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暗黑大宋 > 第574部分

第574部分(1 / 2)

>

但阿里骨接手,内部不能做到真正的团结,所以也成了朝廷收复湟州的最佳时间。

“得到了湟州,如果朝廷再花费一些财力,用大量火药轰开大斗拔谷,那么湟州可以支援甘州凉州,反过来甘州凉州也可以支援湟州。”

“支援甘州凉州,难道预防辽国?”赵顼问。

王巨代为解答:“熊公之意,非是预防辽国,辽国虽然能借助阻卜道西下回鹘甘州,但他们与我国接壤的地区太多了,没有必要自西用兵,想用兵,直接下河北河东就是了,或者直接自阴山南下河套贺兰山。如果绕道甘州回鹘哪里,兵力少不足对我朝产生妨碍,兵力多,一个后勤就会让辽国窘迫。不过熊公之意,乃是预防羌人以后做乱,但是打开大斗拔谷,就可以以汉制夷,以夷制夷。比如湟州有人作乱,可以调动甘州的回鹘人来平叛,甘州的回鹘人作乱,可以调湟州的吐蕃人平叛。同时还利于商贸往来。”

“大斗拔谷?”

“就是隋炀帝征西回来的那个山谷。”

“据说兵马死者大半。”

“也没有大半,主要是遇到了突寒天气,如果真这么凶险,吐蕃都不会自此道多次对唐朝凉州地区发起进攻了。不过那条山道确实很艰难,因此熊工说不费成本,用大量火药,尽量将它拓宽。真要这么做的话,就能稍稍改善道路的情况,至少在春末到秋天这段时间,能供商旅往来。”

“朕也想起来了,它在赤岭以西。”

“是在赤岭以西,不过赤岭以西如今水土恶化严重,虽然生存着一些部族,可这些部族人口皆不多,不足以为患,朝廷只要拿下湟州,手书一封,便可以使这些部族诚服。真不行,稍出一支劲旅,也可以平定之,不必要担心他们。”王巨说道,冲熊本使了一个眼色,你还是说正题吧。

“关健就是看这一战了,”原先熊本也不知道,但刚才王巨将鸣沙城之战的计划顺便也说了出来:“如果这一战能成功,会极大的削弱西夏实力。那么陕西路与河东路同时配合着用兵,则可以两面开战。不然,就是平灭西夏,河西走廊也不易拿下,反而会被阿里骨侵吞,并且他就是回鹘人,固然统治湟州不能使许多人人心诚服,但用兵甘州肃州,反而会比我朝官兵更受欢迎。那样是灭一害又生一害了,相反的,我朝还要分派兵力在阴山与河西抵挡辽国,那么西北兵力不能减反而必须增加。又因为路途更遥远,用费惊人。”

但说到这里,熊本迟疑了一下,道:“但就怕辽国……”

如果说两面作战,是一着看似的险棋,不过有章王二人在,实际不是险棋,但只有辽国一出兵,那么到处都是漏洞百出了。

“还好哪,如果不是太保将交趾灭掉,又借助占城,牵制了真腊人,南方再来入侵,那真是四面皆敌。”许将道。

“辽国会不会出兵?”韩缜问。

这个谁知道呢。

赵顼看着王巨,王巨道:“陛下,臣脑袋乱得狠,容臣再想一想。其实如何做,还如熊公之言,最好等鸣沙城之战打完了再说。”

王巨又缓了缓,说:“陛下,即便朝堂之上,也须一个懂军旅的重臣。”

赵顼额首。

就象王巨在朝堂上,接到章楶的消息,就立即做出了判断,而且及时下了一些命令。

如果没有王巨,等着吵吧,吵来吵去,前面都打完了……

王巨又说:“不知熊公能否委屈三两载?”

“何?”

“鸣沙城之战结束后,我就要去陕西路了,章质夫同时也要调往河东,然而泾原路却缺少一个得力的人物,公愿意前往乎?”

