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1 / 2)

>天工作,有两个胆子大一点的村民才配合了陈洋。

陈洋的这次进村只是起到了“拉开序幕”的作用,他告诉庞支书,打井的钱不用担心了,已经有个大老板要做善事。他回去把这稿子发出来后,再去联系地质工程勘测院的人。

又开了快两小时的车回到报社,陈洋这一趟采访真是跑得够呛。打铁要趁热,他打开电脑写了一篇1500字左右的新闻稿,然后还加上了记者手记——有重大报道的时候编辑通常会让他们写手记,不过这次陈洋是自觉写。

手记写得还挺煽情,里面用了好几个排比句:“这里没有开怀的笑声,没有愿意照相的村民。只有掩面而过的妇女和害羞稚嫩的儿童。一岁多的孩子牙齿开始变黄,30多岁的人牙齿开始松动,老人的骨折现象很普遍,这个大黄牙村,什么时候才能喝上氟不超标的水呢?”

不能否认,有时候排比句还真的很有效果,编辑几乎没有改动他的稿子就刊发出来。

陈洋和鲁安国、邹采薇他们说过,准备第一篇稿子出来以后,再联系地质工程勘测院。但是媒体的力量有时候连从事媒体工作的人都低估,稿子见报当天,勘测院的人主动找上门来。

勘测院很重视这个事情,一个副院长和两个工作人员一起来的。他们说没想到在联川的农村还有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我们看了报道很揪心,所以也想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农民喝上各项指标合格的水。听说这还是个政治任务,勘测院更表达了希望合作的愿望。

鲁安国告诉副院长,因为有市里著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龙腾集团的领头人林正龙捐助,所以资金没有问题,但希望勘测院还是能本着节约的原则,争取花少一点钱,干大一点事。

副院长说那是一定的,他们准备派出最有经验的勘测人员去大石子村和大林子村勘测。

转眼进入了1月中旬,因为月底就春节了,所以报社都在忙着做总结。邹采薇主管的广告部虽然不如前一年工作完成得出色,但是在平面媒体广告收入整体滑坡的情况下,联川快报的广告额仍然是联川市报界里的老大,所以邹采薇对自己的工作也算满意。

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打井了。经过勘测院近一个星期的工作,通过对大石子村周围30公里范围几十个水样的采集分析,勘测院终于确定了打井的位置。按照计划,过几天举行一个仪式,就准备开工了。

林正龙让秘书给邹采薇打了电话,提出要出席仪式,并表示要当场捐10万元现金用于打井。熟悉林正龙的人都知道,做生意的同时他一直行善事,而且基本都是当场捐现钱,原因是怕被人说只听说他捐钱,没见过捐出的真金白银。有一次,林正龙在广东一个贫困县捐出50万现金,把当地的父母官都看得傻眼。

林正龙的要求并不过分,邹采薇当然一口答应。

邹采薇放下林正龙秘书的电话就联系柳在中,她希望柳副市长能出席打井开工仪式。

柳在中说实在抱歉,开工仪式那天市里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开,所以肯定去不了了,但是他可以发个贺电。

开工仪式安排在周四,柳在中说自己周末有时间,问采薇是否赏脸去郊区一起打网球。采薇以为当时在慈善晚宴上副市长的话只是一句戏言,没想到柳在中把打球的事情一直放在心上,而且还问是否“赏脸”,这个“脸”自然是要“赏”的。

四十三 旧情人和新情人(1)

陈洋的“艾滋恐慌”好了很多,心里没有负担,做起事情来就格外地起劲。他10多天跑了五趟大石子村,而且每次来去都乐乐呵呵,不管怎么说,“艾滋恐慌”对他的改变很大,陈洋觉得能工作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他时常想象如果那天护士告诉他的结果是阳性,对他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改变,也许在他眼里,永远都没有阳光,永远都没有笑脸,永远都是一片黑色。所以这段时间在大石子村,他像是把储存在内心里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一般,即使是在漫长的路上驾驶,他也觉得很快乐。

