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落定尘埃
夜深了,明月静静地悬挂在空中,满室的清辉在静谧的时光中流转,微凉的晚风携一路花香轻轻地穿过珠帘,悄无声息地溜进了阁房,轻卷起床帏,却醉在了小女孩甜甜的睡梦中。这一夜安好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中,她乘着携着花香的风的翅膀,回到了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在夕阳柔柔的余晖中洒落了一路的笑声,欢快的脚步如同跳跃的音符。一路走向路的远方消失在了林荫深处,风又带着安好来到了安好曾经的书房前,她看见了学生时代的自己,正和父母坐在书桌前专注的看书,年轻的父亲坐在书桌前,翻阅这军事类地书籍,母亲则和安好坐在父亲右侧的书桌前写教案,一切和记忆中的一样,曾经以为那平淡如水的日子,却原来这般刻骨铭心,书房的灯灭了,书房里的人走了,然后天亮了。安好又乘着风的翅膀回到了桃花林中,在漫天飞舞的花雨中初遇了意气风发的林成,只一眼就走进了彼此的生命,唤醒了沉睡在彼此睡梦中的朵朵玫瑰,那么美丽的日子,多少年的时光冲刷,也未能使其褪色,然后花雨停了,结满了桃子,这时孩子们嬉戏的身影在桃林中穿梭着、、、、、、
再然后,安好醒来了,忽然发现在现代的日子,似乎离自己很远很远了,远的就像是一场美梦,虚无缥缈,摸不着、捉不住,而来到清朝的这段日子却是那样的真实,安好意识到从明天起就要学着把在清朝的日子真正的当做人生来过活。晨曦微露,林成坐在床头翻阅着昨晚从县令那借来的《水经注》,以前林成只知道有这样一本书,知道这是一本与地理、神话传说有关的书籍,但从未仔细地翻阅过。
安好一进门就看见林成倚在床头认真的翻阅着一本书籍,一脸的平和安详,便放轻脚步,走到林成的身边,和他一起看起书来,岁月静好,满室的温馨,使人不忍破坏。一大清早就起来看这群孩子的状态的县令夫妇,一进林成休息的房间,就看见这样一幅温馨的场面,便在门口伫立了以后儿,然后就悄悄的退了出去,并吩咐奴仆丫鬟不要打扰到林成和安好,于是丫鬟便轻轻地把食物放在桌子,就退了出去。时间从林成翻书的指尖悄然的滑过,等他们把这本书翻阅完的时候,已是两个时辰后的事了,林成合上书,这才发现有人站在身旁,抬头看到了显然已经放下了对现代的执念,安心的接受了眼前生活的安好愣了愣,然后用欣喜中又难掩疲惫的声音道:“安好,你终于想通了,这些天来,虽然你也总是笑着,仿佛还和从前一样,可眼底总有一股浓的化不开的忧虑,仿佛灵魂穿越到了清朝,心却遗漏在了现代,我真怕你今后总要把自己撕裂成两半来生活,好在你这么快就想通了,能重见你发自内心的笑意真好。”
安好看见林成眼底的疲惫,一股浓浓的酸涩涌上心头,泪水不自觉地就朦胧了双眼,于是哽咽着对林成说;“我昨天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中再现了我在现代的一生,我知道我该向他告别了,从此前尘种种,就让他尘埃落定吧。既然已经终结了,那么让我们从新的起点开始新的人生吧。
林成:“是啊,前尘种种都已是过往,逝者不可追,还是好好地过好现在的生活吧,我相信,既然命运作出了这样的安排,让我们穿越到清朝,那么就一定有我们的价值所在。”安好“那么,我们能在这个时代做什么有价值的事呢?”
