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仅仅以农为本,农工商并重之议,却是引得田豫深思不已。一直以来,大汉虽然说不上穷,但要说富却绝对算不上。风调雨顺之年还有,会有盈余,然当天灾不断之时,大汉国库就会屡屡亏空。
这些,田豫以前读书的时候就常有读到。以前,他还想不到问题所在,现在被曹植一点,再加上这几年,与曹家相关的曲辕犁、翻车等农具,以及印刷术、造纸术、天然居、茶坊等与工、商有关的产业出现,田豫就察觉到其中的问题了。
中原之破败,田豫是知道的。曹操能在短短数年之内发展起来,被在实力上可以抗衡袁绍,跟这些不无关系。分开来看,或许觉得没什么,但是合到一起,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一起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
从曹操迎天子驾真正发展,满打满算还只是五年。五年就将一个破败的中原,发展到可以跟富庶的河北抗衡,绝对不简单。
田豫也是能吏,通过各种手段,将农具、茶坊、天然居等资料都弄到手,而且还亲自试验过。平心而论,田豫也觉得这些东西和方法对让百姓富足非常有效。
故此,听完曹植此论,田豫沉默在当场。
曹植见着田豫沉默不语,微微一笑道:“国让先生,袁本初或许一时势大,然而这只不过是其先天比我曹家要好而已。若说真正于天下有益,当是我曹家。先生现在之选择,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前途,更与天下苍生乃至往后数百年我华夏之国运有莫大关联。先生久在幽州,当知道胡人如今虽然依附我大汉,然其狼子野心并未死,一旦我大汉内乱以致空虚,白登之围重演不说,更有可能我华夏会沦于异族之手!望国让先生慎之!”
前面的问题只是引起田豫的深思,那么后面的问题,田豫听到之后却是浑身一颤。异族问题他最为清楚不过,而曹植所言他也颇为认同。若两相结合,袁绍一统天下,然未能让天下大治,反而让华夏式微,那么强悍的外族入境之下,那么受灾的将是华夏子孙。想到此处,田豫脸色当即变得阴沉起来。
见到这一幕,曹植暗喜道:“有门了!”
然而就在此时,大厅的正门忽然被推开,一人昂首大步而进,凝声道:“国让,切不可听此子胡言乱语!其乃是袁将军头号敌人,若我等将他拿下,将是大功一件。”说到这里,那声喝道:“来人,速将逆贼曹植拿下!”
“诺!”
听得那人的话,只见无数手持刀枪的袁军士卒从外面涌将进来。
见到这一幕,赵云大惊失色,整个人轻跃,护在曹植的跟前,凝声大喝道:“赵云在此,休伤吾主!”
为首那人听到之话,大笑道:“赵子龙,你真以为能能护着此子杀出去不成?现在渔阳城四门被封,田府之外也有数千大军,今天你们是插翅难飞!不过吾敬你是一条汉子,若汝出手拿下逆贼曹植,吾可以向袁将军保举于你,只不知你意下如何?”说到这里,那人看向赵云的目光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ro!~!
┓
┗┛
' '
第三百九十四章 说降成功
第三百九十四章说降成功
眼见大批袁军冲了进来,曹植心中也是大惊。瞥了一眼田豫,见到他双目之中也透着疑惑,曹植知道并非他叫来的,这才松了口气。
然而面对如今这般危局,曹植也没有解决之法,只是缓缓往田豫的方向挪移的半步。所谓非常人行非常事,若对方出手,他就会立刻拿下田豫,相信凭借田豫的威望,自己和赵云或许有一线生机。
这时,赵云却是死死地盯着为首那人,凝声说道:“鲜于辅,你就觉得凭这些人能留下我赵云?”
眼见赵云目光凶悍,想到他能单人匹马杀出十余万人的包围,鲜于辅退了半步,进入人群之中。右手举起,不屑一笑道:“赵云,吾承认你是一条汉子。然你也不想想,这里乃什么地方……”
未等鲜于辅说完,那边田豫忽然开口道:“太守且住!”
