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健兵力悬差太大了,或者从当地调集各蕃部的强人壮马过来,用吐蕃人对付阿里骨的吐蕃军队,那得开多大的脑洞,才敢这么做啊?
但也不能说王巨与章楶合在一起还不及王韶,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
机会大好,可胃太小,吃不下只好不吃了。
王巨放下了手中这些急报,又想了想。
宋军一直没有真正动手,但到了这时候,大约的结果,王巨已判断出来了。
于是他到了三司,翻看了一下国家收入支出的总账,心中又核计了一下宋朝未来的盈余。
恩,是盈余,虽然宋朝收入降至一亿八千万,但这个收入基本能保住的,虽然明年没有三千万刺激,也没有三千一百万基建的拉动,不过南方三路开始向朝廷输血了,虽不多,但能将这个收入保持着持平。
从今年起不会拨款用于基建了,也不会拨款用于保马户保丁户补贴了。
因此从今年起不计兵费的话就能产生更多的盈余,也能大约地将未来国家每年盈余算出来。
当然,如果宋朝发生大的灾害,王巨也悲催了。但宋朝这几年有大灾害吗?王巨细想了一下,虽记不清楚,但似乎在史上元佑之初,国家应当没有大型灾害吧。
不过还有一个吐蕃呢,就不知道内库有多少盈余……王巨心中想到,随后觐见赵顼。
“陛下,想要平灭西夏,最少得集结陕西与河东两路大部分兵力。”
赵顼点了一下头,现在他知道想灭西夏实际真的不容易。
“但阿里骨背叛朝廷,一旦我朝大军北伐,阿里骨要么乘机侵吞甘肃等州,无疑立即坐大,是灭一狼,又生一虎也。甚至以他的胆大妄为,说不定乘机反攻熙河路,甚至秦州渭州,那么我朝大军在西夏境内进退失据,十之八九就会落后关羽在襄阳时的局面。那时我军又危矣。”
“朕也在担心这件事啊。”
“担心倒也不用担心,毕竟吐蕃现在所剩的地盘并不是太大,阿里骨又是回鹘人,有许多部族心中不服。虽然到了湟州地界,亲近宋朝的蕃部少了,但相信有的部族宁愿接近我朝,也不愿意接受阿里骨。当然了,这得看我朝大军强不强大……”
“卿之想法是先取吐蕃,后灭西夏?”
“正是。”
计划不得不改变了,就连灭西夏也要放到后年了,但原先说好的,是明年就伐夏。
得要讲清楚,否则王巨坐拥陕西六路官兵,章楶又坐拥河东路官兵,他与王巨关系一直很亲密,如果有人做文章,又让赵顼怀疑,这个战争同样没办法打下去。
但这个问题也不大,赵顼不能连这个也不明白哉。
不过赵顼担心地问:“那需要多长时间。”
“不会很长……这一战会给陛下带来一个大大的惊喜。”
“哦。”
什么惊喜,王巨没有说,但很快就要到来。
因此这一战过后,西夏可能彻底息菜了,那么王巨去了陕西路后,就可以安心经营湟州,只要西夏不牵制,拿下湟州,也未必那么困难。还有一条,阿里骨毕竟才刚刚勉强将吐蕃内部整顿,如果给他时间,湟州各部吐蕃能紧密地整合在一起,但现在嘛……虽不是一团散沙,但更不是一块铁板,这时用兵湟州,比宋徽宗时用兵湟州难度更低。再过四五年,给了阿里骨整合时间,那就是两样了。
但王巨话音一转,说:“如果臣与诸将士能成功的话,西北安矣。”
没有了吐蕃,往西方就是大沙漠戈壁滩了,虽有人烟,人烟寥寥无几,无法对宋朝构成威胁,或者更遥远的回鹘人,敢对宋朝不利吗?
那么可能就会是内部有一些小叛乱,但这个也用不了多少军队的。
宋朝就可以安心于北方了。
“不过这样一来,战争规模变得更庞大,兵费不菲。而臣用兵,向来奢侈,非是奢侈,而是想激励将士。所以臣刚刚去了一趟三司,看了一下国家财政收入支出情况,心中又盘算了一下,恐财政仍然不足。”
“内库还有一些储存……”
“臣知道,但内库能有多少钱帛?因此臣想到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己时国家切莫执行……”王巨犹豫了一会儿才说,其实这个办法真的不错,可是宋朝还是一个帝制国家,如果君王昏庸,胡乱地将这个策略纳用,后果就糟糕了。
王巨将这个策略与他所担心地一一说出。
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过王巨担心的也不无道理……赵顼想了一想,说:“王卿,你勿用担心,朕会将它记下来,当成制度一一传递下去。”
“那臣就放心了。”王巨长吁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这个办法,说不定朝廷只好加赋于民了,其实只要将西夏与湟州这两个国家一起解决,即便百姓吃一点苦又能如何?关健在这时候,什么妖蛾子都有,只要加赋了,王巨一旦到了彼岸,无疑会有许多人用此做文章,甚至破坏掉王巨所打下的大好基础。
钱的问题解决了,王巨准备告退,赵顼忽然问:“姑姑在那边还好吗?”
“怎么说呢,虽然丰市是彼岸最大的港口与最大的繁荣城市,也是居民最多的安置点,但丰市规模顶多与我朝中州相媲美,如果大长公主殿下安于享乐,安于繁华的生活,在那边肯定呆得不习惯。不过殿下性格安静,生活朴素,倒也能适应。”
赵顼不语,来回走了好几步。
在另一个时空,只看到赵曙赵顼父子对苗家与赵念奴与她母亲不错,实际中间有内情的。
赵曙初抱到宫中,曹老太太嫌疑他母亲乃是一个逃荒过来的南方奴婢,十分不喜,如果不是苗贵妃庇护,最后赵曙还不知会有什么下场。
明白了这个,或许就明白赵曙对曹老太太为何不“孝顺”了。
后来赵祯真的无子了,曹老太太才将赵曙当成了奇货可居,将外侄女高滔滔嫁给了他。但新的危机来了,赵祯广纳妃嫔,生下了好几个子女,那时赵曙依然危机重重,在宫中遭到了一些排斥,这也是必然,那可是这世间最黑暗的地方,只是难以在史书里看到罢了。
那时候赵念奴还没有下嫁,对这个大侄子很不错,没有想到,嫁到李家后,生生让一群大臣与恶婆婆逼疯掉了,所以一即位,立即贬斥李玮,不过赵念奴似疯非疯,心情郁结,无人安慰,熙宁三年便死掉了,人在人情在,人走人情空,赵顼也就没有再报复李玮了。
现在人还活着,却被逼得逃到了“荒郊野外”,在赵顼眼中,彼岸再繁荣的地方,还不是等同荒郊?
因此赵顼想到此节,心情也不大好。
“陛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殿下在那边真的很好,陛下勿用担心。”
“你写信给她,不,朕亲自写信给她,她带回来的礼物,朕很喜欢,就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礼物?”
“陛下与诸宗子公主平平安安,对于殿下来说,就是最大的礼物。”
赵顼又默然。
“陛下,你身为人君,不可儿女情长。”王巨又劝说道。
其实说一说也不要紧,但问题在这事上,王巨确实有违制度,不提则罢,一提王巨自己儿也挺尴尬的。
“什么惊喜,能否说一说。”赵顼显然也意识到了,同样转移了话题。
“阿里骨那股军队,大约拿他们没办法了,现在就看种谊能不能将鬼章那两万蕃兵拿下,正好鬼章轻视种谊,于洮河上架飞桥,这是一次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