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能说各自用兵方式不同罢了。
有的人简洁,有的人复杂,也难以说这两者高下。
会战正式打响。
两更时,仁多零丁从淮安镇撤退,两更半时,王巨率领三军离开庆州城,向荔原堡前出发。
三更时,杨文广与曲珍带着近四千兵马,从凤川砦出发。
五更时分,荔原堡城外的夏军全部起来,同样准备拨营起寨,但比他们稍稍早一点时,大顺城三军也开始集结。
五更半时,杨曲二人率部来到华池镇,刘昌祚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先行休息一会。同时华池镇的宋军也在集结。
天就亮了。
梁乙埋坐在大帐里默默地吃早饭。
这时候他还没有想到,马上一场超级大会战即将爆发,他只是担心,这回去怎么交待啊。
唯一的战果便是疆砟堡又夺回来了,但夺一个疆砟堡至于要付出这么大代价吗?
但比他更担心的是宋吉,这一战注定是惨败而归,梁乙埋也注定要找一大堆替死鬼,自己是首当其冲啊。然而他想逃都逃不掉,妻子儿女一起在兴庆府呢。
太阳徐徐升起来,梁乙埋低声说道:“撤吧。”
三军齐齐向安疆堡、白豹城撤退。这个速度比较慢,道路太狭窄了。
“吹号,”李三狗命令道。
嘹亮的号角在柔远寨上空立即飘荡起来。
“该死!”梁乙埋愤怒地踹了一脚。
“大将军,勿要动怒,我国已拿下疆砟堡,这些野利部族人就生活在这一带,下回再来报仇。”一名亲卫劝说。
那是不可能的,就是宋军不反击,李三狗立下如此大的战功,难道王巨不安置野利族人么?
然而李三狗这样做,确实太嚣张了。
其实哪里是,李三狗这是用号角与气球上的旗帜,在向远处的宋军通知呢。
梁乙埋忍着怒气说:“派人通知永能,让他也撤军吧。”
传令兵迅速骑马前去荔原堡下传达此令。
其实论年青,此战中各个主将不是王巨最年青,乃是二梁,梁乙埋比王巨还小了一岁。梁永能乃是梁氏哥哥的儿子,但比王巨还小了两三岁。
敢情二梁才想做霍去病呢。
不过梁永能也能算是半坛醋,能撞一撞,他在荔原堡看得反而更清楚,知道这一战有难打了。特别是夜音发生后,梁永能已经断定除非奇迹出现,这个奇迹就是辽军真的陈兵于宋境,而且对宋朝形成压迫,导致宋辽开战,否则撤军是谓必然。
只是这一撤,姑姑的日子恐怕难过了。
与王巨想的不同,梁氏与没藏氏执政压力的最大不同之处,便是来自西夏内部,她是一个汉人,这就是原罪。因此梁氏要洗白,不能给西夏人留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印象,因此废除了丈夫的汉化措施,恢复蕃礼,接着发起了数次对宋的战争。
虽然梁氏穷兵黜武,让嵬名浪遇等党项贵族反对,不过却赢得更多党项贵族的支持。这才是梁氏发疯的原因。
然而这个前提是必须大胜,最少不能失败。
可现在几乎动用了整个西夏的财富,以及近三分之一的丁壮,发起了这场战争,最终以这个结果撤退回去。让梁氏如何向西夏人交待?
反正梁永能想不明白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下令,撤退。”
三军拨营起程,荔原堡就在华池水畔,位于华池水北,上面还有一座石桥,沟通两岸往来。现在冰雪还未融化,这个桥要不要无所谓了。
一批批夏军从桥上,从冰上,向对岸撤去。
梁永能则担心地看着华池镇方向,荔原堡的兵力不怕了,攻了这么多天,堡中宋军伤亡同样严重,担心的就是华池镇的宋军。不过似乎哪里的宋军兵力也不算多吧。但小心为妙,因此梁永能又下达命令:“三军集结整齐。”
这样一窝蜂的撤退,很危险的。
就在这时,不远处山峁上吹响了号角声,呼到号角声后,一个个宋军踩着滑板,下了华池水,向荔原堡迅速滑过来。
第536章会战(一)
“集结,集结,敌人的数量不多。”梁永能大声呼喊道。
这时候他还未感到危机临近,如果只是刘昌祚的宋军来袭,确实他未必会惨败,就算是士气低落,只要再坚持一会,柔远寨的夏军到来,宋军必败无疑。
而且在这个狭窄的川塬上,宋军有什么办当击溃自己帐下那么多兵马?
