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芝心里翻白眼:“你们就饶了我吧,到处去说,好像我真的那么灵验一样,九弟妹怀头胎的时候,我也没少去蹿门子,不一样是个女儿,以后出去别乱说了。”
眼看着自己被妯娌们传得越来越神,敏芝是各种无奈,年侧福晋怀孕的时候,正赶上董鄂氏禁足抄经。胤禟觉得年氏才十四岁就要生孩子,有点拔苗助长了,怕她出危险,特地把敏芝请过去,想借她神乎其神的气场保证年氏顺利生产。
结果,不知道是天佑敏芝呢,还是天佑年氏,她不但顺利诞下麟儿,而且几乎没吃什么苦头,半个时辰都不到,孩子就出来了。加上年氏的儿子,小九彻底摆脱了生不出儿子的阴影,无论嫡子还是庶子,都已经上了规模。只是欠敏芝的那个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上了。
年氏生儿子没两天,十三贝子府上传出喜讯,兆佳氏再得一子,敏芝却知道,这个女人,才是皇家媳妇中最会生养的,胤祥所有子女中活到成年的儿子女儿,除了瓜尔佳氏的一子一女,其他都是她生的,绝对的生育机器。
十四福晋生了女儿,最急的恐怕就是胤祯,虽说雍亲王府也没有嫡子,可是弘历被养在坤翊宫,全世界只有纽钴禄氏和敏芝两人谢天谢地,胤祯绝对是恨之入骨的。坤翊宫佟贵妃,养子不少,十六十七都是她宫里长大的,这些都不算什么,可是弘历不一样,生母钮祜禄氏的来历,胤禩知道,胤祯当然也知道。
再加上佟家和胤禛千丝万缕的关系,皇阿玛这一招的用意,真的让人胆战心惊,以前弘晢受宠归受宠,好歹胤禩被看死了是没机会的。可是胤禛是得百官举荐且有丰富监国经验的,这可不妙啊远在江南的胤禛刚刚拨弄着如意算盘让十四去收拾胤禩,却没想到因为弘历的关系,仇恨值没有转移成功。
十一月底,康熙回京,老规矩躲进畅春园,带了胤校鸵蝗盒“⒏纾萌艘馔獾氖牵庖淮危峡低净勾咏洗艘桓鲂∶琅乩矗饬顺T凇X范T回来汇报的时候,敏芝一口茶喷出来,老爷子今年都六十五了,儿子编号都排到二十四了,他还不忘扩展后宫啊
经过胤禩的解释,敏芝才知道,这个女孩,是苏州制造李老爷子孝敬的,姓何,父亲一个七品知县。老爷子从李家出来的时候,就带着她,一路上都是这个女孩一路随侍,很得老爷子的欢心。敏芝黑线:“原来两江的织造衙门还有这个功能。”
且把康熙老牛吃嫩草搁在一边,敏芝把十四家里添了女儿的事告诉胤禩,胤禩只是皱了一下眉头,随即笑了:“这下好了,永和宫可以名正言顺地恨佟家了。”敏芝一愣:“恨佟家?为什么?”胤禩一眯眼:“这是后宫的事,你不用知道,弘历恩养坤翊宫的后遗症罢了。”敏芝越听越迷糊:“后遗症?皇阿玛不是喜(3UWW…提供下载)欢上弘历了才把晢儿还给我的吗?怎么你说的我都听不懂?”
