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暗黑大宋 > 第53部分

第53部分(1 / 2)

>

“真厉害啊。”

“哪里,我在暗处,所以那宋吉吃了亏,还认为有高人呢,连程公都要找这个高人。”

赵顼笑得前抑后合。

其实这就是一种比较高明的毛遂自荐。

国政现在最好不要谈,但这机会上哪儿找去,得及时将自己推销哪。

然后王巨又说了幽儿被杀案。

赵顼又是一阵赞叹,不过随着叹息:“官员腐败,胥吏苛薄,士兵坠落,大宋江山这样下去如何了得?”

特别是禁兵,国家为了军费用了海量的钱帛,几乎三分之二的收入就用在军费上,却养成了这种军队。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刚到京城,韩公将我召见。延州几名举子纷纷向我恭贺,说我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然而我却不大高兴。”

“为何?”

“因为韩公召见臣问的就是王家寨一战。”

“那有什么不对?”

“很不对,因为沾到了兵家。殿下,试问狄青与张亢下场如何?再问我朝面临辽国压力,西夏不停地侵犯,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将才?”

赵顼不语了。

“在韩公府上,我只淡淡地说了一个练兵选将,实际还不是那么简单,重要的乃是制度。”

“制度?”

“我朝制度过份地重文轻武了,殿下,你再想一想太祖朝与太宗朝,虽然太祖以惩唐朝藩镇割据之害,罢去了各个节度使手中的权利,但还有许多武将担任着边镇大吏,手中多少拥有一些自主的权利。因此高梁河与岐沟关兵败后,我朝于边境屡屡获胜。即便澶渊之盟前,我朝军队也多次打败辽军。如非王超将十几万主力军队放在定州摆那个莫明其妙的大阵,说不定那次萧太后与辽圣宗都不得回辽国。”

“是啊,那次有些可惜,若以寇莱公之意,说不定我朝一改命运。”

“不大好说,那段历史臣侥幸得知,一是王超的军队离得太远,辽军兵临澶州城下,王超的军队还在定州。二是王超当时不知道怎么想的,其实辽军兵进大名府,任谁都知道再摆阵不起作用了,朝廷也多次下诏让他班兵回援,可王超就是不动,以至让朝廷差一点产生误会。手中的兵力不足,又误会王超有不诡之心,真宗陛下这才不得不与辽国议盟。”

“有这回事吗?”赵顼狐疑道。

王超王德用父子在宋初颇有名气的,特别是王德用担任了多年的枢密使。

看来自己回来得翻一翻以往的记录。

“这个不要紧,那时候国家军队还能堪堪一战。但现在却远不如那时了,武将权利进一步剥夺,连一个发言权都没有。”

“可是朝廷曾用过葛怀敏为将。”

“他是将吗?一个二世祖,夸夸其谈的衙内,赵括好不好?何谓将,看看潘美、杨业、李继隆,那一个不身经百战。葛怀敏有几战?这一条特别重要。”

高遵裕啊。

宋仁宗犯了葛怀敏这个严重错误,这个小赵顼犯了高遵裕错误,而且是更严重的错误。

第一〇六章捉他

“是啊,若非有定川砦一战,我朝岂会狼狈如此。”

“胜负乃兵家常事,主要的是能不能从失败中接受教训。但因为大家都不能领兵,于是从轻视武将,转为憎恨懂军事的文臣,甚至痛恨兴兵强军。若是这种制度不改变,将领只成了文臣的傀儡,术有专攻,各就各位,国家才能正常运转。实际武将已经不再有节度使实权了,吏政与经济又被文臣掌控,哪里会有多少武将判变发生,即便象王则那样叛变了,也能迅速镇压。”

“可制度如此,武将有没有信心作战,会不会为君王效死力?武将贪生怕死了,那就开始贪财了。殿下不妨有心去查一查,恐怕我朝每一营最少有五十名虚额,那就是武将在吃空饷。武将如此,上行下效,还能指望禁兵们变好吗?或者靠文臣,古今往来,名将不计其数,可真正的儒将能有多少?但现在连文人都不大愿意碰兵事了,包括我。”

“先帝对狄青是有些薄……”如果赵祯当初借助狄青之风,说不定就能将这个不好的趋势扭转过来,但赵顼没敢往下说,赵念奴还坐在这里呢。

“也不是,先帝对狄青太厚了,可是他没有办法,只好将狄将军贬下去。”

“咦?”

“士大夫们群起挟攻,做为人君,能换掉几个大臣,但能换掉天下所有大臣?因此为了牵就,狄将军只好成了牺牲品。但仁宗陛下在心中还是很赏识狄将军的,否则不会在狄将军去世后赠中书令,谥武襄。”

不要以为做了皇帝,那就欲所欲为了。

“为什么会这样?”

“权利啊,理政权,话语权,决事权,以及他们的薪酬……如果殿下有兴趣,可以将水洛城事件翻翻,分析一下各方面角色的心态。”

如果说往后新党与旧党还是为了利益之争,那么再往后朔党、洛党、蜀党与新党,那纯粹是为了权利之争。

抛开执行能力,单论远见,谁能及王巨?

但因为双方尴尬的身份,王巨点到为止。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赵顼恭敬地说。

其实抛开他的掌控能力差外,赵顼还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至少他勇气可嘉,为人也谦虚,勤奋好学。

至少这段话他的王府翊善王陶,王府记室侍讲韩维、孙思恭是不敢说出来的,甚至都根本想不到。但说出来了,便使赵顼受益非浅。

“殿下,此事牵连重大,还望殿下替臣保密,否则泄露出去,黑岙岭那一战风波更大。”

“放心吧,本王轻重还是知道的,再说本王还比你大呢。”

“那是,颍王殿下智慧过人,岂是臣能及的。”

一边说话,一边吃饭。

古人说食不语,王巨不在意,赵顼也不在意,照说无妨。

“王巨,你好好考,我替你向父皇引见。”

“万万不可,切记,如果我侥幸得中,以后最好不要召见臣。”

这话往坏里说,那就诛心了。

离间赵顼父子关系啊。

但往好里说,这是发自肺腑之言。

至少赵顼不是糊涂蛋,也比他老子强,先是脸色变了变,最后叹口气,还是那句话,权利。

于是这个话题大家就自动避开了。

吃过饭,王巨感谢。

“不用感谢本王,乃是姑姑请客的。”

我就知道如此,王巨笑了笑说:“那就谢过公主殿下了。”

“我还要谢谢你呢。”

“那个不用谢,公主殿下用那钗子做了价的。”

姘儿与赵顼一起大笑。

“况且我还要感谢殿下给我的一千贯交子,让我能带着弟弟妹妹进京城。”

“在那个客栈?”

“大盛客栈。”

赵念奴点点头,又问:“你刚才不是说那种玉盐替你赚了一些钱吗?”

“是啊,但那钱又放在另外一个产业上了。”

“什么产业?”

王巨挠了挠头,说道:“如果没错,过段时间我送一样好东西给你与颍王殿下。”

“哦。”

“就是那产业生产的物事,那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然后王巨告辞。

走出来,几个人将他围住:“颍王殿下与你说了什么?”

好奇啊。

“也没什么,就是听到王家寨一战,便好奇地问了问。”真相打死王巨也不说的。

“那一战风光,进了京城更风光。”葛少华道。

“孟华兄,未必啊,我为什么来京赶考,是想做士大夫,也不是想做武将。”

这一讲,几个人蛋不痛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