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沉香案(三国懿华) > 沉香案(三国懿华)第6部分

沉香案(三国懿华)第6部分(1 / 2)

>“天下纷乱,这荆州又岂能独善。我即便是想在此清闲一辈子,那也要大势允许才行。”诸葛亮笑看了身侧的少年一眼,他高深地继续说道:“明主不现,管仲乐毅亦不能出头。因此,亮是在等人。”他这话一说完,张春华便再也忍不住嗤笑出了声来。

他们疑惑,张春华却是使劲地笑着,直到诸葛亮脸上有些愠色,忍不住开口问她为何笑他时,她才停止了那不屑的嘲笑声。张春华整理了一下表情,正色道:“诸葛先生一天到晚把管仲乐毅挂在嘴边,真是令人好奇,将来先生会侍于什么样的主公。”她的话,并未止于此处。“别是燕惠王①那样的吧。然后,说不定先生也能写篇《报某某书》②。”张春华对诸葛亮的取笑,让另外两人十分震惊。诸葛均完全不知这少女竟会这样对他大哥,心中尽是失望;段义亭亦是没有想到一向有礼好德的自家表妹会这般的毒言毒语,甚至是偏激。

诸葛亮眼里平静,心中却是认定张春华为无知、幼稚、空有一副好皮囊的女子!他发誓,将来娶妻绝对不会以貌取人……张春华不知他心里的想法,也不关心他对自己有何看法。她没有就这么简单地放过诸葛亮的打算:“管仲多次想要为官,皆不成。先生是否曾也是如他一样?而后受了打击,便自我安慰以‘时机未到’呢?”张春华又是一声冷笑道:“我想诸葛先生还是多出去看看为好。以免坐井观天,看不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诸葛亮在强忍着不让自己失了风度。他强颜欢笑地向张春华道了谢。

“谢我?”张春华瞥了诸葛亮一眼,道:“你确实该谢我。”她叹了口气,最后补充道:“管仲反对空谈,诸葛先生好自为之吧。”谁都知道她是在间接评价诸葛亮只会空谈。

张春华不理会他们的眼神,起身进了屋子。她在想,诸葛亮总有一天会为自己常常提到的“仁义”“明君”之类的东西所绊住脚步,使之离管仲乐毅越来越远,停滞不前。他始终没能看清这个时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当今天下局势和曾经的周天子权力凋零衰败、春秋战国群雄逐鹿争霸的场面是何其得相像……那时候的儒墨等思想大家皆不能为世所接受,唯有看似崇尚残酷暴戾的法家之士商鞅让秦国强盛壮大至足以震慑群雄、立于强者之列;而时至前汉武帝刘彻期间,则是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朝廷的怀柔政策。诸葛亮只看到后者带来的显著效果,却忽视了前者的例子。这便是安乱世和守太平的不同之处。诸葛亮正是没能认清这一点。张春华深知今日自己的这番话很可能会遭人记恨生怨,但是她还是尽自己所能去对诸葛亮作了“提醒”。不过,她也知道以他怀有那种“为天下谋、为百姓计”的理想来看,并不会将那些听得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①燕惠王:战国后期是燕国一个君主。

燕惠王以前就对乐毅不满,他继位后,被齐国的离间计挑拨硬是从战场上让乐毅回去。乐毅深知他一回去必定是死路一条。于是逃走了。

②《报某某书》:

乐毅逃到了赵国,被奉为上宾。借以震慑燕齐两国。燕惠王兵败后,后悔被敌人的离间计挑拨误会了乐毅,但是同时他也为乐毅的逃跑感到气愤。于是斥责他背叛燕国,忘记先王与他的情谊……乐毅一怒之下写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表示他不会为了昏君而自损生命。

******************************************

认为我黑了诸葛亮和黄月英的无视我吧。。。。。。。。。其实还好,虽说我对蜀国不爱,厌烦,诸葛亮黄月英还是不错的。没那么反感,先前我很喜欢黄月英的。真三国无双的他两更是有爱的样子。好吧,真三国的所以势力我都觉得有爱。。

————————————————————————————

别恼怒于我这乱七八糟的可能CP。。。。。。。。。。。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坚持历史CP不动摇的了。月英是猪哥的;春华是仲达的~~

☆、此去南路遇疑人(一)

