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背道而驰 > 第1部分

第1部分(2 / 2)

我到理发店请理发师给我剃了个光头,这样我不会抛头露面去参加社交娱乐活动,一门心思拼命学英文,准备考本校教育学理论研究生。

没想到,住在我宿舍对门的专家楼里从美国到我们学校教西方哲学课的卫尔教授看到我这样刻苦学英文,知道我为考研究生竟剃了个光头,真有古人发悬梁、针刺股而发奋读书的劲头,大为感动。他鼓励我来美留学,主动提出帮忙。他认为中国教育学实在没新东西,主张我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博士。这所学院在全美师范院校中排名第一,即使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他建议我攻读心理学。他说,你如果学了美国的教育学理论回到中国可能不管用,而有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将来既可以当教授,也可以做一名心理医生。

在他的极力推荐下,我被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录取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说心里话,如果像今天这么多中国人来美留学,我肯定不会被录取至少拿不到奖学金。我没考GRE,托福考了557分。不过,我在出国前已发表了好几篇学术文章,并参与编写了3本教材。因而,卫尔教授的推荐使得哥伦比亚大学很信服。

我永远不会忘记1988年8月16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晴空的日子。这一天,我离开了北京,这个生我养我、给了我欢乐童年、悲苦少年和历经种种奋斗的青年时代的东方古都。

卫尔教授和我几位要好的朋友同事到机场来送我。卫尔教授把他女儿安玛的电话和地址给我。“安玛昨晚已跟我通过电话。她会到机场来接你。万一你们没碰上,就给她打电话留言。”卫尔教授边说边把100美元塞给我,我不肯要。虽然我口袋里只有45美元,这是当时国内银行允许自费出国者可兑换的外币金额。他慈祥地说:“别客气,留着路上用。到了学校租房子还得交押金。如果你奖学金还没领到的话,先让安玛给你写支票。我已经跟她说过了。这100美元,若你不肯收下,算是我借给你的,将来我们见面时你再还给我吧。”

我很感激卫尔教授。收下他的钱,我千言万语不知说什么为好。旁边的朋友和同事以为我跟卫尔教授关系非同寻常。其实,他只是我请教英文难题时认识的,我并没有上过他的西方哲学课。卫尔教授跟我本素不相识,这样满腔热忱帮助我,让我相信美国的雷锋一定不少。我纳闷,美国人的这种雷锋精神是不是和其国民素质以及文化有关?在认识卫尔教授后,我的确因为他的为人而很想了解美国,向往那里了,留学本身倒成了其次。

飞来美国,是我生平头一次坐飞机。本应很激动。可是,办护照被单位和公安局折腾来折腾去,提心吊胆等待结果,弄得我心力交瘁。上了飞机,只想好好休息。一找到位置,我就闭目养神。可是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处于过度疲劳和兴奋状态,怎么也睡不着。

我睁开眼。挨着我坐的是一位满脸络腮胡的男子,和我年龄差不多,浓眉大眼。当时中国人留腮胡的极少,我不敢肯定他是中国人。只朝他点点头,说了一声“HI”。没想到他用川腔很浓的中文跟我聊起来了。

“你去纽约吧?”

“是的。”

我们互相作了自我介绍。他叫米山,是位画家,画油画的,在西藏当过几年牧民。他听说我也在农村插过队,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他的名字之所以叫山,是因为他母亲在四川青城山生下他。他父亲也是一位画家,但四十岁那年进山出家,只为庙宇画画和设计图案,与世隔绝。出国前,米山进山里去看望他。父亲在庙堂门前与他送别,语重心长地说:“你会回来的。生命是一个轮回。你在山里出生,也必将在山里消失。外出流浪只是一种追求。你能在外面的世界里得到你在中国得不到的东西。但最后你会发现,你所追求的一切,是为了让你更好地在山里逍遥自在。”

