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1 / 2)

>

况且当年收下江杏儿,不是乞身相许,是学字,郑朗又怕麻烦,看到她的痴性,这才破例的。若江杏儿与她们一样的想法,让我做你的小妾小婢。跟在你身后吧,郑朗有可能会立即将江杏儿轰出门外。

不过江杏儿也很搞怪,不知道怎么的,就将谭婉送的那个方帕与白玉娘送的玉簪给翻了出来。然后呢,这两样物事就消失了。

一开始郑朗不知道,后来捡东西时才想起来,问。江杏儿与四儿摇头,但江杏儿眼里很慌张。郑朗只好捏了一下她的小鼻子,也没有责备。

看到二女的眼神,江杏儿又紧紧的将郑朗胳膊肘儿拉住。

好东西总不想更多人分享的。若一点不吃味,那……才怪。

郑朗低声说:“她们比柳玉娘如何?”

“奴做得不对,”江杏儿也低声道。

“你终于长大啦。”郑朗有些小感慨,换作才来郑家的江杏儿,根本就不懂得这些人情世务,多半也不听不懂自己这句话。

来到二女面前,道:“久未见,可好?”

“奴很好,但郑郎答应奴的,没有实现。”谭婉娇声说道。

以前郑朗答应要去她们闺阁的,然而一次没有去。其实去一次,又能何妨?不过柳玉娘那趟闺阁,惹下的麻烦,让郑朗都有些杯弓蛇影了。打了一个哈哈说:“不是不去,字一直没有写好,耽搁了很长时间,又要专心学业,抽不出时间。”

“可那个筒……”白玉娘委婉的反对。

你都有时间做出那四个筒,难道连到我们闺阁的时间都没有吗?

“那筒……不提,甚是荒唐,本来没有花会的事,我也想做一些,放在家中把玩。这是我最大的爱好,连陛下都写了信,让我不能为字为这些雅物,分了心思,耽搁了学业。”

但这才让二女感到后悔啊。

若当时自己做得果断一点,岂不是常伴他的左右。虽然年龄稍大一些,也不过大了四五岁,悬殊不是很大的。两女又看了郑朗身边一脸幸福,小鸟依人的江杏儿,心中更是懊丧。

按理说,是自己先结识郑家子的,只是做得不果断。

看一看,连皇帝与太后都对他关心。

不能这样想,其实皇帝与太后也是人,有时候也无聊,也需要一些好玩的消息,心中八卦一下。

郑朗那有精力,去猜测她们的心思,又说道:“要不,正好武三郎今天宴客,你们作陪如何?”

“郑郎吩咐,奴岂敢不从。”

于是前面哥七个,左杏儿,右四儿,身后是白谭二女,最后还吊着一个童飞燕,郑朗在众人艳羡的眼神中,香艳无边的向附近一家酒楼走去。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中)

(请看电影网开播了! http://dy。qingkan。 无广告高清播放!请大家相互转告!)    在昏蒙的月色下,小青拉着马车顺着大道,不徐不疾的走着。

两边是高梁地,还有少量的稻田。多开始收割,露出大片大片的空旷来。夜风吹来,月色正白,不时的传来高梁成熟的香气。

坐在车里,四儿问道:“大郎,为什么这么快回家?”

郑朗还是一惯的风格,说走就走,绝不拖泥带水,吃饱喝足,立即将行李收拾好,回郑家庄了。

这个举动让许多学子不满。

比如武三郎嘴中的张义阳,本来想科考结束后与郑朗交流亲近一番,谁知道自己还没有求见,郑家子带着几个行首,吃了一顿很香艳的晚饭后就离开了。失望之下,张义阳不由地说了一句:“此子太傲。”

郑家子此举分明是不将郑州所有学子放在眼里嘛。

但是不是这样?

郑朗答道:“为什么要留下来?无非就是交流,寒喧,一直到发榜之时。甚至有可能我受了拜贴后,见了这个,不见那个,那个怨气更重。如字一样,都是同一样道理。”

惹上来,想清闲以后就不可能。

不是解试,还有省试,未来省试,一是后年,二是六年后的宝元元年。后年太早,六年后太晚,权衡了一下轻重,郑朗还是决定后年争取一下。自己的才华,应付解试没有关系,但应付省试,未必有多少把握。仅一年多的时间,中间还要分去心思,想在明年的大事件中,插上一小脚。

非是大臣。就是大臣也要看什么样的大臣。不是重臣,也休想在未来那次事件里,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个难度会很高……所以时间紧。

江杏儿插了一句嘴,说:“四儿,那些人都不是好心,郑郎为什么还要笑脸相迎?况且鸿雁岂可与鸟雀鸣志?”

“不能这样说,这些学子之中,未必没有人才。”郑朗又想到了那个孙固,官都做到了同知枢密院事,还能说他是一个小鸟雀?这仅是记于史册的,但能载于史册的,又能有多少官员?

又说道:“以后这样的话,千万不能说。”

“喏,”江杏儿吐了吐小舌头。

但是陆判官却不这样想。在考场上郑朗替柴克明求情,让陆判官看到郑朗的另一面。此子大多数时间闭门不出,可是每一次出来,态度很随和。每次纷纷扬扬的。是才气,是匕首的,放在囊中,早迟会脱囊而出。与性格无关。这种随和性格,以后在仕途上才能更有作为。

结交得多,太庸俗。恐怕郑家子不屑为之。不结交,未免也会有些凌气过人。因此,在与高知州谈话时,陆判官下了一个评论:“和而不俗。淡而不隐,雅而不媚,洁而不冷。”

这个评价很高了,随和而不俗气,淡泊但又不是那种隐士的淡泊,真想做隐士,好是好。但都无意于仕途了,仕途上还能有什么作为?雅约之物,风花雪月,那样又不好。品性高洁是好,终归给有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但品性高洁又不过于冷厉,这样的人物,谁个不喜欢?

至于那些学子眼红,又能怎么的?

人家未来打交道的人,不是你这些个学子,是皇帝,是太后,是诸位宰相,都是自己作为一个判官,仰首十分的大神,值得与你们这些小学子打交道吗?

他都这样想了……

考试结束,到了改卷的时间,什么拉圾的卷子,立即扔一边去,不值得耽搁时间,这一扔就是一大半。剩下的才琢磨高下之分,还要扔,不过不能乱扔了。

看卷子的事,与陆判官无关。

可是郑朗的卷子是那一份,尽管糊名誊抄过的,几个父母官心里面都清楚。看了一大堆拉圾,比如那个富家子的玉溅琼浆,天赐甘黄,美酒佳肴,不亦乐乎!都将几个考官脸都气白了。

富家子是不在他们眼前,否则几个考官一发怒,能上去对他拳打脚踢,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奶奶的,太有辱斯文。

受了一肚子气,于是将郑朗的试卷捡了出来。先养养眼,消消气。

宋代解试考就是这样的,很不正规,但的确里面的拉圾太多。经过解试考的选拨后,进入京城的举子所做的试卷质量就变得好得多,至少不会出现“玉溅琼浆,天赐甘黄,美酒佳肴,不亦乐乎”这样让人火大的文章。

“好,好,好啊,好!”一个考官连说了四声好。

确实还是不错的。

郑朗心中戚戚有他的原因,他与外面的学子交往很少,于是用什么文章对照呢?《古文观止》、《天下才子必读书》。后来学习古代散文的,十之八九都是选择了这两本书上的文章学习。

那个能选么?

中国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那几百篇文章,那一篇不是佳作里面的佳作。

然后将自己的文章与这些文章对照,嗯,有差距……

这个理儿同样没办法说。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