此去南路遇疑人(一)

段义亭一步三回头,他望着背后那越来越远的草庐直至不见。而走在他的前面的张春华则是沉默不语,只是低头看路。他们先要去城里买上一辆马车。

田间小道上人烟稀少,清静寂然。

“驾!”骏马长嘶,疾如风的白衣装的青年驰马闪过远去。凉风嗖嗖地刮过了兄妹二人的脸上。张春华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望着那个已经消失在自己视线中的罪魁祸首,她不悦的皱了皱眉。段义亭脾气倒是温和,便也没有太大的反应。他只在想自从离开河内后,这一路上春华的脾气见长了许多……不,或许应该说是从凉州那出了事的客栈出来后,她就变得情绪起伏大,容易上火。

段义亭瞥了一眼前面的表妹,心想难不成这便是传说中的女人心海底针?

“阿颖,你自小也很少出门,想必见过的人该是不多。”段义亭不可置否地摇了摇头,微微一笑,他追了上去,继续问道:“孔明先生,他才华横溢,你为何要对他出言讽刺。”其实想来自家表妹并非无礼之人,怎么就不能承认诸葛孔明呢?段义亭不信这世上还能寻到比他还有才华的年轻人。

张春华也是轻扬嘴角,笑道:“他确实是有才华。”对于这种肯定的回答,段义亭显然有些吃惊。他以为她是不相信诸葛亮的能力。张春华不管表哥的反应,顿了顿道:“不过,自比管仲乐毅勉强了。”“依我这些天听他和段哥哥的闲聊谈论内容,觉得诸葛孔明顶多会像管仲一样擅长内政,可是他的人生观念和对现实的认识注定他不能像管仲一样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更别说是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了。”张春华想,乐毅乃是军事大家,她以为诸葛亮与之相差颇多。

段义亭想要张口辩驳,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他想了想道:“凡事并非那么简单就能下了判断的。谁会怎样,将来的事情没有人会知道。”这种说法有些苍白无力,却也不失为一种替自己喜欢的诸葛先生辩解的方式。“反正我是没见过比诸葛先生更厉害的人。”段义亭补充道。

张春华心知表哥对诸葛亮是万分崇拜,和他争辩毫无意义,说不定还会伤了感情,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她嘴角的弧度未变,只是问了一句:“‘司马八达’听过吗?”

“‘司马八达’?”段义亭有些疑惑,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张春华并不惊讶,她这个表哥自小没出过门,身在益州,对他们河内的名士大族不了解也是正常的。她解释说是河内第一大族司马家、京兆尹司马建公的八位公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号称司马八达。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二公子司马懿。段义亭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想起先前自家表妹遇险于山中便是这个司马二公子将她安然送回的。

“原来这司马懿这般有名。”段义亭虽未见过其人,印象却不差。毕竟他是张春华的救命恩人。

“是啊。南阳太守杨俊①素以知人善任著称,杨俊曾在司马仲达二十岁前见过他,当时他便说过其人绝非寻常之子。”张春华并没有亲眼见到过司马懿本人,但是她的心里始终记得那次自己被他送回来时的那份温暖,即使是现在回忆起那种感觉,也不由得让人安心。因此,张春华的心里对传闻中非同凡响的那才貌双全的男子十分向往。一直想亲自见上一眼。若不是顾虑到女儿家不宜随便去私会陌生男子,她现在大概早和司马懿相识了吧。

张春华谈及这河内才俊司马懿时,神情专注,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一向往之的模样落进了她表哥段义亭的眼中。段义亭认真地看了她一眼,想了想后说道:“我本以为你是被上次在凉州遇见的那个叫司易的给迷住了心神,见谁都入不了眼呢。”他扬起了一个大大的笑:“原来不是他。此时,我当真是理解了你先前说的,要嫁给河内儿郎的话。哥哥放心了。”段义亭和张春华并排而行,他不由得对表妹口中的那人好奇了起来。

*************************************

繁华热闹的街道上,小贩们叫卖嚷叫的声音此起彼伏。张春华和表哥段义亭并肩走在其中,他们准备先去买上一辆马车并雇佣一个车夫。可是有了辆素净雅致的车子后,他们却在找遍整个城内都没有人愿意替他们驾车。张春华和段义亭面面相觑,不知其解,满心的疑惑和郁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