面写字用中文只是为了避免无关人员看到他们不需要知道的消息,在研究院中就不需要顾虑了。

现在透视战术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穿透力强大的轻武器,至于侦查,用遥控车辆和直升机虽然有些危险,但那东西成本也不高,只要不是一次作战全部报销,可以禁得起消耗。

机械蜻蜓不是个着急的项目,不过雷云在确认任务确实完成之前,不会轻易离开,所以一回来他就着手机械蜻蜓的项目。

更高等级的塑料工艺可以让机械蜻蜓更轻,并以更小的体积达到强度要求。

但微型机械的制造,尤其是遥控类,还要有实时监控能力,最大的问题在于信号发射与续航。

他现在有什么事情都找副院长,而副院长也随他乱搞,他十多天的成果就把明年大半年的研究经费凑出来了,等下次下订单,还要更多。他要几名专家看来是又有新点子了。

他要了空气动力专家、电机专家、昆虫专家和监控设备专家。

恰好这名空气动力专家就是雷云做暗器时求助的那位戴眼镜的光头。不过昆虫专家国家研究院竟然没有,还好附近就有一所大学,阿努克一个电话打给安全局要他们去抓人,安全局一听是雷博士要人,不到半个小时就掳来一个脸色相当难看的家伙。

第167章 链式反应

雷云马上要走人了,没兴趣叙旧和看别人脸色,向几名专家说出了机械蜻蜓的构思。

与地球时不同,地球那种体长超过五十厘米的蜻蜓雷云没有任何兴趣,他作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体长必须在二十厘米以下,另外蜻蜓还要有腿,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几条腿,它是蜻蜓能真正伪装起来的前提条件。

然后,雷云先请昆虫专家介绍几种体型较大的蜻蜓。至于体型小的,雷云没考虑过,体型小就意味着成本更高,实用才能有机会获取更多研究资金进行后续研究。

满头花白的昆虫学家很不满意安全局掳人的行为,但根据车程,他猜到这里是国家研究院,面前站着的都是些大牌,他也没脾气可闹。

没有出现当初在斯芬妮老家时那样蜘蛛已经绝种的情况,昆虫学家随手就画了三张侧面草图来描绘了三个种类的蜻蜓,并做了相应的介绍。

蜻蜓,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复眼视觉极为灵敏;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

机械蜻蜓的难点有三个:第一,蜻蜓的悬停依靠两对翅膀的不同步拍动,两对翅膀所产生的扰流会对空气动力专家产生很大的困扰,虽说可以完全按照蜻蜓的方式煽动,不过机械蜻蜓的体型重量比不可能和真蜻蜓一样,仍然会是个不小的麻烦。第二,蜻蜓的胸腔大小,这个部分比尾部重要的多,将关系到最终能塞进去些什么东西。第三,蜻蜓的重心协调,所有的飞行物体都要协调重心,飞到半路倒载下来可不好,也正因为如此雷云才会偏向将设备主要留在胸腔。

等昆虫专家介绍完三种大型蜻蜓,雷云察觉到自己的要求是不是有点过严,这个世界竟然有体型超过二十二厘米的真蜻蜓!

想了想,他没打算放松标准,巨大的蜻蜓本来就容易引起好奇,太大的话还不如用电动直升机。

接下来要考虑两个问题,三种蜻蜓停下时的翅膀位置不完全相同,与身体几乎平行的、与身体角度基本呈直角的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雷云先询问气动专家的意见。

眼镜光头立刻将翅膀几乎与身体平行的那种排除掉,在静止时与飞行时的姿态差太多,面对微型化的要求,会有很多麻烦,比如体内很可能要几个额外的部件来调整翅膀姿态。

电机专家也表示同意眼镜光头的意见。第二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了,从两种剩下蜻蜓中选择胸腔比例更大的那只。

接下来昆虫专家被赶了回去,实在对不住人家,不过安全局的人还在房里等着呢,国家研究院不是讨论会,那什么机械蜻蜓看起来就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还是不要让无关人员接触太多的好。

雷云他们几个还没讨论几句,国家安全局的工作人员又拿来一摞高清照片,都是刚才他们选定的那种蜻蜓。

接下来的工作最轻松的就属监控设备专家,蜻蜓的眼睛非常大,内容量比油滴式镜头大的多,对了,油滴式镜头的基础是通过电流刺激油质改变其形状以达到变焦目的,体型如此巨大的蜻蜓,其头部装下六个镜头都不成问题!