林成正想回答,却看见有两个丫鬟打扮的小姑娘提着食盒进来了,她们看见了桌子上显然没有动过的饭菜,愣了愣,其中一个看过去年纪稍大的丫鬟恭敬地问道,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林成忙回答说不是,只是没看见桌子上摆着的饭菜。
那两个小丫鬟便撤掉桌上的食物,摆上了食盒里的食物,然后恭敬地退了下去。
安好和林成这才惊觉五脏腑已经唱响了空城计,安好忙去帮林成盛好饭菜,然后自己也吃了起来,吃饭期间秉持着:“食不言”的原则,安静地吃完了这顿饭。然后再丫鬟收拾完后,林成和安好继续接着吃饭前的话题。林成:“首先,家斗是不考虑的,如果我们现在所在的家庭条件一般的话,为了争点蝇头小利而和现在的亲人勾心斗角,实在是太没水准了。如果我们现在的家庭是条件很好的大家族,我想我们要是和那些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阴谋诡计已经成了生活的内容的人相比,我们来连“羽”量级的都称不上,而且把毕生的心血都花在这上面实在有点不值,大家族的斗争无非是为了争权夺利,我们的灵魂是从现代传来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都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压根儿就没资格在家族里争权夺利。”
安好:“是啊,我赞同,我希望我们所选择的路,不会给这个世界上他人原本已经充满苦难的人生,再增添新的困难,纵使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不会给人以灼伤的疼痛。”
林成:“那我们可以选择的路就很少了,除了农业畜牧业,医学还有什么路可以选择呢?”
安好:“像谢灵运那样去周游世界,把沿途所见的秀美的风光和民风民俗,通过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
☆、第十一章 相约三年后
林成:“而且我们可以去参加抢险救灾,我们在现代都曾多次参加过抢险救灾活动,别的方面我不敢说,但在救灾这方面,现代的方式方法肯定会比清朝的救灾方法,有效可靠的多。”
安好:“那么我们周游的路线尽可能按历史资料记载的清朝各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地点和时间来安排,尽可能的做到在灾害发生的前一段时间,我们就到达了发生的地点。”
林成:“我觉得我们还是在灾害发生的前一段时间,到达发生地的附近,发生后再进入事发地。因为清朝毕竟还是个迷信的时代,要是我们达到了某地,某地没多久就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没准有心人把这些事串起来,说我们是不吉之兆,是大凶之兆,保不准哪天我们就死于非命。我们只有保全了自己,才有可能去参加救灾。”
安好:“我差点把这边的时代背景给忘了。”
林成:“那么,我们就先跟着现在的父母回家,在“家”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们好好的制定我们的周游路线。同时,要想办法说服现在的父母,同意我们去周游大清,在这方面,我想你的困难会比我大的多,清朝的礼制对于女性的限制很多,在这个把女性当做男性的附属品的时代,要想让父母同意让你去走南闯北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我们必须要利用这两三年的时间去掌握一些这个时代的生存技能,我们的周游行为不可能获得他人太大的支持,所以我们在这一路上的话费问题必须自己解决。”
安好:“我可以学习刺绣,利用这两三年的时间潜心学习钻研,到时候我可以加进一些现代元素进行创新,这样可以凭借其独特性卖的更高的价格,我们的绘画水品不是还可以吗?那么我们就还可以买画。”
林成:“这两项的收入恐怕还是难以支撑我们的开销。我在这两三年的时间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来钱快些,我们不可能呆在一处花了半年的时间去筹钱,然后再接着去周游,这样我们的时间会不够。”
安好:“我倒有个注意,你可以去熟读大清的律例,然后结合你多年的侦察兵经验,去客串状师,到时候既可以帮人洗涮冤屈,又可以多项经济来源。”
林成:“好注意,顺便去哪些贪官奸商家逛逛,取点“赞助”。”
安好:“那就这么定了,三年后,我们去周游大清,一路上了解民风民俗,收藏散落在民间的典籍国宝,收集民间的一些有价值的土方子,劝说他们放弃使用一些现代医学已经明确证明了对人体有害无益的土方子,拜访隐士名人,说服一批高僧前往敦煌莫高窟,参与清朝的抢险救灾活动。偶尔去客串一回大侠,或者包青天,偶尔也可以去扮扮郎中,有时又可以是一名画家。。。。。。”
林成:“然后,有一天,你我都老了,我们就乘一艘船去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再学金庸笔下的黄药师,在那座岛上,种满桃花,在那儿我们一起回顾我们在这个时代度过的一生,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一切事物写在一本书里,我想这将会是一部百科全书。书名该起什么好呢?要不就起《周游大清记》?”
安好:“会不会太没意境了?我们还是再想想,取个意境深邃点的名字。”
林成:“这又不是诗集,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