胤禩的心情很好,笑容又回到了脸上:“你若什么都知道,那还不反了天?对了,我不在这些天,你没惹事吧?”敏芝无语,自己这幅身体都三十好几了,加上前世,已经五十几岁的老人了,在他眼里,怎么还是一点信誉都没有。
“才没有,只是十弟家的弘旭没了,玉福晋也差点就没了,他家倒是一阵的鸡飞狗跳。”敏芝没好气地说。“这个我听说了,和皇玛嬷一样,莫名其妙发烧怎么都退不下来,最后烧死的。皇阿玛已经让太医院重点攻关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说到这里胤禩叹了一声:“弘旭刚出生的时候,很得胤俄的喜(3UWW…提供下载)欢,却不知尚未成年就没了。”
敏芝没在意这个,她的心思全在胤禩刚才说的“后宫的事”上:“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永和宫恨佟家还要名正言顺的。”“说了你不用知道”胤禩转身出去,到门口又补了一句:“别乱打听,知道了对你没好处”敏芝一怔,随即怒:该死的,给你几分颜色你还开起染坊来了,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么?康熙后宫几乎没绯闻,唯一的一件就是德妃和佟皇后那点冤孽。
我是谁啊,我是穿越者,有什么不知道的,只是懒得去想罢了。不告诉我,还不让打听了,太后把金嬷嬷和李嬷嬷给我,难道是摆设么?她们两块老姜,可是我的宝库,老嬷嬷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后宫那点儿事儿,光听说就已经足够了,这么想着,敏芝两眼放光。
几天后,敏芝通过自己的不断验证以及嬷嬷的八卦资料,终于弄明白胤禩说的光明正大记恨佟家是什么意思。原来,因为自己和弘晢的出现,延缓了弘历进宫的时间,但是对于永和宫和景仁宫以及后来坤翊宫的怨恨却是一点没有改变。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抢儿子的那点恩怨,帐还是要算到康熙头上。
敏芝并不知道,因为自己这只蝴蝶,造就了弘旺和弘晢以及胤校俗椋哉剂丝滴踅改甑氖酉撸贾潞肜皇窃谑涛赖牡鞑楸ǜ嫔铣鱿止弦佣运闹惫塾∠笪悖鼋鍪俏怂哪钦琶窦锹技由夏承┎豢筛嫒说亩袢の恫虐押肜偷搅死ゑ垂6杂谕饨缍岳弦佑靡獾牟虏猓滴醣救酥坏辈恢溃昭圃沼圃粘院韧胬帧?br />
老爷子人回来了,心思还在江南,这次南巡时间比以往都长,但是效果却没有达到,人没找到不说,还差点把消息给走漏了。纸是包不住火的,尤其自己身后还有一群狼崽子一样的儿子,他们早晚都会发现江南这两个巨大的坑,自己在的时候,曹李两家还能没事,自己若是死了。这两家就全完了。康熙在清溪书屋的软塌上叹着气:总在想起来做安排的时候枉生是非
雍亲王府,胤禛在书房里召见幕僚,分析江南的局势,葛礼死了,两江的官场表面上是落入了自己的手里,但是实际上却是落入了胤禩的手里,可恨的是,胤禩根本不用去经营什么,那一场轰动一时的科考弊案,学台是自己杀的,官声却是胤禩得了,八爷下江南拯救数千学子于水火,听起来多么伟大。
两江总督是十四的人,胤禛知道这个猫腻之后,曾一度觉得胤禩真是悲催,裕亲王府明明应该是他最坚实后盾的,没想到竟被十四挖了墙角,而自己在两面的博弈中得了不少好处。
现在葛礼死了,裕亲王府元气大伤,应该是自己的大好机会才是,怎么偏偏这个节骨眼上,老爷子盯着江南不放了,这两江的织造府,到底出了什么事?自己还真的要打听打听了,弄不清老爷子想要干什么,自己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胤禛猜得没有错,最先有动作的,就是胤祯,老爷子没有带他下江南,并不表示他对江南发生的事情就一无所知了,在葛礼的帮助下,他曾借用官方的名义,严厉打压义门以及额尔济。偏偏作为康熙的岗哨,两个织造府一点动静都没有,完全保持静默。
这让敏锐的胤祯起了疑心,自己的动作那么大,老爷子竟然视而不见?因此,两个织造府,是胤祯的严密监察对象,曹寅死,曹大公子接盘,胤祯都没有放松警惕。而世界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一点点细微的风声,还是被胤祯捕捉到了。
第三百十三章 教子要乘早
第三百十三章 教子要乘早
老爷子下江南,是因为曹家出了大事,这件大事和已故的曹家大公子有密切关系,恐怕是大公子临死前,掌握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重要机密,所以老爷子才在他死后盯着江南不放。胤祯是这样想的,但是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光想是没有用的,江南能用的人在葛礼倒台以后,被皇阿玛大清洗过了,亏皇阿玛想的出来,各省之间的官员平级调动,除了老根据地山东以外,其他的局级以上干部当年考评合格即可到换一个地方享受同级待遇。一年为期,一年一换。这么一来吏部的工作量大了,但是底下人玩猫腻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