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风雨欲来
冯蕴从小皇帝寝殿出来,就发现宫中情形有了变化。
宫墙甬道,戒备森严,每个宫门都有禁卫把守,到长信殿短短的距离,一路上竟然遇到五批内廷巡逻,一个个披甲持锐,神色肃穆,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与之相对的,是各宫诡异的安静。
一点声音都没有。
平静得让人窒息的表象下,涌动的暗流却早已淌入每个人的心里。
不料长信殿里,更是守卫森严。
身披铠甲的禁卫手握兵器,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周遭的一切,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绕过那一面雕刻着百鸟朝凤的紫檀木屏风,入目所见,是裴獗高大挺拔的背影。
裴獗道:“我差人送你回府。”
整个长信殿,仿似被一股无形的压力倾覆着,无声肃杀。
她想说什么,却只有两片嘴皮在颤抖。
端太后突地朝她伸出手。
听太后的声音,很是含糊,字句好似都吐露不清,确实有中风之兆。
“太后此言何意?陛下贵为天子,何必我来庇护?”
“我在外殿等你。”
她不舍阿元,不舍那样的一个孩子夭折在深宫,可生而为人,她的力量太过渺小,无法在阎王手里抢人……
“是吗?”冯蕴坐在原地,姿态雍容。一双乌黑的眸子,安静平常,“太后这是为陛下担忧了。”
冯蕴恍惚看去,觉得他才是这座宫殿的主人。
他没有犹豫,走得坚定,从容。
冯蕴立在榻边,低头看着端太后。
“哀家……想与王妃……单独……说上两句。”
端太后翕动着嘴,说了很多,可她的舌头变得越发不灵活了,声音含糊其中,冯蕴努力俯低身子,却一句都没有听清。
她第二次问她了。
“殿下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裴獗果然在外间等他。
她停顿片刻,眉目里露出一丝怜悯。
愚蠢!
冯蕴蹙眉。
端太后红着眼,有气无力地摇摇头,那只没有被握住的手,垂落下去。
他才是皇帝。
经了两世,对生死的认知已是不同。
冯蕴眉梢扬了扬,加重了语气。
他看冯蕴一眼,“殿下体羸神弱,不堪受激……”
冯蕴抿了抿唇,直言相问。
顿了顿,她双眼冷冷地盯住端太后。
宽衣博带、背影矗立,不着甲胄、没配刀枪,却让人仿佛一眼就能看到猎猎作响的旌旗和山呼海啸地厮杀。这种迥异于文臣士人的威仪和刚毅,仿佛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帝王之气……
她没有说话,侧目看着裴獗。
冯蕴心里怦的一声。
冯蕴再进一步。
空气压抑而紧张,冷风吹在帐子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冯蕴默默出来。
叹息着,没有出声。
“王妃……进来说话……”
天下百姓大概不知,宫里养尊处优的太后殿下,其实很瘦,如同枯槁一般,被不合身份的憔悴和轻愁笼罩着,如今眉宇又添病气,整个人便有一种病入膏肓之态。
接着便在这情绪激动的一扑一抓中,微微张着嘴,慢慢地软倒在榻上,再次陷入昏迷。
“来人,传太医!”
“他在大殿上的所为,是想探一探朝臣的心意,借机立威。”
冯蕴低头,笑一下。
“都到这时候了,太后还不肯死心吗?我们夫妻伉俪情深,我从无背叛大王之心,太后非要费力找来佐证,意图让大王对我生疑,弃我、罪我。如今太后病重卧床,不仅想挑拨我和大王的关系,还要为大王冠以反贼之名吗?”
“你……近些……”端太后的声音很是含糊,说话时要极度用力,以致嘴巴显得有些歪斜不正。
端太后张了张嘴,好半晌才提起一口气。
夜里,裴獗没有回来,冯蕴躺在榻上辗转难眠。
裴媛又唏嘘几句,这才离去。
但李氏父女倒台后,裴獗扶植了元尚乙,她又觉得,既然裴獗没有野心,这样也不错。可裴獗加九锡,辅国摄政,终归是被势头推到了那风浪之上……
“太后殿下……”
冯蕴冷笑,“那可说不一定。谁知太后有没有被人许以大利?”
“他不信王妃谋逆……正因谋逆的人,正是他自己。”
“殿下可要润一润喉咙,再说话?”
其实在冯蕴刚入晋营,准备利用裴獗来翻身,对付李桑若和萧呈的时候,是想过鞭策裴獗推翻李氏父女把持的江山,自立为帝的。
立在垂地的帷幔前。
濮阳礼一怔。
端太后颓然而望,目光变得更为悲凉,两串眼泪就那样不合时宜的,从眼眶滑落下来。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见,这个天下是他裴獗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