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暗黑大宋 > 第410部分

第410部分(1 / 2)

>

也不要以为有多大,极限不会超过一千五百吨。而且就是这种船只,必须对现有的船体、舱、桨橹、帆、舵等技术要进行全面改进,否则依然不能投入航运中。

但王巨说的也是实际话,暴利收入终不是长久的,以后运输的还多是普通的民生物资,那就要以量取胜了,所以船只必须越来越大。

“如是有千艘这样的大型船只,再搭配一些战船,能载多少兵士、战马、粮草?”王巨随着用手顺着渤海湾画了一下。

赵顼立即激动了,这意味着宋朝随时能将二十万以上的兵力,包括战马粮草投放到辽国的后方。

王巨松了一口气。

只要赵顼产生了这个盼头,以后多半没有关系了。

“所以朝廷派官员管理,陛下就勿用担心,海商们不会抵触的。只是它的意义远比海商们想的重要。然而若是派官员管理,如果官员苛敛呢?制度又如何立?还有官员愿不愿意去?再者,海船运输成本高,朝廷既然管事了,这个赋税怎么办?不可能无偿征用海商的船只。那样若是激怒了海商,他们自发地禁航,官员都不能回来了。这些都是头痛的问题,臣苦思良久,也没有想出好办法。不过陛下提出来了,还望陛下与大臣们群策群力,在这五年内想出一条稳妥之策。”

慢慢去想吧……

赵顼已经隐晦的两次说了,说明朝廷动心的人很多了。那么这些困难也要亮出来。

然而王巨眼光也迷茫了。

中国一直是守内虚外的国家,所以对海外的开拓一直不重视。但王巨却是知道的,后来欧美强大,正是工业时代与殖民。不过相比于欧美那点可怜的人口,以及经济,就是清朝末年,中国在经济上仍占有领先优势的,就不要说这时候了。因此一旦移民成功,依托着这个庞大的经济体,未来不可想像。

可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变化,还有朝廷没由来忽然改变了想法,居然对这个海外真动了心思。

所以王巨想不清楚了。

看到王巨迷茫的眼神,赵顼更迷茫了。

过了好一会儿,赵顼才大笑:“慢慢来吧,这事儿……”

然后又问道:“王卿,我朝用兵交趾,辽国那边会不会提出更多的勒索?”

实际本来沈括基本都能谈好的,王安石派韩缜换下沈括,好了,宋朝松了口,宋朝退,辽国就进,于是又提出了一些更无理的要求。不要说讲道理,从开始要求重划疆界,辽国就没有打算讲过道理。

正是因为对辽国过于看重,对交趾轻视,在王安石的指挥下,发生了一系列的误判……

第628章苦涩的胜利

今年六月,王安石再让郭逵出兵时,曾经与赵顼有过一番交谈。

王安石说:“当时交趾李乾德初立,各州峒想内附,那时只要募二万精兵、择五六中材之将,必得到交趾。如臣料到有今天不轨,当初当不惜一举。”

赵顼说,前代兴王欲有为,须先练兵而后动。

就算那是一个好机会,可南方未练兵,还是来不及,也就是做事后诸葛亮都做不了!

王安石说:“举事则才自练,如果不举事,练兵则是很困难。但日夜教之坐、作、挽、射,不知道遇到敌人,士气如何?但举事使尝之有功,则人之材不材自见。材者见赏拨,则不材者亦自备。”

平时训练看不出人材,只有打起来,才知道那个将领能打。平时训练也未必管用,得要实战。

但实战重要,平时训练不重要吗?若不是王韶在秦州将弓箭手练了那么久,手中如何能一支强悍的军队,如何收复熙河?

