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暗黑大宋 > 第151部分

第151部分(1 / 2)

>

“喏。”

李谅祚说完,闭上眼睛似乎象是睡着了。

宋吉与梁乙埋走到一边,悄声说道:“国舅,陛下这次受伤严重,十分危险,回国后你不但要注意宋辽,还有国内的政局。”

“唉,当初陛下决定亲征,我就劝陛下,不让他来前线,可陛下不听,若非如此,那来的大败。”

“国舅,这番话切莫乱说啊,还有,刚才陛下的话同样不能传扬出去,否则我们这些汉臣在大夏国内局势就凶险了。”

“这倒要注意,对了,那些人走了,我们也立即出发吧,得立即赶到白豹城,医治陛下,陛下可不能出事啊。”

一千余帐野利族离开,一名将领背着李谅祚也离开了,野金小山胡乱地找来一些草将臭哄哄的屁股擦了,从草丛里钻出来。他匆匆忙忙地跟上大部队,结结巴巴地将刚才听到的看到的,一起说了。

老族长立即说道:“我们快点离开。”

他们人多啊,可是老的小的女的,手中连一个象样的兵器都没有,一旦这些人反悔了,那就是一场大屠杀。

一行人匆匆地向前小跑着。

反正都听从了王巨带过去的意见,以最快速度象宋境撤离,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一些笨重的东西就不要带了,到了宋朝这边,全部替你们置,包括房屋,牲畜,粮食,衣服……

可是跑了一会,老族长又说道:“派几个机灵的速度快的,去前面,看有没有宋朝巡逻的士兵,通知他们。”

没办法,常年生活在西夏积威下,一听到西夏皇帝,第一个念头便是想法子逃跑了。

人群中罕有丁壮,于是大家派了几个少年人先行去前方。不一会儿还真找到了,但这支宋军人数少,只有三十几人,听闻后,立即用号角集结周边搜查的宋兵宋将。

过了一会,集结了两三百名将士,兵力差不多,想来西夏那边能聚集在李谅祚身边的都是精锐,但不能打败他们,可以将他们缠住。于是这行人迅速追了下去。

一会在前方看到了几名同伴的死尸。

李谅祚一行人听到了号角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隐约感到不妙,立即上了大道,开始猛命地奔跑。正好前面有一队宋朝搜查的兵士。他们立即与这十几名兵士交战,杀出血路。

从逃散的宋兵嘴中得知后,这群宋军又追了下去。

大家都在跑,眼看就要追上,但这时候也快到了白豹城,白豹城与金汤城中的西夏重将都正在焦急万分,他们侥幸逃出生天了,可陛下不见了。不敢出城,但各自派了士兵在城头上观看,因此看到这一幕情形后,白豹城中的西夏人迅速打开城门,迎了出来。

一名宋兵力气大,眼看无法擒获李谅祚了,于是拿出弓箭,第一箭第二箭落空了,第三箭却正好扎在李谅祚屁股上,虽然这时离得有些远了,箭支还是扎了进去,痛得李谅祚再次惨叫起来。

不过白豹城的西夏军队也快与他们会合到一起,大家这才回奈地撤军回去。

…………

“怎么只射中了屁股,哪里肉多,”种诊抱怨道。

但大家一起爆笑起来。

第二七二章来了

新的一年开始了,首先用十更祝大家新的一年里十全十美,心想事成。

再求一下各位手中的保底月票,这个月我继续拼命,起步一百更,争取一百一十更,一百二十更!

