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暗黑大宋 > 第458部分

第458部分(1 / 2)

>说着一挥刀砍下一条颜色青绿色,伪装得很好的毒蛇。

段正淳岁数还比较小,于是眼睛又湿润了。

这个蒋清倒是能理解,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锦衣玉食,哪里吃过这么多苦头。他安慰道:“野兽不可怕,可怕的乃是人心。幸好你们选择了少保,如果选择了高家,虽然都是大道,可我们想平安护送你们到高家,那才叫一路艰难。”

段正明点了点头,然后拉起段正淳的手,安慰地拍了拍。

这个举动让蒋清很赞赏。

他又说道:“最难的就是这段路,到了华竹部(元谋县),杨家控制力就差了,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购买几匹马,不从大路走,但可以从小路骑马直奔东川郡。”

但也不容易,从大理到华竹部整整四百多里,几人走了近十天,还没有到达华竹部,依然在山林里钻来钻去。

夜晚来临,蒋清带着几名手下,出去转了许久,打来两只野鸡,还打到一只孔雀,当然,现在没有动物保护的说法,这只孔雀也成了他们的腹中餐。

大伙将这三只野鸡毛剥光了,抹上盐巴,放在火上烤着。

“今天是除夕,哦,忘记了,你们大理新年节日乃是三月的桑勘比迈节。”蒋清说。

“大理也过元旦节的。”段正明说道。

不过大理对元旦节就没有那么慎重了,其实在宋朝现在元旦节也比不上元宵节热闹。桑勘比迈节只是当地人的发音,泼水节的原形,但现在还没有出现泼水节,只是这个新年节。

但总的来说,大理与宋朝习俗差距不大,特别是白蛮,除了略带一些方言发音外,余下几乎可以将他们当成汉人看待了。

“宗正,你好象是中原人氏吧。”

“我不是中原人氏,乃是江南西路虔州人氏,”蒋清答道。

“你为何来到大理?”

“我不是来到大理,而是少保的下属,据少保打探来的消息,杨家可能会动手,可能会杀害你们段家的人,所以少保刻意让我们来援救你。”蒋清说道。

实际段正明意思是问你为何帮助王巨做事?

其实不仅是他,还有许多文人,原先王巨招收的多是管事与各个经济人,不过迁徙百姓多了,也必须增加管理人才。

因此王巨陆续派人招募了几千名文人,多是连举子都没有考中的文人,反正宋朝读书人不知凡几,又多是苦哈哈的学子,这些人迁徙走了就走了,朝廷不会注意的。王巨要求也比较简单,举子的什么无所谓,能识字就行了,如果在算术上造诣不差,那是更好不过,其他的要求主要就是精明强干,忠诚度强,然后陆续任用。

有的文士经过实际磨练之后,确实是不行了,于是成了各个学堂的教授,当老师总可以吧。

有的已经证明了自己,陆续得到重用,有的还在继续证明自己,不过蒋清属于前者了,正是因为他机灵,才委派了这个重任。

这个蒋清肯定不想说的。

段正明也没有深问,而是道:“不知外面如何了?”

“不知道,”蒋清答道。

反正外面肯定在打着,并且打得天翻地覆。

这时山林里传来一声虎吼。

几人紧张地盯着虎啸的方向,大理同样有虎有豹,不过虎的块头要比北方稍小一点。然而大家同样不想与这个危险的大家伙发生冲撞,他们可没有李继宣的武艺(宋初名将,陕州虎患严重,十七岁的李继宣前去陕州,杀死二十几头猛虎,生擒两虎一豹,献给赵匡胤,生猛得一塌糊涂)。

蒋清辨别一下说道:“无妨,虎有虎的地盘,离得远,不会来此。”

段正明忽然问了一句:“大理离宋朝也远。”

虽然大理比较封闭,但不象交趾那样,入侵过宋朝。

蒋清说道:“是如此,但你们大理不是占城,占城国家很小,危害性不大。然而你们大理面积广大,只是你们段氏不作为,一旦有一枭雄掌控大理,谁都不能保证,不会再发生南诏之害。”

段正明无语可说了。

南诏两次入侵巴蜀,确实给巴蜀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大世子,明白了吧?主要是大理国家大,最宋朝近。不过大世子请放心,少保不会将对待交趾那一套搬来对付你们大理的,为何,交趾人性格残忍,动不动就屠城屠民,不仅有邕州惨案,还曾在占城境内大屠杀过。所以少保用了极端的手法,对付交趾百姓。不过大世子忽然问这句话是何意?难道想振兴段氏?”

“不是,”段正明连忙否认道。

但不管怎么说,大理沦落到这一步,段正明也多少有些不开心,他看着茫茫的山林,忽然想起以前幸福的时光……

第687章飞钱司

不过段正明未来的生活,不会象他想的那么惨……

一行人在山林里又转了两天,正月初二下午,蒋清带着大伙钻出山林,这里就是华竹部地界了,属于乌蛮与白蛮混杂地区,这也意味他们相对也变得安全了。

于是蒋清找来几匹马,几人骑马向东飞奔。

蒋清先行找到王巨,将情况禀报了一下。

第二天段正明与段正淳兄弟就被带到。

王巨让他们坐下。

这些天亡命生涯,让这对兄弟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王巨也没有说,而是道:“世子,你看看。”

王巨说着,拿出一张纸,就是他写给朝廷奏章的草稿。

得到大理,得治理大理。

如何治?王巨在这张纸上写得很详细,流官与土官分权而治。

因为大理情况特殊,因此必须置永久性的经略使,主管大理一路政务,永久性的安抚使,与兵马总管一文一武掌管大理军务,提举使与转运使,掌管大理财政,刑狱使掌一路刑狱案件,营田使掌一路农田水利,不过营田使则属于经略使管辖了,因为农田水利也是政务。

实际就是在州府以上正式置了一级官员,让大理变成三级制度,路、州、县,而非是象其他地区是州县两级官制,虽然路有提举司、转运司、刑狱司等机构,不过对州一级别的官员罕有直接领导权。

为何得分权,这也是王巨害怕出现安禄山之类的情况,毕竟是大理,而非是中原地区。

一个分权,政、军、财、刑分割,就不易产生安禄山。

而且为了进一步防范,流官三年一任,但为了接手的官员熟悉当地情况,所以是分批交接,如第一年任命经略使,第二年则任命安抚使,第三年则任命提举使。

不过必须置路一级别官员,毕竟大理广域广大,贫富不均,生蛮也多,以后随时能出现叛乱,如果不置路一级官员,则无法教导当地百姓,合理的开发,也不能根据情况调拨财政赋税。就象腾冲府,那么多裸形族,如何征税,不能征税,难道不派官员治理,那么就要从其他地区调拨税赋支援。还有以防叛乱,那更是要集中力量去镇压了。

这是路,下面才到各州府县,州府置知州知府、通判、判官签判,知置知县主薄,余下的则由附属官员将由蛮人担任,实行蛮汉共治局面,用此缓和冲突。

税赋则还是王巨在广南西路执行税赋政策,若是两税则是十税抽一,若是身丁钱,则是身丁其家总收入的十五分之一。

不过商税则必须把持住。

不要小看了这个商税,未来罗殿与自杞能立国,则是茶马交易带来的庞大商税,南北江蛮之所以能强大,也是利用地形的优势,把持了汉人与西南诸夷的贸易税赋,所以才得以强壮。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