讨论之后,雷云拍板决定只要四个,其中正面两个做成透雾镜头,反正整个头部都交给监控设备专家处理,雷云的要求是四镜头、无线收发天线,至于电力和无线电路,实在空间不够的话,可以不用。

眼镜光头和电机专家合作准备气动模型和电机模型等,雷云趁机又拉了个人过来,是原来在服务器硬件组工作的无线专家。

好家伙,无线专家看到图片,听到要求,一时间脑袋大了三圈。

天线不成问题,蜻蜓本来就有触须,随便伪装下就是根好天线,问题是控制电路不但要负责信号收发,还要能遥控机械蜻蜓的翅膀与腿,雷云还加了个要求要能要控尾巴!要负责如此多功能,还要给传动系统和腿部控制器预留空间,实在有点为难。

扯掉十几根头发后,无线专家决定找监控设备专家合作,寄希望能从头部克扣一点点空间来,直接在头部中完成视频数据的整合与压制。

雷云看无线专家的确有些为难,他也在想办法。

腿部是绝对不能去除的,没有腿的蜻蜓还谈什么伪装?再说,如此小的物体,根本不能寄希望它悬停时能提供足够精确的坐标信息。

雷云能做的,就是将腿部控制器占用的空间缩小。

不一会,他就想清楚了,也许明天他的任务就会完成,专利费什么的完全不会产生,就当是遗产,让他们见识下真正的自动化!

几个人都完成了分组,暂时不会有什么交集,雷云领取了材料后,就放安娜回去休息,自己埋头干活。

今天晚上要完成腿部构造,明天上午要进行一次初装,如果失败,他会留下后续的研究方向,自己回去源空间玩下一个游戏!

雷云在地球时就有一个想法,它一直没有真正成为产品,因为那样做对材料的要求太高,成本也惊人的很。现在做这个东西,不但是为了让系统更完整,也为了回去源空间做监视蜘蛛做准备,或许他回去也能弄些蜻蜓出来。

他的构思是应压式液压装置,简单的说,当蜻蜓的腿部尖端碰触到物体时,就会启动微型液压系统,其出力受到压力和姿态的控制,使得它可以不借助任何电力和机械获得抓地力。再简单的说,就是用液压系统模拟肌肉的非条件反射行为。

构思的来源很简单,蝗虫们就是这么干的!所有人都知道蝗虫的后腿拔下来后,仍然能完成活着时能做到的动作,机械为什么不行?

当时研究手枪型保镖蜘蛛机器人的时候,雷云就想用这个办法让它们能用更少的动力爬墙,无奈虽然少量提高了其续航力和爬墙能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其肢体强度,尤其制造难度使得成本攀升太多实在无法接受,最后不得不放弃。

现在就无所谓了,机械蜻蜓的腿只要能支撑的了自身,根本不用什么对抗武器后坐力的强度,而且他都要走人了,成本什么的关他个球事,就当走之前干件坏事!

这么做有个前提,就是腿不能太少,蜻蜓有四条腿的也有六条腿的,而他们的目标恰好有六条腿。

因为没有动力,它无法主动抓取,只能应激的去抓,腿太少可能会面临降落失败等惨剧。

作为地球上最好的微型液压动力专家,雷云对液压系统情有独钟,液压的自缓冲能力,是他最喜欢的部分,可以说没有任何避震系统能比得过液压机构,它唯一的缺陷可能就是成本比弹簧什么的高了那么“一点点……”另外其能效转换比高,也使得应压自动有了实现的基础。

半夜十二点,托福研究院自动化极高的超高精度机械,雷云已经将所需的零部件都弄了出来,接下来有个问题要解决他才能继续。

他必须获知机械蜻蜓最终的重量!误差允许范围还蛮大的,主要是其自重也就是最低应力,将影响到腿部的抓取力,要利用这点力量来让蜻蜓能抓住墙面的同时还不影响起飞可不是件容易事,另外也要防止突然降落时腿部不至于折断,尤其是关节处。

两个两人组刨去吃饭时间经过八个小时的工作,头部已经基本完成,主体的模型和翅膀、主电机也已经弄好。

没有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