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141部分

第141部分(2 / 2)

没有了火炮,博尔忽把希望寄托在手掷式铸铁炸弹上,以他想来有了这利器的相助,再加上精锐的骑兵扭转局势很有希望。  让他万万想不到地是,两军一对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宋军的手掷式铸铁炸弹威力大得多,吃亏的仍然是蒙古军队,他的感觉比吃了死苍蝇还要难受一万倍。

蒙古军队居然使用手掷式铸铁炸弹,着实有点出人意料,李隽也是没有想到,念头一转也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忽必烈雄材大略,再有郭侃这样的人才相助,在付出百万大军的代价后要是没有改变的话那才真正地不对,这也说明一点,蒙古人也在奋起直追。

“学习是相互的,要想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那就得看谁更善于学习。  我们大兴教育,必将迎来科技的春天,到时,我们就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就会有更多的先进武器,你再追也是追不上。  ”李隽在心里如是想,大手一挥,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大宋朝万岁!”响起,宋军挥着手里地宝刀,直向蒙古军队迎上去。

自从临安保卫战以来,宋军连战皆捷,士气高昂,进入四川作战之后,大小数十战下来,光复了四川全境,锐气势不可挡,不要说他们面对的是蒙古骑兵,就是神兵天将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只要李隽一声令下,也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在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中,蒙宋两军展开近身肉搏战,一场血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对于蒙古军队来说,在广阔的松藩草原上大战,骑兵优势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冲锋砍杀射箭这些传统强势技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是在以往的话,蒙古骑兵如此发挥,宋军早已抵挡不住了,溃不成军了。  博尔忽非常惊奇地发现,现在宋军士气高昂,砍杀起来无惧无畏,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凶险,好象他们的对手不是曾经令他们闻风丧胆的可怕蒙古精锐骑兵,而是一群作恶多端的土匪,让人痛恨。

这还不是让他最吃惊的,最让博尔忽吃惊地是,宋军地砍杀非常不错,特别是在手掷式铸铁炸弹的使用上,更是让他眼界大开,叹为观止。  比如说宋军要扔手掷式铸铁炸弹,就会有几个同伴掩护,给他争取到足够地安全度,让他把炸弹扔到最有利的地位,炸死威胁最大的敌人。  一个宋军扔完了,换下一个,其他的同伴给他掩护,让他完成相同的过程。

蒙古军队的配合就没有宋军那样完美,一个士卒要扔炸弹的话,其他的同伴不是不提供掩护,而是很难提供到足够的掩护,蒙古士卒很难把炸弹扔到最需要扔的地方。

这不用奇怪,宋军使用炸弹的次数多了去了,经验丰富,早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战术,相互之间进行配合支援。  蒙古军队还是草创时期,还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检验,也就是说需要磨合,还需要时间。

“完美无缺!”博尔忽以军事家的眼光赞美宋军的表现。

李隽笑对身边的朱瑞祥道:“将士们打得不错,气势如虹!这样的硬仗要多打,对我们的提高会很有益处。  一支真正优秀的军队不仅仅要有先进的装备,还要有能够打硬仗的硬朗作风。  这样的硬仗打个几十场下来,我军的战斗力就会提高一大截。  ”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五十六章 围歼博尔忽(下)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五十六章 围歼博尔忽(下)

(按:有朋友提出说战争场面一样,没什么新意,并非我不想改变,而是目前的装备就是这样,在同样的军事理论指导下,战争场面的确难有改变,我相信熟悉战史的朋友们会认可这点。  在北伐中原时,技术兵器的出现,战争场面会大为改变。  )

蒙宋两军各有优劣,蒙古军队胜在骑兵多,在松藩草原上骑兵的优势得到完全的发挥,可以不断发起冲锋。  宋军的优势在于士气高昂,锐不可挡,拥有先进的装备,经过实战检验的火器配合战术,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硬仗,针尖对上麦芒,不是短时间分得出胜负。