两万兵就将交趾灭掉了,可见王安石对交趾的轻视。

正是这种轻视,正在率军从潭州准备向桂州出发的郭逵接到两份诏令。

第一份是:安南之举,惟万全速了为上。卿等可更体国,精加筹策,博极群议,亟期殄灭,以尊强华夏,使边隅自丸稍知敛戢。

朕给了你十万官兵,二十万民夫,快点将小交趾灭掉吧,不然契丹又要来敲诈勒索了。

为什么后来赵顼痛恨契丹,也就是契丹这次来敲竹杠子,导致了整个战略制订都出现了严重错误。

第二道诏令,则是要郭逵平定交趾之日,依照内地的行政,在哪里列置州县。

也就是王安石自始至终根本就想不到拿不下交趾。

还有刘彝,就算他公报私仇,也不能做得如此明目张胆吧。

还是王安石。

交趾入侵,王安石不知所措,于是在中书发出诏令,让刘彝详审处置,戒巡检使臣严守备,无轻出战。

诏书教俺这么做的,俺也没办法救邕州了。

每一个人都会出现判断失误,就象现在王巨以为赵顼产生了一些忌惮,一是迁徙的百姓多了,二是贪财了。

实际根本不是这两样,重要的是害怕王巨能将这越来越多的迁民控制在手中,一旦产生了这个情况,等于王巨手中掌控着一股能威害到宋王朝存在的力量。

赵顼又不大好说出来,否则王巨又能解释。

因为误判,这个还会继续缠杂不清下去。但这个问题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么重大事务发生了误判,那就致命了。

郭逵接到这两道手令手,他也傻了眼,本来去南方,因为不大熟悉,心中忐忑不安,最少给我摸清楚一下情况才能用兵吧,但现在朝廷却让他紧急南下,迅速将交趾灭掉。

有那么好灭的吗?于是郭逵不情不愿的在思明州磨蹭了七十多天,直到燕达逼降了广源州大酋长刘纪,才率领大军跨过国界线,向交趾出发。

然而郭逵这种逆反心理,可是要命的,你索性将三军停在桂州还好一点,第一这里开发得成熟,“瘴疠”没有那么严重。也就是腐败物很少,即便蚊子叮咬了官兵,也不会传染恶性病菌。但他将三军率到了思明州,临近了后世的中越边界线,这里供给困难不提了,开发得也不成熟,开发不成熟,就意味着各处都是腐积物,蚊子就会携带病菌。时间又正是秋天,因此大军还未出发呢,便传出军中感染疟疾的消息。

赵顼前几天接到奏报后亲自手批:安南行营至邕州四将下诸军,九月上旬死病近四五千人,此乃将副全不约束,恣令饮食北人所忌之物,以致生疾。可火急严加戒励,仍切责医用药治之。

然后让太医合配治瘴药三十种,命内供奉官梁从政带向安南。

恶性疟疾,在青蒿素未出来之前,可以说它就是绝症,太医配什么药也不管用!

悲剧种下了。

虽然天气渐渐不那么热了,可是几十万军民中,有多少病原体?

然而王巨却烦了:“陛下,去年不好说,现在嘛,臣敢担保,就是陛下将去年搭成的初步协议撕毁,辽国都不敢出兵。”

赵顼讶然。

“交趾敢这么做,是大灾。辽国敢勒索,也是大灾。去年是灾后,百姓生活仍很困难,那怕到了今年春天,还有一些百姓饿殍于道,卖儿卖女,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北方百姓跑到泉州去,以便到海外逃生。但秋收结束了,情况也逐步好转了。我朝虽派了三十万人南下,其中二十万是民夫,余下的不过十万军队。军队主体还在北方,加上章楶于边境训练有方,有何惧哉?再者,辽国奸臣害死了皇后,政局动荡。况且这场大灾不仅是燕云地区,听闻黄龙府都受到了波连。我朝困难,辽国也困难。试问,这时候辽国凭什么敢向我朝出兵?”

有的消息是他从章楶手中得知的。

王巨这才知道这次是一场千年罕见的特大拉尼娜灾难,不仅宋朝从东南开始向北,西夏与辽国都受到严重的波及。

所以王巨对变法态度一直很复杂,虽然是饿死了不少人,冻死了不少人,不过总的来说,若是没有王安石的变法,国库没有大量储蓄,这次灾害后果会比任何人想像的严重。

当然,王巨弄来的几百万石粮食同样也得力了。

况且王巨将西夏狠扁了一通,虽然西夏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可远不及另一个时空的西夏。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