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暗黑大宋 > 第239部分

第239部分(1 / 2)

>诹角颍遣皇乔肮畔拖嗄兀?br />

张载缄默了。

“所以韩公有过,富公有过,先帝当然也有过,包括晚年仁宗真正的无为而治同样有过。不要听信外面的言传,这个积欠严格说就是从韩公与富公执政开始的,加上先帝濮仪之争,以及灾害,使积欠加重,导致了这个大窟窿的产生,逼得官家不得不下定决心变法。”

“原来是这样。”

“这便是朝堂所有的背景。”王巨说道,张载是他的授业老师,也是唯一真正的授业老师,按照这时礼制,尊为父也不过,何去何从,王巨交待了,但无权干涉张载选择的。

两人走了出来。

郭氏把玩着一根精美的玉镯子,看到王巨出来,道:“大牛,你说你平生不收礼,妃儿送了因儿一个玉镯子,我当收还是不当收。”

“师娘,你拿我打趣了。普通人我不送礼的,但自家长辈还能不送礼,比如妃儿家,我虽不能回去,但礼物还能不送吗?”

“大郎,三牛哥与妞儿姐姐呢。”张贵问。

“他们去了杭州。”

“这么远啊?”

“我送你三牛哥去读书了,让妞儿姐姐陪他。”

“还别说,我这个贵儿太笨了,我与你恩师都愁死了。”

“师娘,不愁,还有我呢,以后贵儿长大了,想做富家翁,我来支持。想做官,我努力争取以后能混两个以上的恩荫名额,让一个给贵儿。”

以王巨眼前的趋势,至少以后能做执政的,那么就是朝廷裁减了恩荫名额,也有三个名额了。

忽然王巨哑然失笑。

自己人际关系眼下还算是简单的,而且二叔那边也容易满足,在那边受人尊敬,生活水平提高,二叔与二婶乐得不行了,根本就没有想过向自己讨要恩荫名额,恐怕他们现在都不知道何谓恩荫呢。朱李两家更没有提出过份的要求。

但就是这样,自己承诺出两个名额了,一个是胡谦之子胡全,一个是张载之子张贵。

况且朝堂上那些大佬们,他们关系多复杂啦。

这一裁恩荫名额,能不急吗?

PS:五更送上,好累,一天码五更真不是人干的活。

第三九八章困惑

“你是朝廷的官员,又得官家信任,就应当替朝廷多做事,以公为主。”张载说道。

但郭氏乐得眉开眼笑。

谁不想自己子女好,有了王巨的承诺,自己儿子等于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不说别人吧,就是若大的蔡挺,提到王巨时,也赞不绝口,说是未来大宋中流砥柱。

妃儿又替张载倒了一杯茶。

张载说道:“蔡公又加了陕西转运副使。”

“咦,他怎么调回原职?”

“你想错了,这是加职,原职不动,恐怕渭州那边太远,长安这边多少有点鞭长莫及,因此让蔡公兼任转运副使,以便于便宜行事。”

王巨想了想,恐怕还不是,总的来说,虽然赵顼开始向集权靠拢,但对边臣多少还有点防范心理的,如果边臣再兼转运副使之职,手中的权利会更大,那就向唐朝的节度使靠拢了。

这个原因还是蔡挺劳苦功高,用之安抚蔡挺。

不过蔡挺确实是一个能臣,军事民政都善长,实际象这样的能臣还真不少,不仅程师孟,薛向,比如王素,去年冬天从秦州调走的马仲甫等等,然而朝廷都没有用好。

后面几个女人在做菜。

张载呷着茶,还有些愁眉不展。

王巨有点哭笑不得,他又说道:“恩师,提到了这个井田制,我又想到了一个人。”

“谁?”

“王莽,王莽篡位后,就是仿照《周礼》制度推行新政的,具体的做法就是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以王田制度为名恢复井田制,将盐铁酒货币与山林川泽收为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除了部曲奴婢制度,推出五均赊贷、六莞政策,平衡物价,刑罚、礼仪与田宅车服也恢复到周礼模式。但结果呢?”

能说王莽改革不好吗?

如果站在两千年后看,简真太好了。

但放在两汉交替之时,那不是好,而是五雷轰顶,渡灾劫!

太超前了,当时根本就没有成功实施的土壤。

比如这个以王田制度为名恢复井田制,成功了,但在什么时候成功的,两千年后……

比如这个废部曲与奴婢,什么时候成功了?一千年后,到了宋朝才勉强消灭了部曲,只能说勉强,一些落后的蛮人地区仍有部曲,至于奴婢各处都存在,只能说宋朝的奴婢比汉唐的多了一些人身自由罢了。

张载自然也知道这段历史。

王巨提到了王莽改革,张载默想,不由得又沉默。

“但王莽为什么要发起改革?恩师,这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人口的问题,汉唐还没有占城稻呢,产量也比我们低下,然而那时西汉户数据说超过了一千万户,早就超出了大地承载的极限,这么多人口引起了各种矛盾,不改还是死,改了也许还有一条生路,所以不得不改。”

原因就这么简单,不要往什么正统立名巩固地位上扯。

这个人口也将是宋朝即将面临的大问题,若没有杂粮到来,即便没有金人南下,一旦人口膨胀到三千万户,宋朝自己还得灭亡,无论施行什么内治与仁政,大起义也早晚爆发。

“恩师,为什么夏商周能立国很长时间?那是诸候立国,王室节制。因此观看春秋与战国史书,那一年不在发生战争?大量的战争,造成百姓一直不能膨胀,所以不存在人口危机。我朝也是,造成这局面,一是兼并,二就是人口。人口膨胀得也快到了这个临界点。”

“这个人口不大好办啊。”

“好办,”王巨说道。

不怕人口多,就怕人口不多,不过得看如何用了。

“好办?”

“恩师,到了京城,你问一问木棉司就知道了。”

为什么王安石看到了棉花,立即就想到了木棉司,这个原因也很简单,江南西路与福建路有多少人口哪?都挤不下去了。但没有这个人口,木棉司用什么来变出棉花?

再比如得到了辽东,现在开始用煤炭了,又出现了棉花,那么广大的北大荒得安置多少人口?但中原都没有了人,从哪儿迁民?就是百姓愿意迁,官员也会反对的。

但怎么做,王巨也没有想清楚,毕竟他的地位仍不高,很多事做不起来。手中的资源同样有限,虽然延州十个大户人家因为竹纸被王巨绑捆了。

然而他们只是延州的大户,不是真正的顶尖大户。要么还有高家,王巨敢绑捆高家吗?王安石也做不到啊。

所以最后只好捆绑内藏库,逼的。

颠覆!彻底的颠覆!

张载几乎一言不发。不过王巨喜欢,就这样进京最好,哪里不是你发言的地方!

不过王巨也即将面临着一个危机。

原来他也想过,就象他自己比喻那样,马上变法开始了,站队也要开始了,学苏东坡那是找死的节奏。往司马光那边站,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的,虽然延州不属于什么朔党,但多少与北方人沾一点腥气吧。再等脚跟站稳了,来一个大变脸,但那样太没节操了。

还有学习吕惠卿,做王安石帮手,小心地耐心地矫正王安石变法中一些不好的地方。所以他都登门拜访了张方平,说了那些让张方平奇怪的话。然而不管他怎么做,王安石未必会听他的。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不听他的,有两个下场,牵就王安石,早晚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或者让王安石不高兴,象薛向那样灰溜溜地下放。

所以这个选择一直困惑着他。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