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被看作是西方当代文明的代表。它是美国发达的象征,也是美国颓废的标志。纽约城主要是指曼哈顿,大致分为下城、中城、上城、哈伦姆和北曼哈顿5个部分。曼哈顿街道东西向叫街,南北向叫道。下城是14街以下,中城到59街,上城到东95街和西124街,125街到154街是哈伦姆,再往北到西220街即为北曼哈顿。曼哈顿以5大道为界,划分东城和西城。
操纵全球金融命脉的华尔街的世界金融中心和世贸中心,位于曼哈顿下城最南端。那里到处都是金融公司和投资银行。纽约股票交易所就在华尔街上,连空气都弥漫着金钱的味道。穿着黄色制服的交易员们大声喊叫着,写下的交易单满地飞舞。交易牌上显示股票行情波动的红绿数字不停地闪烁。我对安玛说:“难怪你把纽约称作欲望之城。那交易牌上跳动的美元,不正是人们的一种欲望吗?”
离华尔街不远,是全美最大的中国城,也叫唐人街。它是纽约的观光景点,但很脏,纸屑垃圾到处可见,不如国内的县城。真给华人丢脸。我意识到我们华人公共卫生意识很差,有点不好意思。好在安玛去过中国,她能理解我。
闻名于世的Soho艺术区在中国城西边,到处是画廊和展览厅,可惜周末它们几乎都关门。这让我很意外。我更喜欢Soho北边的格林威治村,它散发着浓烈的艺术情调,各种小商店和画廊琳琅满目,相映成趣。路旁台阶上常坐着或站着一些模特似的男女,休闲散漫,奇装异服或得体迷人。美国最贵最大的私立大学──纽约大学就在这一带。整个下城显得年轻,雅皮。
曼哈顿东中城,高级旅馆、富人店和银行竞相林立。著名的5大道、麦迪孙大道和洛克菲勒中心,名牌商店一家接着一家。联合国大厦,挺立在东河畔。西中城的时代广场,没有我想像的那么辉煌。它的面积哪能跟国内的广场比。严格地说,它不是一个广场,只是繁华的交通中心十字路口罢了。人们在那里穿梭如织。
上城主要是住宅区。中央公园将其分隔成东上城和西上城。东上城是最富有又不愿住郊外的人集中居住区。西上城最有名气是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我们没在那里停留。
当巴士经过哈伦姆,我简直不相信美国居然还有这么穷酸的地方。它是全美最有名的都市黑人区。街道两旁大楼破烂不堪,长年没整修了,千疮百孔。讲解员警告我们,不能把车窗打开,别把头伸出窗外。一群群黑人青少年,在街上闲逛或吵闹。有些显然对我们这些游
客有一种不满和忌妒心理,冲着我们缓缓开动的车骂骂咧咧。我看着满目疮痍的景象,不忍卒睹,一阵悲凉。
安玛说:“这是美国真实的一面。美国大城市里几乎都有这样的穷人区。纽约市每个区都有很多穷人。用肉眼来观察和判断美国人的阶层,用其住宅好坏和房价作依据是不会错的。同在一个区,相差一条街,房价可能相差几万到几十万美元。哥伦比亚大学在116街,离这里只有10条街,可那里的房价要比这里贵3到5倍!房租相差很大。”
纽约的穷富反差太悬殊了,完全是两个世界,却近在咫尺。这是我来美之前没想到的。安玛笑了,“你没想到的东西还多着呢,往后够你瞧的。人们带着各种欲望,纷纷涌到纽约。他们以为这里遍地黄金。他们来之前,根本没法想像纽约差的方面。比方,纽约老鼠泛滥成灾。昨天的电视报道透露,纽约少说也有8百万只老鼠,人均一只,多则5千万。”
我手拿纽约城市导游小册子,指着上面的介绍,对安玛说:“上面说纽约是全世界最好的文化城。它不但是全球金融中心,更是艺术中心,媒介中心。这里有150多家博物馆,近千家艺术画廊和展览厅。世界最大的英文报纸NewYorkTimes在这里。美国最大的电视网NBC,ABC,CBS,FOX和PBC的总部都在这里。美国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和最优秀的音乐学院JuilliardSchool也在这里。……数都数不完!”