李隽并非不知道蒙古军队和宋军的优势,而是特地安排一场硬仗给宋军打。  李隽非常清楚地知道,还有大量的国土没有收复,要收复这些国土当然是要靠真刀真枪来打,其中肯定会有很多硬仗。  别的不说,蒙古军队的怯薛兵团和五卫禁军这些精锐到现在还没有遭到象样的损失,要是和这样的精锐中的精锐对上了,宋军不能打硬仗的话,凭着宋军的优势还是可以赢下来,但会赢得很是艰苦。

自从李隽统帅宋军开始,宋军的变化有目共睹,但是这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宋军没有打过硬仗。  临安保卫战靠的是坚固的城墙和一系列先进的武器才守住临安,援军到来后前后夹击,大败蒙古军队。  对于郭侃军队,就更不用说了。  要不是李隽设计了郭侃,挖了不计其数的战壕,把郭侃地大军围困住,让他的骑兵发挥不出威力,胜负之数真的很难说。

光复淮东淮西四川这些地方,宋军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奇兵,特别是解晋的骑兵部队长途奔袭。  打了蒙古人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纵观宋军这一年多来地作战。  取胜的法宝可以概括为:兵力优势,先进地武器,先进的军事理论,先进的技战术,出奇用兵,妙算蒙古人。

打了这么多的胜仗,就是没有打过几次硬仗。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李隽决定把博尔忽当作试金石,打一场硬仗,以此来检验宋军的战斗力。

蒙古骑兵是蒙古军队的利刃,无坚不摧,在博尔忽的记忆中,只要投入骑兵,必然会给宋军带来巨大地威胁。  无休无止地制造混乱,把恐惧留给宋军,直至宋军崩溃。  然而,这一法则在今天却失效了,宋军对蒙古骑兵并不害怕,不仅不怕。  反而是迎着蒙古骑兵冲上去,好象蒙古骑兵不是让人谈之色变的虎狼之师,而是香饽饽,他们则是饿夫似的。  远了就扔炸弹,近了就肉搏,或是砍马腿,或是砍马头。

这种战术是宋军用来对付蒙古骑兵的不二法宝,在以往的战斗中就没少用过,着实让蒙古骑兵吃足了苦头,让这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骑兵部队伤亡惨重。

在宋军近乎完美的技战术配合面前。  博尔忽寄予厚望的骑兵伤亡越来越大。  堆积在地上地人尸马尸越来越多,鲜血飞溅得到处都不是。  不少地方已经出现血泊。  是鲜血来不及浸入草地里,汇聚而成。

望着一片赤红的草原,博尔忽想到的是“难以置信”四个字,要不是亲见,他真的是不会相信宋军会有如此惊人的战斗力,仿佛宋军不是血肉之躯,是一架战争机器似的。

这场战斗从日上三竿开始,一直打到日落西山之时,都没有分出胜负。  博尔忽开始焦虑起来了,一拉马缰,飞驰到阵前,挥着手中地弯刀,大吼一声,道:“草原上的雄鹰们:成吉思汗在召唤我们!成吉思汗在召唤我们的胜利!成吉思汗!”骑着马在阵中飞驰,一边跑一边大吼“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这个人在其他民族心目中是恶魔,是刽子手,杀人无数,然而在蒙古人心目中近乎神的存在,至高无上。  博尔忽这一吼叫,蒙古军卒好象吃了兴奋剂似的,原本疲惫的身心一下子兴奋起来,大吼道:“成吉思汗!”

数万股声浪汇聚在一起,汇成一首惊天动地呐喊,一时间,整个草地上都是“成吉思汗”的吼声,惊天动地,响遏浮云。

博尔忽一马当先,直向宋军扑来,手里的弯刀不断幻出刀花,在夕阳照射下耀眼生辉,很是骇人。

这种身先士卒的做法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是一种非常不错地选择,往往会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