米山说,他不完全明白父亲的意思。父亲说得那么肯定,仿佛出生和名字早已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在我踏上飞机的那一瞬间,我就对自己说,我将浪迹天涯海角,走遍外面的世界!”米山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我说,你们艺术家总有几分浪漫的天性,总想把生活弄成像冬天里的童话,哪怕是痛苦冷酷,都希望像冰天雪地那么美丽。

“也许是吧,我不想重复过一种生活。人生太短,我不会画画到老的。等我老了跑不动了,我就坐下来写我浪迹天涯的生活体验。”说着,他把手上一本画册递给我看,是他画展的作品。他告诉我,纽约很有名的雷默画廊请他去办画展。我很好奇,问他是怎么联系上的。

他激动地说:“我纯粹是运气。我的邻居有个哥哥在美国,他带着全家到老家成都探亲,看到我的画挺喜欢。他儿子正好是位画商,在雷默画廊工作。这次画展是他一手联系安排的。”

我俩把东南西北、艺术文学、哲学政治几乎都聊到了。能在飞机上碰到一位很谈得来的人,我俩都很兴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得知我将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很开心,“这下好了。我英文不好,担心来美国会寂寞,没有中国朋友,没人聊天。认识你,我太高兴了!”

从飞机上往外看,白云翻腾,充满了神秘的气氛。转眼,天就暗了。此后一路上,飞机一直身处黑夜,仿佛我们尽往无边无际的黑幕里面走去。旅客大多睡得昏昏沉沉。米山也睡得呼呼地响。我却瞪着眼看窗外景色,不能入睡。

第一部分 天堂与地狱之间纽约:天堂与地狱之间(2)

窗外夜景很美。风景像一幅巨大的画卷被慢慢地展开,恢宏壮观。近处天边,笼罩着大团的乳白色云雾。穿过云雾之后,便是发着蓝光的天穹。月亮离我不远,但又总是和飞机保持着距离,我永远也没法靠近它。它在云中穿梭着,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就像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女羞羞答答,偶尔一露她的笑容。万籁俱寂,唯恐扰乱了这美丽的景色。想必是月光作用,飞机外面并不是非常黑。客舱里的灯都关掉了,倒是很暗。

这神秘的景观,使我想到了天堂。假如天堂是这样一番风景,那么地狱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无法想像。只见大地已在脚下,一片辉煌。我知道,纽约到了!我赶紧把米山推醒,唯恐他错过了欣赏纽约夜景的美丽。他大叫,跟电影里看到的纽约很像!

飞机离地面越来越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以及一排排大厦灯光闪烁。车流穿梭不息,像河里无数的支流。霓虹灯火组成的巨大网络星罗棋布,阡陌纵横,错落有致。可惜飞机很快降落了。一切都那么真实而又犹如瞬间的梦幻。我知道,等待我的学习将是一场艰辛的拼搏。也许,这个花花世界本身就是梦幻,一头扎进去便成了地狱。

多年以后,我妻子北瑞问我:“你来美国那天,在飞机上看到是什么景色?”她说,我进入美国的那一瞬间所看到的景色,会成为我今生在美国的写照。我想起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那句名言:“送你的朋友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送你的仇敌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我对她说,那天我同时看到了天堂和地狱。

进入纽约海关,接待我的签证官员看到我的留学生表格上表明我攻读心理学博士,幽默地说:“看来研究人的心理是你的兴趣。噢,你看我现在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我脑子想拒绝你入境还是让你入境?”

他的话把我吓了一大跳。我总不至于是一个提线木偶,被任意摆弄,倏而一下被提到美国,又倏而一下被提走回国吧。我有些紧张,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如果我说他会给我入境,他为了逆反而偏偏拒绝我入境怎么办;如果我说他会拒绝我入境,他问我为什么,我不是自己找麻烦嘛。我干脆无言相对为妙,向他无可奈何地笑笑。

他看我笑得不自然,自己反而大笑起来,“对不起,我只?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