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往俄罗斯种田,但是他穿越之前俄罗斯已经开始限制中国人在远东地区种田了。
如果这些地方全部打下来,中国将不会存在土地问题。中国古代的朝代终结,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土地兼并,地主豪门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百姓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最后必然是百姓越来越活不下去,最后便是百姓造反,天下大乱。等到战争过后,数百万或者上千万人死去,出现大量的荒地,于是普通百姓又可以存活下去,直到土地再次兼并,然后百姓又活不下去、继续造反。
当然随着整个社会进入商业时代,土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将来土地问题自然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大都督,朱武在信中说燕云地区的官员数量不够,他让我们军机处能够制定出一份好的人才选拔制度,我看,现在该实行科举了!”李纲又道。
“科举,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我曾经告诉过你,科举是一定要举行的。只是我们的科举内容和大宋朝廷不一样。”武栋道。
“不知有何不同?”李纲道。
“大宋的朝廷只考儒学,而在我的计划中,儒学仍旧要考,但是要侧重于新学,除此之外,还必须靠算学。”武栋道。
“什么是新学?”李纲一愣,急忙问道。
“你还没有见过秦桧吧?明天你可以去拜访一下秦桧,他会告诉你的。对了,秦桧现在也是思想改造小组的副组长了。”武栋道。
“秦桧……是前段时间抓住的大宋朝的御史中丞?他怎么也成了思想改造小组的一员了?难道这新学和大都督您的梁山思想有关?这万万不可啊!”李纲着急的道。
“除了科举的内容不同之外,科举的制度也不一样。大宋朝的科举,每一次只录取数十人,至多上百人,只要考中便可进翰林院或者外放为官,一个书生,读了十几年的四书五经,不明世事便掌控一方,这实在是太过荒谬!我所要办的科举,每一次的录取人数要达到数千甚至数万,录取之后也仅仅是吏员,不可能坐镇一方,只有表现优秀才能逐级提拔。至于官员,一是通过吏员提拔而来,还有一种则是选举产生。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我说的这些事情,有什么意见可以告诉我。”武栋根本没有理会李纲所说,而是缓缓地道。
“大都督,你所做的和历朝历代皆不相同,只怕会出大问题!”李纲道。
“我们可以先找一块地方进行实验,比如说一个县一个州或是一个府,如果实验可行的话再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内,比如高丽、比如河东,如果真的不行,我自然会改的。至于现在燕京的治理,仍旧是军人为主,仍旧以军法治理燕京。你放心,在燕京彻底的平稳之前,我不会实行科举,你可以慢慢的考虑,你也可以和其他人商议,有任何意见都可告诉我。”武栋道。
武栋心中其实有些忐忑,治理国家确实不易,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他唯恐政策不对造成不好的结果,甚至影响中国未来发展。所以现在他做事情越来越慎重,土地改革已经不如之前那么激进,而对于科举制度,在彻底打下北方,让北方彻底平静下来之前他都不会贸然开始。
“好,大都督,我会认真考虑,我也会将我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希望大都督你能够仔细的观看我所写的东西。”李纲思考了一阵,道。
“这是自然!”武栋道。
“大都督,我听说大儒杨时来到高丽,你难道不准备见他一面吗?”
“去燕京之前,我会见他一面的!”武栋笑道。
第三百四十九章 会见杨时
第三百四十九章 会见杨时
杨时在仁川城已经呆了多日,他确确实实的看到了仁川城的繁华,他这才相信那天的那些人不是做戏。
只是眼前的繁华却不是他想要的繁华,这里的百姓是富裕了,但是他们的心中却没有陛下!无论是高丽人或是汉人,无论是商人或是农民,他们的心中只有梁山大都督,没有大宋的皇帝!
“大逆不道!罪该万死!”这是杨时对武栋的评价!
他已经在很多地方看到过武栋的画像,城主府里就不用说了,很多的商店中、甚至很多百姓家里都有武栋的画像。那些普通的百姓,他们说起武栋竟然用“万岁”来形容。尤其是仁川街头的许多青年,这些青年宣讲的内容更是大逆不道,说什么“无限热爱、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无限忠诚于大都督”,还有其他的一些乱七八糟和儒家忠义思想完全不符的话语,这些都让他气急。
除了生气之外,他也感觉到有些恐怖,他见到的每一个青年都是这样说,每一个青年都无比的狂热,似乎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了武栋、为了梁山付出生命一样。这些人简直就是最狂热、最虔诚的佛门、道教弟子一样,甚至比那些人还要疯狂。
“还好,还好,只是区区一个仁川城而已,其他的地方应该不是这样的!”夜晚,杨时和其余的尹川学院的大儒们坐在一起议论这件事情,他感慨道。
“杨先生,据说不仅仅是仁川城,整个高丽、辽东都是如此。去年那梁山的大都督集结了百万青年,场面异常的震撼!这高丽人、辽东人,实在是太疯狂了。”旁边的一个大儒道。
“武栋是妖孽,高丽、辽东的所有人都是妖孽!要想让他们改变过来,实在是太难了。”另一个大儒道。
“该死,我一定要尽快见到武栋,一定要全力说服他,让他归降大宋,让他当大宋的臣子,让高丽、河东、辽东、燕云成为大宋皇帝统治的地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我大宋朝的徽宗皇帝才有资格统治这里,否则都是妖孽,都要被诛灭!”杨时咬牙切齿的道。
“杨先生说的不错!理该如此!”、“正是!”……
其余的大儒纷纷点头!其实他们说那些青年狂热,他们自己又何况不是如此,只是他们是儒家忠义思想的狂热信徒罢了!
等这些大儒得到武栋接见的命令之后,都欣喜若狂,杨时立刻带着其余的大儒坐车朝着开京而去。他们一路上所见所闻,只见道路两旁的村庄里的农民也都安居乐业,这里的青年对于武栋、梁山也是一副狂热的表情,因此他们心中更加的不安。百姓生活的越好,这说明武栋、梁山的能力越强,他们越发的不能让这种局势继续发展下去。
他们赶了一天的路,等他们来到开京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送他们来的士兵让他们去休息,但是他们却不答应。
“我要立刻见到你们大都督!”这是杨时的原话。
“好吧,我可以替你去禀报,只是大都督这个时候未必会接见你。”那士兵有些不屑道。
******
武栋此时正和萧飞飞在一起,萧飞飞是刚刚从她父母那里归来。
武栋搂着她,道:“你父母他们还好吧?”
萧飞飞轻轻点头,道:“他们一切都好。”
武栋道:“我灭掉辽国,他们心中想必很怨恨我?”
萧飞飞吃了一惊,急忙道:“他们怎敢埋怨夫君你?”
武栋笑道:“真的还是假的?”
萧飞飞道:“当然是真的!夫君你虽然打下燕云,但是却没有在燕云大举屠杀,燕云的契丹人仍旧活得很好!如果是女真人打下燕云,只怕燕云的契丹人会被女真人全部杀死,即使不被杀死也会成为他们的奴隶!夫君你真的很仁慈,这是我父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