在梁永能大声传令下,在三军诸将不停鼓动之下,西夏三军终于停止了慌乱,于华池水两岸开始列阵。
甚至有一夏将大声呼喝:“一雪前耻。”
宋军就凶狠地扑了过来,一部从东侧上岸,一部不顾两边箭矢带来的伤亡,强行闯到那石桥上,直接从中间上岸。两部皆冲向了敌人的北面大军,也就是临近荔原堡这一边的西夏主力军队。
同时荔原堡的城门也迅速打开,姚兕带着堡中的宋军杀了出来。
“杀回去,杀回去。”华池水对岸的西夏诸将喊道。
然而这才是一个开始。
接着杨文广与曲珍两人带着各自的部下投入了战场。
几万大军在这个狭窄的川塬上展开了惨战。
这时候梁永能隐约感到很不妙,不是说华池镇只有一万来宋军吗?
奶奶的,这倒底是一万多少宋军哪?确实这一部不是一万余,也不是一万多,而是两万余宋军。仅是刘昌祚手下就有一万四千保捷军,到现在他们一直未投入战斗,几乎没有任何损伤。况且还有杨曲二人的近四千宋军。后面还有那七营表现不好的宋军殿后,其实就是预备队,马上也要到达战场了。
现在大家彼此彼此。
西夏三军士气低落,特别是昨天释放回来的那些战俘,又带来一些不大好的消息,使他们没有多少战斗勇气。
不过杨曲刘三部手下,九成半以前都没有过实战经验,而且他们兵马虽多,另外还有姚兕在后面带着三军所向披靡。不过总的来说,战场上两军持平,都没有占据着绝对的上风。
毕竟夏军兵力依然占据着优势,并且还有着大量的骑兵。如果不是受士气影响,无论兵力数量,还是在战斗力、实战经验上,西夏人甚至会占据着绝对的上风,并且它还是野外的大会战!
“大顺城宋军出动了。”斥候远远来报。
“多少兵马?”梁乙埋问。
“几乎是全军皆出。”斥候不确定地说。
“停,停止撤退。”梁乙埋立即命令。
在这一刻很危险,不过他与梁永能一样的心思,这不是夜晚,可以夜袭。这非是攻防战,而是野外作战。如果将自己三军稳住,说不定反败为胜,将大顺城的宋军击败,那么大顺城就可以拿下了。
当然拿下大顺城后面怎么办,现在梁乙埋还没有想清楚,只知道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他也没有空去想,立即下令让三军停止撤退,开始集结,接着又派出大量游骑出去打探。
其实这一刻真的很危险。
夏军熬过去了,宋军将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惨败。别忘记了,荔原堡到柔远寨并不远,梁乙埋帐下还有大量的骑兵。只要梁永能派出的斥候将信送到梁乙埋手中,梁乙埋又做出反应,迅速派一支骑兵杀过来。后果就不堪设想。
梁永能派出报信的斥候在跑上奔跑。
另一边数千铁骑同样在奔驰。
姚雄带着数支不熟悉的骑兵也冲了过来,包括那两支骑兵,还有三支庆州的骑兵,不过真正的骑兵营只有一支,其他两支都是从临时缴获来的战马,让会骑兵的强人强行上去,组成的临时骑兵。
这五营骑兵战斗力很让人怀疑,不过他们速度很快。而且现在整个若大的战场一起杀乱掉了。夏军在宋军不停冲击下,乱掉了。宋军在夏军冲击下,同样也乱掉了。
姚雄看着战场上的状况,只说了一句:“我只要求你们一点,无论如何,跟在我后面,不要被冲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