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欢还以为忽必烈要他率军在常州一带上岸,与郭侃前后夹击李隽,没想到忽必烈的计划竟然是这样大胆,先是吃了一惊。 想明白其中的好处,马上就是大喜。 道:“皇上圣明!真要是这么打的话,不出两月,南朝就会破灭。 ”
“差不多就那时间。 ”忽必烈很是满意博罗欢的准确计算,道:“你也不要掉以轻心,你的行动一定要快,一定要赶在忠和还能支撑下去之前完成拿下临安的任务。 忠和入伏很是仓促,补给不会太多。 很难支撑得长久。以朕估计,现有地补给加上宰杀战马,也只能勉强支撑两个月,所以,我们的时间不多。 三卫军和怯薛兵团已经集结完成,你赶快行动。 ”
“臣明白。 ”博罗欢领旨,道:“臣收拾一下盔甲之属,天黑之前启程。 连夜行军,不出半月就会到安庆上船,十天内赶到杭州湾,不出一月就可以拿下临安。 ”
“嗯!朕静候你地佳音。 ”忽必烈对这位爱将很有信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头痛啊,头痛。 ”李隽不住地敲着脑袋,看着地图。 一双眼睛死死看着地图上的长江水道,好象长江水道有什么奇特之处,好象一块磁石吸引着他的目光。
不仅李隽的眼光给地图上的长江吸引住了,廖胜功,高达,赵良淳,赵佥,黄汉他们哪一个不是紧紧盯着长江水道。 虽然他们没有象李隽那样敲脑袋喊头疼,心里的焦虑一点不比李隽少。
现在的问题非常简单,长江水道已经成了生死线。 长江水道控制在蒙古水军手里。 蒙古水军在长江水道上横行无忌。 忽必烈得到郭侃被围地战报后,肯定会派出援军来解郭侃之围。 现在李隽由于总兵力不足,连郭侃都还解决不掉,哪里还有力量来对付援军。 要想忽必烈的援军不到达江南,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他们过江。 可是,长江水道由蒙古人控制,忽必烈就是再派几十万元军,要过江也不会有一点困难。
想到局势的危急,李隽的头不由得大了许多,想不疼都不行。 屋里除子李隽叫头疼的声音外,再也没有声音,廖胜功他们都在为这事发愁。 蒙古军队本来就凶悍善战,再加上郭侃这个神人坐镇,要想在短时间吃掉他,在总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还真有点痴人说梦。 想想当年的长平大战,以白起地善战,对上赵括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也用了四十多天才完成,还是把赵军饿得快倒地了才发起总攻,要是早点发起总攻,赵军作困兽之斗,死中求活,秦军的伤亡会大得多。
现在的情形与此差相仿佛,李隽要是强攻的话,就算他获胜也只能是个惨胜之局,伤亡会很大,大得李隽不能接受。 要知道,就算李隽把郭侃干掉,加上伯颜损失的军队,就是一百万,对于忽必烈地实力来说,仅仅是才伤到筋骨。 忽必烈完全可以下令征兵,迅速武装起一支更大的军队,还可以通过政治交易取得欧洲部分的支援,很快就会恢复过来。 反观李隽,只有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都不能和忽必烈相比,他必须得合理使用每一个士卒,要每一个士卒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过早地消耗掉有生力量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
更不用说,在包围圈中坐镇的是郭侃这个神人,而不是无能的赵括似的人物,阵势布得象铁桶,李隽只能依靠不断挖战壕把他的阵地一点点蚕食掉,不断挤压他的阵地,以此来加固包围圈。
高达重重一脚跺在地上,很是不奈地道:“皇上,你别叫了,连臣地头都给你叫疼了。 ”拍拍腰间宝刀道:“大不了,和鞑子拼了。 鞑子要是在常州上岸,我们还有火炮,火铳,准叫鞑子有来无回。 ”
“你想得也太简单了。 我们只有几百门大炮,就想把几十万上百万蒙古军队打败。 哪有那么容易地事情。 不要说我们这种土得掉渣地火炮,就是全部换成现代大炮也不可能做到,还得靠真刀真枪去拼杀出来。 ”李隽在心里暗笑高达头脑有点简单,道:“你以为蒙古人会在常州上岸?”
