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质撬俊?br />
敏芝早料到康熙找她来,肯定又是一番诘问,当下也不慌乱:“回皇阿玛的话,媳妇奉旨抄经这些日子,深感以往自己行事莽撞不知礼数,屡次冒犯天颜,故乘着抄经的机会,研习了一下《心经》。”顿了一下继续道:“心经里有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的句子。”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是跟他念经来着?”康熙放下手里的棋子,终于转头看向敏芝:“胆子不小,朕让你闭门思过,你却还惦记着教唆胤禩,妄图插手国事”
敏芝低头:“媳妇不明白。”康熙见她这样,忽然怒了:“跪下”敏芝退后一步跪倒。“朕听闻,你平时与老四媳妇有些摩擦,你可知道,这次朕让诸皇子遴选新太子,胤禩选了谁?”
心念电转,敏芝忽然福至心灵,胤禩选的是胤禛,绝对没错,所以老爷子不淡定了,以为是我透露了什么玄机,改变了胤禩的选项。老爷子你多虑了,我被关进去的时候,根本还没到这一步,我哪儿知道太子已经选过了啊
“回皇阿玛的话,遴选太子之事,媳妇身在佛堂,无从知晓,请皇阿玛明察”敏芝没有磕头,只是平平静静地说着,好像在说今天天气真好,没有下雨一样,你在我家是有卧底的,胤禩跟我说过什么,没说什么,你最清楚,用不着我多话,以前我就是因为话太多才被你拿捏的死死的。现在,说什么也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他选了胤禛……”康熙主动招认,再看媳妇的表情,平静无波,好像她一进来就保持着这个表情,一点没变过啊,难道才大半年的时间,她就进化了?“你说你完全不知道,此时却一点也不惊讶,不是存心欺瞒是什么?”
“回皇阿玛的话,我们爷选四哥,媳妇不惊讶。”敏芝如是说。“嗯?你不惊讶?那么他选谁,你会惊讶?”康熙眯着的眼瞬间睁开,似乎想要看她接下来的反应。
谁知敏芝伏拜于地,给康熙磕了一个头,再抬起来的时候,还是保持原样:“媳妇深居简出,国家大事,一窍不通。”
“郭络罗氏,知道胤禩为什么这个节骨眼上出京吗?”康熙忽然转了话题。
“回皇阿玛的话,不知道。”敏芝老老实实回答。
“听说,水灾那年,义门的赈灾活动是你指使的,今年大比,你猜他们考中的有几人?”康熙的视线重新回到棋盘上,居然摆开架势,下起盲棋来。
敏芝跪在地上,康熙不叫起,她两个膝盖剧痛,脸上去一点都不能显露:“科举文章自有其定式,媳妇不谙此道,却是不好猜的。”一番话说得康熙都想给她白眼了:“你若还拐弯抹角,就一直跪着吧”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此时离晚膳时间还早……”
第二百五十四章 胜在心态
第二百五十四章 胜在心态
“皇阿玛恕臣媳无罪,臣媳便斗胆猜上一猜。”敏芝无语。康熙却仿佛没听见一般:“晢儿,你们进来吧。”敏芝诧异地看着弘晢和弘旺一人一边牵着弘晏从侧门进来,在自己身边跪了。老爷子招招手:“来,边上坐了,和皇玛法一起听。郭络罗氏,你可以说了。”
敏芝心里的囧字排成行:“皇阿玛,您这是……额,如此,媳妇僭越了,请皇阿玛恕罪。”敏芝再给康熙磕了一个头,才正色道:“这次大比,大家的目光都盯着江南省,江南省的目光又全在义门身上,皇阿玛您说起江南水患的时候的事,媳妇承认,是与何先生的女儿有过书信往来,对于他们的赈灾活动,深感敬佩。然而,这些事,每一个大清子民遇上了都会去做的,只是义门首当其冲罢了。”
康熙眯了眼:“你是在为自己辩解么?”敏芝摇头,继续说道:“媳妇身在京城王府之中,对江南之事不甚知之,等那边传来消息的时候,为时已晚。媳妇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让义门从此背上盛名的枷锁,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这一点媳妇委实有些不太明白。媳妇一直认为与人为善,是每个人生来就具备的品质,没曾想却给义门带来了许多麻烦。”
康熙没有接茬,三个小孩却在边上认真地听,弘晏当然有听没懂,但是弘旺和弘晢却啊偶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敏芝叹了口气,又给康熙磕了一个头:“媳妇不知道义门学生的学业水平如何,名师出高徒也不是无条件的,若是真的没到那个水平,考不上也是可能的,若是有水平,不符合阅卷老师的标准,不符合题目标准,或者卷面不整洁,或者其他各种原因,没考上都是有可能的。
媳妇觉得,考上了,只有一种解释,人家确实有才华,没考上的理由太多。皇阿玛让媳妇猜这次义门的成绩,媳妇只能说理论上应该还算过得去。毕竟何先生的声望摆在那儿,皇阿玛也曾夸过他,但是考试这东西,实在是很难说,也许成绩差强人意,也未可知。”
“说完了?”康熙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晢儿,你额娘说的什么意思,你听懂了吗?”弘晢跳下椅子,对康熙行礼道:“额娘说的,孙儿听明白了。”敏芝感激地朝弘晢的方向看了看,又把头低下去。
“那晢儿说说,你额娘什么意思?”康熙面目慈和,仿佛真是个慈祥的老头儿。弘晢躬身:“回皇玛法的话,额娘的意思是说,科举考不考得上,是有很多因素决定的,才学固然重要,却有太多的因素制约才学的发挥,因此,义门这次的成绩可能好,也可能不好。无论哪一种,额娘认为都是正常的。”
这番话说出来,敏芝恨不能跳起来抱着儿子亲一口,小子,你太有才了”弘晢当然不可能去看敏芝的表情,但是他又补了一句:“阿玛说何先生是他的老师,额娘当然是希望,何先生的学生能够有好成绩的。”
康熙笑了:“晢儿说的不错,皇玛法要赏你。郭络罗氏,既然你的意思是考好考坏都能接受,那么朕告诉你,这次义门的成绩,差得不能再差了,仅有一人上榜,还是第六十七名举人。”敏芝吁了一口气,果然是差的,若是好,老爷子根本不会特地把她叫到这里来废话。
康熙看媳妇如释重负的模样,嘴角一勾:“好了,起来,赐座。”敏芝忍着咬牙切齿的冲动:“谢皇阿玛恩典。”内侍搬来绣墩,弘晢刚想去扶额娘,早有宫人过来把她搀起来扶到椅子里。
“朕刚才说,胤禩出京了,为的就是这件事,你说考好烤坏都有可能,可是他却觉得考不好是因为科场有人违规操作了。他提出要去查明真相,朕也没拦他,让老三和老四陪着去了。”眼看着敏芝坐稳了身体,正悄悄揉自己的膝盖,又投了一枚炸弹。
却没想到,敏芝只是略带差异地看了看他,然后垂目:“原来我们爷出京是为这件事,媳妇替我们爷谢皇阿玛恩典,有三哥和四哥在,一定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一场在敏芝眼里百无聊赖的博弈最终在黄门官报进来说太后请客吃饭的时候告一段落,敏芝到底也没弄清楚,康熙究竟想知道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问题,完全抓不住重点,这时就显出在佛堂禁闭过的好处了,随便你什么问题过来,她总是停顿五秒钟,然后再慢条斯理地回答你,有五秒钟的缓冲,说出来的话那叫一个圆滑,那叫一个云山雾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