听到这话,鲜于辅愣了一下,用错愕的目光盯着田豫,不解道:“国让,你……”
田豫轻叹口气,说道:“叔佐,先让你的人退出去吧。”
鲜于辅惊讶之色更浓,凝声道:“国让!”
田豫向着鲜于辅,点了点头,反问道:“叔佐,你我相交数十载,吾可有害过你?”
鲜于辅闻言,果断摇头道:“国让乃吾至交!”
田豫微笑着点头道:“叔佐可否再信吾一次?”
鲜于辅听着,轻叹了口气,摆手道:“都退出去,没有本太守命令,任何人不得进来!”听到这话,曹植总算松了口气,特别是田豫求情,更让曹植看到了希望。而那些袁军士卒,得了鲜于辅的命令,纷纷收起刀枪退了出去,并将大门掩上,独独留下曹植、田豫、赵云和鲜于辅四人。
鲜于辅没有理会曹植和赵云,目光只落到田豫身上,凝声问道:“国让心中已有决定?”
田豫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这时,鲜于辅才指着曹植说道:“此子就真有如此能耐,让国让冒险相投?”
田豫轻叹了口气,说道:“吾只从他身上,看到了华夏之希望!”
鲜于辅瞳孔微微一缩,惊讶道:“国让从没说过此等话。”
田豫轻轻点头道:“天下诸侯,吾也见识过不少。公孙伯圭、刘玄德、袁本初,乃至曹孟德的心性,吾也有几分了解。公孙太守虽然是杀了刘(虞)伯安,然而其因乃是胡人,故而其杀刘伯安之后,吾并没有弃其而去,只因其本心不坏。袁本初虽有争雄天下之野心,然管治河北整整有条,堪称一代明主。刘玄德虽气候未成,然其志早得吾之认可。至于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无论其奸雄与否,然确实是治世能臣。这些人,都堪称一代英主,然而吾今日觉得,在此子面前,他们都有点逊色!”
“什么!”听到田豫这话,鲜于辅大惊失色。田豫所提的,都是当世赫赫有名的诸侯,曹植区区小儿,能跟他们相提并论已经很了不起。而在田豫的评价中,竟然还要超越他们,实在让鲜于辅难以相信。
田豫见到鲜于辅的表情,没有半点意外,摇头道:“叔佐,有志不在年高,昔年甘罗十二为相,足以说明年少亦可治国。曹子建年岁虽不大,然而有其他人难以企及的一面,就是远见。吾可以感觉到,那种远见并非区区数十年的看法,而是百年乃至千年。此等远见,堪比周公!”
周公是什么人,定周朝礼乐制度之人物。其不仅一手打造了成康之治、建立了华夏族的文化基础,更打下了周朝得享数百年国运之根基,可以说是全能之圣人。与后世将孔子捧到奇高的地位相比,在汉代,周公地位更在孔子之上。
孔子,建树更多是在文化之上,而且不少是复兴周礼的。而周公,无论从最核心的宗族到文化、政治、经济方面都处于顶峰。可以说,是集先秦三代以来各方面制度之大成,并将其融为一炉。
而自先秦制度崩溃之后,经过上百年之演变,秦制总算立了个框架。而当汉承秦制之后,汉制也将秦制进一步完善。只不过传承了四百年的汉制,此时也出现问题了。曹操、袁绍等人虽然是一世之雄,但在田豫看来,他们都不足以重立一套可让天下大治数百年的制度的远见。而曹植,年纪轻轻就已经看出问题症结所在,并一直努力在实践,故而田豫觉得,曹植最有希望成就周公那等伟业,那是比一统天下更艰难数百倍的浩大工程。
鲜于辅听完,脸色变了数变,眼眉一挑道:“国让,难道你准备?”
田豫轻轻点了点头,凝声道:“袁本初选择北上夺回幽州,而非南下直捣许昌,这已经说明他再无机会了!”
鲜于辅听得有些迷惑,不解道:“国让此言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