高达心直嘴快,也没动脑筋去想,脱口道:“鞑子不在常州上岸,还会在哪里上……”嘴巴一下张得老大。 可以塞下一个鸡蛋,吃惊地道:“皇上地意思是说鞑子会在杭州湾上岸?直奔临安?”高达良将。 只是嘴快点,才说了一半就想到此节,确实不错。
李隽和廖胜功看着他点点头,那意思再也明白不过了。 赵良淳他们没有想到此节,一闻高达之言,大吃一惊,忍不住啊了一声。 谁都想得到。 蒙古援军在杭州湾登陆,直奔临安比在常州上岸的好处大得多。
高达想了想,道:“皇上,臣以为,我们一是可以要履善加强杭州湾的防卫力量,再者可以以宁波港为基地要水军向北巡逻,进行骚扰破坏,迟滞他们的行动。 三是可以调派李庭芝和张世杰紧急驰援江南。 ”
李隽点头道:“你说的第一第二两点自然是要进行。 至于调李庭芝和张世杰驰援江南。 想法很好,就是不太好执行,他们怎么过得了长江?”双手一摊,很是无奈。
李庭芝和张世杰两人一共有几十万大军,只要到了江南,就不怕蒙古援军。 关键是他们过不了长江。 就算他们有心,也只能望长江而兴叹了。
这是实情,高达猛拍脑门,道:“臣真是的,居然把这事给忘了。 ”想了想,道:“皇上,不一定要走长江,可以要他们从东边,从海上南下也行。 ”
“办法是不错,就是急切间哪里去找那么多船。 再说。 他们现在正在淮西。 向东急赶到到了东海边又要费去很多时间。 另外,就算他们上了船。 也不一定安全,鞑子不会想不到这一节,会在海上拦截他们。 我们没有水军优势,损失将会非常惨重。 ”廖胜功分析着说。
廖胜功说地绝对是实情,与其在海上葬身鱼腹,不如留在淮西,还可以起到牵制用。 按照目前情势看,李隽完全拿长江水道没办法,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蒙古援军渡过长江来打他。
柳河子拄着拐杖在亲兵的扶持下一拐一拐地进来,道:“皇上,臣在长江水道上设了点伏子,还有千多艘船只可以使用。 再加上现有地水军,也有三四千艘战船,打硬仗虽是不足,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进行骚扰破坏,还是可行。 ”柳河子真的是高瞻远瞩,什么事都想到头里去了,怪不得他能在敌后战场坚持下来。
李隽搬过一张凳子,道:“柳将军先坐下,坐下。 ”扶着柳河子坐下,道:“柳将军所说也是势在必行。 我们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也只能这样了。 ”
皇上亲自给柳河子搬凳子,是莫大的荣幸,不过没有人敢忌妒,都知道这是柳河子应该得到的殊荣,要不是柳河子的英勇行动,郭侃也不会给包围起来,现在地江南还不知道打成什么样子。
柳河子万未想到李隽会如此对他,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隽踱着步,道:“要是我们再多点战船,哪怕一两千艘也好,就可以发展水上游击战,在长江水道上拖住蒙古人,要他们不能安然渡过长江。 ”李隽的意思并不是说现在不能开展水上游击战,而是再多点战船效果会大得多。 事实上,柳河子一直在开展水上游击战,效果还不错。
正在李隽发愁的时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对于李隽来说就是美好的福音了,一个信使在侍卫队长的带领下走了进来,道:“臣奉文丞相之命前来禀报皇上。 ”把文天祥的奏章举在额头前。
李隽率军出征后,文天祥留守临安,处理军政事务,他派人前来送信,肯定是有很重大的军国之事。 李隽可不敢怠慢,忙把奏章拿在手里,去掉火漆封印,打开看了起来。 一看完,李隽刚才地烦恼转眼成空,好象刚才根本就没有烦恼似的,一脸地喜色。 把奏章递给心急的高达,道:“高将军,你也看看吧。 大喜事啊。 ”言来开心之极,要不是还有一丝清明告诉他要克制,肯定是扭起了秧歌。
“都快愁死了,还有什么喜事?”高达很是奇怪,接过奏章看完。 笑呵呵地道:“太好了,我们又多了两千多艘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