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曹植 > 第61部分

第61部分(1 / 2)

>惧地问了起来。

曹植淡淡一笑,说道:“是,也不是。”见到三名工匠脸露疑惑之色,曹植接着解释道:“其实本公子并非要制陶器,只是要用制陶的粘土,制成正方体的形状。”说到这里,曹植又解释了一下何谓正方体。

这些工匠平日都要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器具,听到曹植描述的正方体,立即便明白过来。

曹植见他们懂,欣喜地点了点头,继续道:“这正方体本公子也不要太大,只需要拇指大小即可。而本公子要在这正方体的其中一面上,反向刻上字体。”

“刻字?”听到曹植这话,三位工匠同时皱起眉头来,他们可不认识字。

曹植仿佛知道他们所想一般,无所谓地摆了摆手道:“你们不认识字不要紧,本公子会将字的图形给你们,你们照着刻便可以。切记重复的不要刻。”

听到是照着图形来刻,三人眉头立即舒展开来,为首一人便说道:“四公子,那陶土没烧制之前很软,要刻字不难,此事难不倒我们。”

曹植微笑着道:“烧制几个字体自然不难,但要烧成百上千个,不知你们几日可以完成?”

“这……”听到曹植这个要求,三人面面相俱。静默了好一阵,为首那人却是抱拳对曹植说道:“四公子,可否容我等商议一下。”

曹植淡淡一笑道:“随便。”

三名工匠听得,立即凑到一起,小声讨论起来。家仆请来的这三名工匠,曹植是有特意吩咐过要请有何种特产的人来的,三人里面一人有烧制陶土的经验,而另外两人则是学过篆刻。三人这么一交流,很快就有了结论。

只见那有烧制陶土经验的工匠抱拳道:“四公子,我等讨论了一下,有这两位兄弟帮忙,加上他们二人各有三名徒弟,六人同时动手,一日大约可刻三百个字。当然这里面可能会有刻坏的和不好的,如此算来,好的字应该有两百五十个左右。而这些字并不大,只有拇指大小,烧制难度不小,因此小人也难以担保会每天会烧坏多少个。”

曹植听完,默默计算,若然一天可以刻二百五十个,那么十天便是二千五百个。据曹植所知,常用的汉字大约是四千到七千个,当然这是一千八百年后,在这时代,汉字还没有这么多,故此很多字都是通用的,这也就是后世人经常说的通假字了。如此算来,一个月三十天,可以烧七千五百个字,就算烧坏三分之一,五千个也足够了。如若有些漏掉的,那便由自己以毛笔补上便可,毕竟事急从权嘛。

想到这里,曹植点头道:“可以,你们就大胆去做吧。此事做得好,不仅本公子和征东将军不会待薄你们,还可能可以名留青史!”

“名留青史?”三名工匠听得,内心大为震动,用惊骇的目光盯着曹植。

曹植淡淡一笑,凝声道:“本公子要你们做的乃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此事做成,天下所有读书人都会视你们如再生父母,你们说能不能名留青史?”

三人眼珠子同时瞪大,满是不信之色。曹植也没管他们信不信,摆手道:“这些你们不必多想,只管按本公子所言去做吧。然切记不可泄露给任何人知道,包括你们的亲人!不然的话,后果你们知道的。”说到最后,曹植面带煞气,语气森然。

三名工匠听到,心中一凛,脸色肃然应诺。曹植将案桌上刚写好的那篇《权书》交给三名工匠,并细细地叮嘱一番,而后才打发他们离开。待得他们走后,曹植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喃喃自语道:“对付抄书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印刷术了,哈哈哈!”

'  '

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上)

送走了工匠之后,连日奔波加上通宵达旦默写《权书》,曹植已经疲惫至极,于是直接爬到旁边的床榻,睡了过去。

到得辰时左右,曹府上下悉数都起来,齐聚内堂用朝食的时候,独独不见了曹植。丁夫人脸色一沉,凝声问道:“植儿呢?缘何不出来用膳?”

