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暗黑大宋 > 第116部分

第116部分(1 / 2)

>

案子是延州发生的,人在庆州城内,王巨只有发言建议权,没有干涉权。但他心中也有些担心,这个宋吉也不能小视的,多半会逃向西夏,多半又为宋朝以后增加一只小祸害。因此王巨交待了来龙去脉后,并建议孙沔若是发现香玉与她丈夫离开庆州城了,立即派人于边境处拦截,防范宋吉逃往西夏。

实际就是派人拦截,能堵住的可能性极小了。

不过王巨心态也很平静,虽然宋吉有些智慧,远远赶不上张元吴昊二人。所以是小祸害,以后会让宋朝恶心,但恶心度不会太高。

果然不出王巨所料,但他没想到当初他感兴趣的吴查便是宋吉的化名。

葛少华懊恼地说道:“子安,当初查一查就好了。”

也不能说事情多,秋天时事情真不少,但冰雪封门后,王巨也清闲过一段时间。那时宋吉十分安静,于是王巨也就疏忽了这个人。

“随他吧。”王巨啼笑皆非地说道。

当初王巨在王家寨担心得要死,现在随着地位提高,高度不同了,那怕是宋吉,在王巨眼中可有可无。

…………

“质夫,怎么又来到华池县了?”王巨古问。

现在华池县百姓平安,又没有什么案子,章楶突然带着衙役来访,有些古怪。

王巨一边说一边将章楶引到书房,又让钟儿招待几个衙役吃茶。

章楶说道:“子安,你不知道啊。”

“质夫兄指的什么?”

“为什么朝堂上言臣弹刻孙公?”

“为什么?”

“你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庆州城中药商李员外家的二郎,他悄悄去了京城,并且拜会了司马公,然后将孙公所做的一切事情告诉给了司马公,还顺带着诬蔑了你。”

“他那来的胆子?”

“还不是你带的头?”

“与我有什么关系?”

“当年华州杀婢案,如果不是你,我想不出延州有其他人能有那高明的智慧,将朱二郎的危机化解,并且让伏母进京告状。”不过这件事也是章楶来到庆州,随着王巨三次大捷,他的往事也被庆州百姓一一从各条渠道发掘,章楶才听到的。

“我会意了,中使派人来查孙公,孙公通过一些渠道得到真相,现在向李家报复了。”

“能说报复吧,正是因为这件事,孙公让我们彻查李家以前犯下的各种错误与罪行,他是上司,他的命令我只好执行,只好到处搜集证据,这才来到华池县,询问一些相关的百姓,也包括胡谦。”

李员外父子案子已定下来了,与李员外父子之案无关,而是重新追究胡谦弟弟的死因,以及胡谦弟弟被打死后,李家如何威胁胡谦妻子与弟媳妇将邸店交给李家的。实际这桩案子也定下来了,但孙沔想给李家人加罪,又翻将出来……

“这些人……”王巨摇了摇头:“质夫兄,不同啊不同。我就说朱俊被诬陷案,首先朱家端得正,不是为富不仁的奸商。其次朱俊真没有杀人。其三朱俊是举子,算是半个功名人,延州的士子。其四伏小庄判决死罪,伏母若不进京告状,不久就会秋后问斩。其五,状告的仅是一个知县,并且是没有名气,没有功绩,连功名也只是一个同进士出身的知县。”

“有道理。”

“当然有道理了,再说万氏状告程公与我,我不提丁家行商善恶,但不管善恶,岂能勾结西夏人入侵宋朝百姓?这是其一。其二程公没有将一文钱装入口袋。其三丁部领之死确实与程公无关。其四状告我倒也罢了,程公乃是什么官职?若是能让万氏得逞,那岂不是以后人人都能诬陷国家所有官员?谁还来做官?李家二郎这次进京也是这个道理。他并没有诬告多少,大多数也是事实,甚至都不能说是状告,只能说向司马公禀报,但他家行商能不能端得正?本身就是一个恶商,没有上告的资格。其二孙公之资历,之官职,能让一个平常百姓随随便便状告吗?”

