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成一路急行军,在快到村口的时候却与黑子碰面了。
黑子一看见林成就高兴的道:“林成哥哥你回来接我吗?可怎么没看见里长夫人和你一道呢?”
林成一听本就因为一天一夜没进食有些昏的头脑,刹时嗡嗡作响,林成的身体晃了晃,里长和黑子忙上前扶住林成。里长看见林成这样子心里咯噔一响,心里想昨天和林成一道出去的老婆子不会是遭遇什么不测了吧。于是用颤颤巍巍的声音问道:“你们出了什么事吗?我家老婆子呢?”
林成强自稳定心神道:“昨夜我已经让安明(安好男装时的化名)先送您的夫人回村了,你们没看见他们吗?我今早等来等去都不见安明回来,放心不下就决定亲自跑一趟过来看看。他们真没回村吗?”
里长肯定的道:“没有,昨夜老婆子随你走后,老夫心慌的紧,一夜未眠。哪怕有一点点动静老夫都听的清清楚楚。老婆子绝对没回来。”
林成慌道:“可是昨天,那儿乱的紧,在下担心您的夫人会一不小心被误伤了,就让安明送她先回来了。”
里长:“老婆子和安明是在什么地方与你们分别的?”
林成:“就在那接生的地方啊。一块小溪旁边的草地上。”
里长:“你可曾亲眼看见老婆子和安明往回村的路上走?”
林成:“没有,当时情况危急,她们一转身,我就投入到搏斗中去了。”
里长:“如果真是那样,那老婆子肯定没回村,而是去山上的澶柘寺拜佛去了。那老婆子信佛信的深,平日里有点小风小浪,小灾小难,甚至于家里人有点小病小痛的,她都要上山求仙求佛的,何况昨晚经历了那样的大风波。肯定上山求佛去了,走吧,我们去澶柘寺看看吧。”
林成见里长说的如此肯定,心里不觉就信了几分。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又往回赶。而此时安好也在匆忙赶往昨夜是非地的途中,与虚云和尚相遇了。从虚云和尚的口中的知了自己离开后的一切。于是又接着赶往事发地,没走多远就又与林成,黑子,里长,空悟和尚相遇了。一行人一道赶往了澶柘寺。
☆、第三十九章 结缘澶柘寺2
澶柘寺的香火鼎盛,林成一行人赶往澶柘寺时已经是午时之后的事了,再加上长时间的打斗,此时他们已经精疲力尽,饥肠辘辘了。虚云早已候在了澶柘寺的门口,此刻见林成他们来了,忙上前道:“各位施主,一路跋涉,该是饿了吧。寺院已经备了些斋饭。众位施主,如不嫌弃,就先用些吧。”
林成强打起精神道:“有老虚云小师傅了,还请小师傅前面带路。”
里长:“小师傅,我家老婆子在哪?”
虚云看了看里长道:“尊夫人是昨日林施主请来的接生婆吗?”
里长回答到:“是的。”
虚云:“施主不必担心,尊夫人劳累了一宿,今日凌晨时分才赶来本寺,又忙乎着烧香拜佛,想来是累着了,刚刚歇下不久。看施主行色匆匆的,应该今日都还没进食吧。跟随贫僧先去用点斋饭吧。”
林成,安好等人早已累的没力气交谈了。匆匆地用了点斋饭,倒头就睡。
林成醒来的时候,已是黄昏了,隐隐约约可以听见念经的声音。林成开门漫步在曲径通幽处,有一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感。佛家寺院不愧为尘世的净土。
虚云正要去林成休息处看看林成醒了没,在路上就看见了正一脸惬意的欣赏风景的林成,便上前道:“林施主休息的可好?”
林成道:“谢谢小师傅的安排,林成休息的很好。”
虚云:“阿弥陀佛,小施主客气了。贫僧的师傅想见见小施主,不知道能不能劳驾小施主与贫僧走一趟。”
林成:“能有幸拜见高僧,林某求之不得。还请小师傅在此稍候片刻,林某去叫舍弟一并前往。”
虚云道:“安施主已经过去了。”
林成:“哦,他什么时候过去的?”
虚云:“贫僧刚要来这边请小施主的时候。”
林成:“那辛苦小师傅在前边带路。”
当林成跟随虚云来到一间禅房的时候,安好正和一个面目慈祥的和尚在下棋。虚云上前恭敬的双手合十道:“师傅,林施主来了。”
那名和尚放心手中的棋子,对虚云道:“虚云,你把这棋局收拾一下吧。”
然后对林成道:“施主请坐。贫僧法号菩提,听说了昨天的事,特请小施主过来陪贫僧聊聊天。”
林成和安好心头一震,心想难道这就是二月河的笔下的活佛?五台山的菩提法师?传说中能说人三世因缘的和尚?林成道:“久仰大名。不过菩提长老您不是应该在五台山挂单吗。”
菩提和尚道:“出家之人四处云游,前些日子贫僧刚到这澶柘寺,小徒已将事情的始末细说给贫僧听了。施主高才,令贫僧敬服。遂派虚云前去请施主过来。”
林成道:“弟子久仰长老的大名,能有幸亲耳聆听您的教诲,弟深感荣幸。”
菩提和尚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听小徒说,两位施主此次前来是为了拜访高僧的?是遇到了什么迷津需要指点吗?”
林成道:“长老明见。弟子和舍弟最近常常做同样的一个梦,梦见一位自称是法名乐尊的僧人,他说他在前秦建元二年时,游历到甘肃河西走廊西端,见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那是块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迄今已有洞窟七千多个,壁画五千有余平方米,彩塑两三千。”
菩提和尚惊道:“贫僧对西方有千佛洞的事,略有耳闻。当年,乐尊和尚在为了筑窟造像而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但不知道具体方位。并且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法乐和尚托梦给小施主,有否做些安排呢?”
林成道:“乐尊和尚说,元代以后莫高窟由于地处偏远,而且路途艰险难走,就很少有人去了,打理佛洞的僧人欠缺,里面无数的藏经无人研读和保护。乐尊和尚担心长此以往,莫高窟那座曾经凝聚了无数僧人和信众心血的千佛洞,会被毁坏。乐尊和尚,不愿看见这种情况的发生,得知弟子和舍弟,志在四海,故托梦于弟子和舍弟,在周游的过程中去拜访得道高僧,并说服一些僧人前往莫高窟。”
菩提和尚道:“老僧还有些疑惑,希望施主能帮老僧解答一下。这天下僧人众多,得道高僧也有一些,既然乐尊大师希望有僧人去莫高窟,为何不直接托梦与僧人,却需通过俗士子弟来传话呢?”
林成道:“弟子心中也甚是疑惑,也曾这样问过乐尊大师。乐尊回答说,是因为弟子和舍弟佛缘甚深,却今后与佛门之人有许多需互帮互助的地方,因此他也就借这事,让弟子早些与佛门结缘。”
菩提和尚道:“恕贫僧愚昧,实在找不出其中的因果关联,遂觉得施主所转告的理由有些牵强。小施主能否向老僧证明一下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呢?”
林成其实也没打算通过编造上面的梦境,就能说服菩提和尚前往。之所以编造上面的梦境,一来是为了增添宗教的神秘性,使佛教中人更容易接受,二来也是为了给自己和安好披上一层神授的外衣,以便将来自己和安好必须做出一些,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违背常理的事时,能够提供合理的解释,到时就可以说,某位神仙托梦让自己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