但不是熊本特别厉害,当然,熊本也不差,不过前线不亚于熊本的重将也有好几个,主要是让熊本磨砺一番,那么再调回朝堂,不是灭掉西夏就没有事了,这个吐蕃怎么办,王巨还没有想清楚呢,即便灭掉西夏,未来辽国会不会出手,内部也必有一些叛乱,那么熊本调回来,朝廷就有了可供谘询的重臣。

而且阿里骨攻击宋朝,泾原路就会变得极为重要,上沟西夏,下制吐蕃,同时以熊本的资历履历,也能让前诸这群将领震服。

当然,暂时确实会委屈了熊本。

“那么工部……”

“陛下,以沈括代之吧,不过将利民监挂于工部名下,让沈括抽空继续研发。不提灌溉纺织,如果臣下去这一役能成功,大宋疆域渐渐始广,能否始终能控制住,一决于国家财力与兵力,二决于运输能力。”

已经看到了实物,大家都能理解王巨这句话了。至于运输能力是什么东东,都知道沈括这段时间在做什么,几乎都成了一些士大夫的笑柄。

那就等。

不足十天工夫,朝廷就接到了前线的消息,说西夏大军南下。

王广郁与李宪同时按照王巨的命令,将南会州前面的几个小堡砦一一放弃,将兵力转移到平西城。

但梁乙逋这一行做为十分地恶劣,对那些投诚于宋朝的部族,一路烧杀掳掠。不过两边的宋军都接到了王巨通知,不管梁乙逋做什么,皆不问。

他杀得越多,以后宋朝收复回来,当地的百姓才会越忠于宋朝!

不过王巨用快马送了一封信给禹藏花麻,信中只有一句话,某不日即赴陕西。

其他什么话也没有说,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要以为你老了,但你的子子孙孙怎么办!

其实王巨也不指望他会配合,只要不在背后放冷刀子,前线就没有大问题了。

…………

“张将军,又劳你的大驾了。”章楶客气地说道。

不提其他,张守约本身也确实老了。

“不敢,不敢,”张守约谦逊地说,怎么办呢,宋朝士大夫十分尊贵的,而且朝廷赋予了章楶节制环庆路的权利。不过让张守约尊重章楶的还是章楶的军事能力。

他转过身指着一员虎将介绍道:“这位就是秦贵秦将军,作为副将,种知州也将他调了过来。”

“久仰久仰,”章楶道。

伐夏失败后,仁多零丁兵犯泾原路,就是这个秦贵,将仁多零丁打得落花流水,差一点生生将仁多零丁击杀。后来西夏又侵犯庆州横山诸堡砦,让朝廷将他调到定边军担任知军。

“惭愧惭愧。”秦贵说道。

诸将齐集,章楶将他们领入平夏城中。

张守约问:“听闻西夏又入侵兰州?”

“不是入侵兰州,而是入侵定西城。”

“入侵定西城?”张守约并没有接到王巨的通知,因此立感奇怪。

“可能吐蕃阿里骨倒向了西夏。”

这样一说,张守约也就懂了,如果吐蕃出兵龛谷,西夏入侵定西城成功,兰州则成了一座孤城,攻不攻无所谓了。

“那么西夏调动了多少兵力南下?”

“十万,可能十万不足。”

“还能调动十万?”

“一个穷兵黜武的国家,没有道理可讲的。”章楶道,不过这样一来,鸣沙城之战压力会小得多。他看着张守约有些担心的样子又说道:“张将军,你勿用担心,定西城平西城那边,某已经增驻了五将官兵,而且他们要的只是力求无过,并不是有功。”

他又将情况大约说了一遍。

张守约这才释然。

一是王巨早就提前安排了。

二是西夏人并不善长攻城,只要将前面的小堡砦放弃,后面几个堡砦不是堡砦,而称为城,能称为城者,可想有多大。对于这样的大堡砦,只要宋朝兵力充足,城中有足够的粮草与水源,西夏人多半无可奈何。

至于吐蕃人也是一样。

大伙商议完毕,第二天,七万大军,三万民夫,便浩浩荡荡的北上了。关健是他们只带着少量的物资,主要就是火药,余下的粮草,早就准备在萧关了。

因此这十万军民,几乎是轻装上阵,速度有多快?要命的是现在前线生生提到了萧关,十万军民,迅速抵达萧关,迅速冲出萧关……

…………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