…………

“这厮……”王巨听到前方禀报,忍不住爆笑。

仇县尉与杜主薄也同时大笑,西夏这个小皇帝太惨了,都快逃到后方,居然又挨了一箭,还挨在屁股上。

不过王巨笑完后,开始在心中推演。

终于知道李谅祚下落了,就不知道前天一天他们这么多人是躲藏在哪里的。但不管怎么躲的,这个龙头是拿不下来了。

因此王巨在推演着李谅祚的伤势。

大顺城之战过后,那天晚上大家在抢龙手之功,王巨没有插话,不过等蔡挺主持完了,他将那十几名兵士的刀拿过来一一观看,这一条很重要。

不是一有刀伤就会感染,不能他前世还是这一世,有多少人没有被剪子,刀子弄伤过,不可能一弄碰,就会感染。这个感染主要是兵器砍得深,如果兵器光滑还好一点,若上长了铁锈,凹凸不平,上面附着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才是最悲催的。

但让他很失望,这些人刀子保养得很好,全部光滑如镜,就包林广所带的箭支,也都是刚刚打造的。虽然这也不保险,结果就不大好说了。

不过也不好说,并且李谅祚还耽搁了最重要的一天。也许李谅祚没事,也许会早死。

李谅祚死不死无所谓,难道李谅祚不死,宋夏还能真和平?王巨在推算着李谅祚死西夏会发生什么,梁氏必然上位。

或者李谅祚侥幸不死,西夏又会发生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他还是觉得李谅祚死了的好。

这小子现在惨败,心中后悔,但是这小子实际本非一个良善之辈,好了后,看着断手,必然故态复发,并且因为这一败,他学习句践来一个卧薪尝胆,那将是宋朝的大敌。

梁氏虽疯狂,但只是一个女流之辈,不会形成大害,除非熙宁伐夏,那不管梁氏或者李谅祚,宋军十之八九,都会吃大亏。毕竟那是保家卫国战争了,除非梁氏学习赵佶,不用将士用神仙。

当然,这是一个推演,李谅祚死不死,王巨是没有能力控制的。

但这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王巨说道:“派衙役将此事广为流传,让所有百姓都乐一乐。”

…………

野利族民带来的消息来得及时,正好蔡挺在反复修改着这道奏禀时,他们将消息送来了,特别是野金小山听到的那番话。

蔡挺刻意在奏章上写了这件事。

不要以为嵬名浪遇是好心,如果西夏真按照他的计策去执行,宋朝反而更凶险。

首先角厮啰死了,吐蕃四分五裂,几子皆不团结,包括河州的木征,他们不象父亲那样了,对西夏不大排斥。

所以西夏如果采取李德明时的策略,与宋辽交好,换取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专心经营南方,说不定就会得逞。

再者古渭州以南生活的是大片的羌人,党项人原来生活在哪里,正是洮州南部地区与大积石山下,不能说哪里的羌人就是党项人,实际河湟吐蕃也不是高原上的吐蕃人了,他们是融合了吐谷浑人,汉人,甚至铁勒人的新吐蕃人,但因为这个联系,哪里的羌人不会对西夏排斥。

宋朝的政策是消积防御,因此从河北沧州拒马河入海口处就开始广建各城各关各铺,到河东陕西的各砦各堡,如果西夏凿穿了河州,将势力漫延到洮州岷州,那么宋朝只能被逼着将堡砦一直筑到四川北部,否则西夏人南下入侵,对于富庶久不习战的川北百姓将是一场恶梦。若是筑,仅这个驻堡的士兵,用不了十年就能将宋朝经济全部拖垮。

只要西夏实现了这一目标,宋朝消积防御政策不改变,宋朝亡国在即!

当然,这是一种假设,就算李谅祚回去调整政策,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少也得十年甚至二十年时光。

那么他要面对的是宋朝会不会给他这个外部环境?

再说洮岷羌人对西夏人可能不排斥,但对中原也不排斥,那就要看谁做得高明了,并且西夏南下,延伸得太远,宋朝却没有这个问题,秦州本身就囤积大量士兵与粮食,离得很近。只要宋朝先动手,西夏人的梦想便破灭了。

因此蔡挺主要禀报的还是这一战的经过,战果,伤亡情况,将士的功劳。

大家注意的也是这一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