这时,家仆却是答道:“四公子昨夜用功抄书,今晨才睡,小人怎么叫唤,四公子都醒不来。”

丁夫人一听,点头道:“那不用等了。”

卞夫人听到,却是说道:“姐姐,那妹妹留些饭食与植儿……”

未等卞夫人说完,丁夫人便说道:“不必了。用功是好事,但错过了用膳的时辰也不能让大家等他,吃吧。”说完,丁夫人当即动箸夹了条青菜。

说起来,古代的吃饭并没有一千八百年后的天朝宣传那么夸张,什么女人地位低下,必须到厨房吃饭。这事也不是没有,但要看身份,就如丁夫人,乃是曹操的正室夫人,怎么可能会让她到厨房里面吃饭。如若曹操当真如此做,那么曹昂、曹丕、曹植这些做儿子肯定全部要跟去厨房一起吃。盖因古人重孝,由于父亲经常在外,因此当孩子的大部分时间的事孝对象都是母亲,因此母亲的地位在古代可谓极为崇高。一个女人,在古代可能地位不高,但是当她成为人母之后,地位便会立即水涨船高,无论是贫还是富,都必定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当然,在厨房吃也非虚言,也确实存在,这些人便是妾了。妾在古代地位极为低下,说是一件货物也不为过,可以随意送人。而妾一般也出身不好,不是卖身的奴婢便是青楼的娼妓,而一般正经人家,都不会想将自己的女儿嫁与人为妾,因为这样做与卖女儿无二。

当然,如若妾能为主人家成一儿半女,受宠的话,也可以很快就摆脱这种低下的地位。这是高门大户之中的规矩,而一般的百姓家,也不多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家中清贫,根本不可能定那么多规矩,而家贫之下,到厨房吃跟在厅中吃没有太大区别,都是那么穷。相反,可能到厨房吃还能分到更多食物。

当然,理学出现之后,这种风气也严重了很多,但其实并不普遍。至于这时的汉代,更是罕见了。

见到丁夫人已经动手,众人不敢违逆她的意思,也立即跟着动了。曹丕一边夹着菜,趁着丁夫人不注意,悄悄向曹真和曹彰打了个眼色。这三小经常呆在一起,这些小动作早就熟悉了,二人会意之下,却是频频夹菜。只不过他们夹菜可不是往自己碗里面放,而是偷偷放进衣袖里面。

曹丕和曹真都只是小动作,曹彰就离谱多了,趁着丁夫人低头的时候,抄起碗中的小麦饭,直接往自己衣袖那里倒去。

三人这些小动作,都被卞夫人悉数看在眼中,只不过她知道三人所想,只当没有看见。那边丁夫人其实在曹彰将小麦饭倒到衣袖里的时候也轻轻抬了抬眼皮,最后也只当没有看见。

这顿饭吃得特别快,曹丕三人的进食速度比平时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最厉害的当属曹彰,足足吃了五大碗小麦饭。当丁夫人放下双箸的时候,三人立即停下了手,不敢再动。曹丕和曹真面无表情,而曹彰则露出渴望之色盯着桌上的饭菜。

丁夫人没有理会三人,只是朝家仆招了招手,那些家仆见到,立即上前来收拾残余的饭菜。待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丁夫人才长身而起,离开内堂。卞夫人见到,也立即跟着起来,追了过去,只不过临离开的时候,却是向曹丕三人打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快离开。

曹丕三人会意,同时从案桌上抓了只碗,藏了起来,以后死死地捂着衣袖便匆匆离开了。

当三人到了曹彰的房间中,并合上门之后,才齐齐轻吐了口气。曹真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语带不满地对曹彰说道:“三公子,你也太狠了吧,整碗倒,我差点以为要给大夫人发现了。”

曹彰“嘿嘿”一笑道:“子丹,俺若不是这么做,凭你和二哥有一搭没一搭地夹那些菜,恐怕吃完了要没有俺倒这一碗多。”

曹真翻了翻白眼道:“这倒是。”

这时,旁边的曹丕催促道:“好了,别说了,还取出来,看够不够四弟吃。”说完之后,曹丕一手翻出陶碗,另外一边的衣袖放到陶碗上面猛抖,很快就看到饭菜被抖了出来,不过数量并不多,只有半碗不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