大石子村的人听说捐钱打井的大老板亲自过来,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庞支书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问陈洋村子里应该怎么迎接合适。陈洋说,不用特意准备什么,只要把村里人都招呼过来,让小学生表演表演打腰鼓之类的节目就可以了。“大老板什么没见过。”陈洋告诉老庞。

陈洋这10多天和林正龙接触过两次,主要是为配合打井做的一些辅助采访。林正龙自己虽然没有向报社明说要求来个专访,但是鲁安国和邹采薇自然明白,如果能在前期做点关于林正龙的报道,铺垫铺垫,对他的企业和个人形象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行政部门经过和编辑部门的协调,决定干脆还是让陈洋给林正龙做个专访。一般来讲,要想在快报上登个专访,绝非易事,除非广告部收了钱,才可能给出一定版面做专访,而这一次,领导给林正龙做专访不但不算广告,还要求给他做好。

陈洋通过对林正龙的两次采访,也多少认识了林正龙的发家之路。基本上可以用“把握时机,当机立断”来概括,当然其中不能排除一些运气的因素。

对林正龙的专访原来是按照半版准备的,但是最后用了一个版面,配了六七张林正龙不同时期的图片,这篇报道让林正龙很满意。

这一大版也引起了柳在中的注意,柳在中在和邹采薇通电话时还提出了表扬。

通过两次采访,让陈洋感慨的不止是林正龙的经历,还有陈洋看在眼里的富人的奢侈。林正龙的奢侈并不是刻意的张扬,而是在陈洋细心的观察之下发现的。第一次采访时,陈洋的目光就被林正龙腕上的那块手表吸引,那块金黄色的手表显得尊贵而富有品位,陈洋看到表盘上有好几个P字母,乍一看上去像是“菲律宾”的英文拼写,这个品牌陈洋并不认识,他所知道的名表有卡迪亚、SWATCH、劳力士这样的牌子,印象中,比这几个牌子还要高一档次的是江诗丹顿。

回到家,陈洋从网上查了一通,结果让他既吃惊,却又在预料之中,林正龙的手表牌子应该是patekphilippe,中文名百达翡丽,是全球手表第一品牌,一块表的价格至少在10多万元。

周四鲁安国、邹采薇、陈洋一帮快报的人陪着林正龙来到大石子村的时候,果然受到了村里人最朴实的接待。村里的小学生们个个把小脸涂得红红的,分两排打着鼓迎接城里客人到来。庞支书还找了村里三个擅长舞狮的村民给大家表演了一段,两个人演狮子,一个人舞狮子,在三个表演者的腾挪躲闪中,地上的尘土也飞上了半空,对于邹采薇他们来说无异于刮起了一场小型沙尘暴,不过在热情似火的村民面前,几个“城里客人”谁也没好意思捂着嘴,生生让灰尘侵入了自己的呼吸道。

主持人当然是汇潭区领导,领导说,大石子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村民长期喝高氟含量的水,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区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直希望能够帮助大石子村解决这个问题。这次著名企业家林正龙先生和市里的著名媒体联川快报从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出发,联系了地质勘测院的同志,共同为村里打一口井,让村里人喝上放心水,这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互相关爱的一种生动体现。

区领导开了个头以后,请鲁安国说话。鲁安国说了几句,就把话筒交给了林正龙。林正龙说:“我也是农民出身,了解农村的苦,所以自从我做企业以后,总想着怎样才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多做一些公益事业。我到联川时间也不算长,正好赶上这样一个机会,我很高兴能帮一点小忙,如果这口井能够打成功,那我也就放心了。这次来,我特意把钱带过来了,我真诚地祝愿这口井为老乡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变化!”林正龙说完,就让秘书把皮箱拿上主席台,秘书打开箱子,把十沓子钱向老乡们展示了一下。现场的气氛达到了空前的高潮。

四十三 旧情人和新情人(2)

随着一阵鞭炮声,区领导宣布“爱心井”正式开挖。

几个大领导的话讲完后,已经快到中午,庞支书邀请大家在村里吃便饭,被邹采薇等人毫无犹豫地拒绝了。来之前邹采薇等人就安排好了,赶在11点左右结束,在回去的路上找个饭店吃午饭。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