“倒也是,不过民告官反过来说,若引导得当未必是坏……”事字章楶未说出来。

毕竟一旦开启民告官的风气后,那将是对整个儒家尊卑有序的挑战。

王巨一笑:“中庸之道吧,所以我朝准许民告官,不过得在规则之内,一是为了让一些不法官员有所收敛,二是缓解部分底层百姓的积怨。”

其实到了南宋时,宋朝有制订了一部保护鼓励民告官的律法,特别是宋孝宗时。

不过那也别当真。

就象赵普喊出齐人之策,宋朝某些政策也确实是在“齐人”,比如对五等以下贫困的减税免税,但那也不能当真,都是为了缓解国家矛盾的一些手段与口号。

实际也不要齐人了,只要齐税,仅是一个商税,国家经济马上就会好转。但就是王安石推行了均输法,敢不敢吼声出齐税?

“看样子孙公呆不长久了,”章楶又说道。他同样也看出来了,不然孙沔不会这样疯狂地报复。

“走就走吧,说老实话,孙公确实有些贪懦了。”

“岂是有些,去年你兵出东涧谷,我与蕃将赵明,张玉都在劝孙公,挟借这个大胜之势,一举将来犯的余下三股敌人歼灭,扩大战果,结果孙公就是按兵不动,差一点将我气死了。”

“这我不知道了,只接到孙公的命令,让我率军撤回荔原堡,但那时东涧谷战役开始打响,哪里能撤。”

章楶心里说,就是能撤你也不会撤啊:“子安,不过有一件事你得感谢孙公。”

“什么事?”

“杨四在凤川镇出没后,我曾建议孙公立即出兵剿匪,孙公懦弱,不听我的劝。”

“哈哈,”王巨打了一个哈哈。

章楶笑着摇了摇头,反正那个案子成了死案,即便有人再来翻案,恐怕也没能力翻出来了。除非胡谦几个人自己糊涂,主动说出来。他又说道:“就不知道朝廷会调谁来庆州。”

他也巴不得朝廷将孙沔调走,不过王巨的那个推测若是准的话,事情还没有完。新知州的能力与否将是王巨最关健的一个审判。

章楶想错了,王巨面临的不仅是一道审判,而是三道审判!

第二一七章王巨的审判(上)

第四更,求月票张韩两个太监终于返回京城,将事情原原本本禀报,然后将葛少华记录,王巨整理出来的张韩与王巨的问对,递给赵曙。

赵曙立即将两府宰执喊来。

东府,韩琦、曾公亮、欧阳修、赵概,西府,文彦博、胡宿、陈旭、吕公弼。

不问这几人一生功过对错,只看他们的军事能力如何。

首先韩琦,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不过王巨一直纳闷这一句话从何而来的,西夏闻之心骨肯定不会寒,或者说好水川那些宋朝英魂才是西夏心骨?

曾公亮最牛逼的是治郑州,盗贼不敢停留,纷纷逃到其他地方,一度让整个郑州百姓夜不闭户。一次一个路人丢失了财物,他说我所治境内不会有一个盗贼,怕是同行的藏了起来吧。一搜查,果然如此。不过他有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事?不错,是著了一本书《武经总要》,但这本书不是他一人写的,而是他领手主编的一本书,也就是多人执笔,由他来整理,进行最终的润色文字。那么曾公亮懂不懂军事?

欧阳修就不用说了,那上中下三策,差一点让王巨目瞪口呆。

赵概德行高尚,可德行与军事有什么关系?

文彦博也有过军旅生涯,李元昊入侵府麟,他担任河东转运副使,及时地将粮草送到府麟路,不过那算战斗吗?后来知秦州,但庆历战争有没有打到秦州?还有平定王则,平定一个邪教组织算什么本事?

胡宿是大儒,不过也只是大儒,不要说军事了,在吏治上也就那么一回事。

陈旭知过定州,太原府,但有没有打过仗?

吕公弼,知过延州,成都府,在成都府杀掉了两个不听话的老兵,然而有没有打过仗?

包括赵曙在内,都是一群对军事不懂,或者半坛子醋的人。但就是懂,也得能说上话,比如狄青往这里一坐,他说话能说算话吗?

赵曙先没有说西夏人会不会攻打庆州,能不能用蔡挺,而是说道:“两位中使下去盘查,司马光弹劾孙沔的那些基本属实。”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