第一部分 天堂与地狱之间纽约:天堂与地狱之间(4)
“是的。最好的和最坏的都在纽约。”安玛指着我们刚路过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告诉我这博物馆里和林肯中心的两家电影院放映来自全世界的电影。
从布鲁克林桥上看曼哈顿,纽约城在天空下精致地刻下一幅幅鳞次栉比的浮雕,高大挺拔,非常壮观。那些老房子大厦,让我想起了上海外滩。想必是机场离市区很近,不断有飞机从桥上的天空掠过,仿佛提醒我这世间每个时刻都有人相距越来越远,也有人相距越来越近。
太阳藏在高楼后面,街道陈旧,没有光彩。让我觉得纽约不如北京明亮。马路上,人们的长相和打扮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点非常吸引我。我怀疑这些行人大多不是纽约居民。安玛说,这倒不一定,纽约不是典型的美国城市,它是“联合国”,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纽约几乎有任何国家的移民。很多美国人,来到纽约都会认为这个城市更像一个联合国。”安玛说完,在路边报摊买了一份中文报纸《世界日报》。我一看,上面都是繁体字。安玛说她的中文在纽约不会退步,而且还认识了一些繁体字。
那天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手拿火炬和圣经的自由女神像。我站在她的面前,激动心情难以描述。我久久注视她,一种平安自由的喜悦像夏末爽朗的空气,沁人肺腑。一阵风吹过,掠过一群鸽子。它们凌空而起扑扑地朝自由女神像飞去又重新落地。若不是安玛在身旁,我真想大声地欢呼:自由女神,我来了!
星期天上午,我和安玛去了雷默画廊。米山的画展正在准备。我和安玛都挺喜欢米山的画,色彩很明快。有几张抽象画,我们并不很明白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但能感觉到一种力量和阳刚。那些表现西藏的画让人回味无穷,让人看后都想到西藏走一走。安玛说,她在米山画中得到的感觉和在印第安人那里得到的感觉很相似。她建议米山以后有机会到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保留区和西部去采风。
京典热情向我们介绍了画廊的历史和美国画界的一些情况。随后,我们四人一块儿逛了剧院区。剧院区的范围由从40街至57街,以百老汇大道为中心,故剧院区被称为“百老汇”。百老汇中心区有38家剧院上演雅俗共赏的经典剧目。附近的外百老汇区有125家剧院,是低成本但讲求创意的新进作品场地。最外围的“外外百老汇”区有150家多为实验味浓厚的小剧场。
在快餐厅买了三明治,我们到中央公园草地上吃午饭。中央公园占地843英亩,在曼哈顿中央,从59街到110街,故称中央公园。它是美国第一个大公园。那天是晴天,不少人在公园内享受日光浴。园内有很多不同的设施,有人造湖、大都会博物馆、动物园、牧场、网球场、露天剧场、泳池,游客中心等。京典提醒我们,入夜后中央公园是罪恶的温床,治安不理想,故天黑后不要到这里来。
京典是大都会博物馆的终身会员。下午,他带我们免费一起欣赏了大都会博物馆。它是全美最大的博物馆,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罗浮宫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馆内收藏品超过300万件,分为17类藏于220间展览馆内。我的腿累得不行,没看完就坐下来休息。米山看得很兴奋,说希望有一天他的画能被这里收藏。
晚上,我们去世贸中心大厦最高层看纽约夜景。一时没拦到出租车,为赶时间我们只好做地铁。京典告诉我们,纽约地铁全长656英里,有468个车站。除了思坦岛之外,到纽约市里任何地方都可坐地铁。地铁票和巴士票可通用,很方便。夏日的纽约地铁车站没有空调设备,非常闷热,让我感到窒息。我站在车站里,被热得汗流浃背,实在对纽约地铁不敢恭维。进了空调车厢,才凉快好受些。地铁风驰电掣。我惊奇地发现,许多站台里地铁的钢筋木材结构全裸露在外,张牙舞爪。这种原形毕露的面目真像地狱。
米山一开始没钱,在京典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