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暗黑大宋 > 第2部分

第2部分(1 / 2)

>注意她。

“小子,你想打?”

“万万不能啊,他们太厉害了,枪蜂力可以子云公。”村里唯一一个小贩子王勋担忧地说,他算是寨中有“见识”的人。

“子云公,西北出了几个子云公。”若非大敌当前,王巨能被他逗乐了。

子云公就是府州勇将张岊。

西北人眼中宋朝良将莫过于故去的狄青,然而最能打的却不是狄青,而是来自张岊,字子云,据传张子云在兔毛川与王凯王吉二位将军以六千护粮步兵大败三万西夏精骑,斩杀一万多西夏骑兵。后来又协助张亢于柏子砦大败十倍的西夏骑兵,再战于兔毛川,大败李元昊亲自率领的数倍西夏军队。狄青功在岭南昆仑关,但在西北,却不及张亢与张子云。因为宋朝的软弱,这几个能打的名臣重将事迹在边区广为流传。不过这天下间能有几个张岊?整个宋辽战争中单个人战斗力第一是荆嗣,第二是杨业。整个仁宗宋夏战争中第一是郭遵,第二就是张岊。如果连一群盗匪都能与他相比,那才会奇怪了。

朱清看着这个少年。

他内心里同样不盼望着大家逃跑的,一旦逃了,这近三百石青盐就会全让黑蜂盗抢走。一石青盐能在延州卖出三四缗钱,并且因为朝廷再度禁止与西夏的互市私市,即便三四缗钱青盐还供不应求。

只要大伙儿逃了,东家就会损失一千多贯财富。并且因为遇到了黑蜂盗,都不能怪谁。

但他也不认反抗是一个好主意。

“就是你们,”朱清一名手下忽然冲两个女子吼道。

私货风险太大了,因此大家往往会有各种奇怪的忌讳。

“不要怪东怪西,都到什么份上了,怪两个柔弱的女子,出息的!”王巨不屑地说,又问朱清:“朱管事,为什么没有打通好黑蜂盗?”

实际他心中在泪奔。

这也是自然的心理反应,黑蜂盗名气太大,能绥靖最好绥靖吧。

“小子,黑蜂盗来无影,去无踪,连官府都剿不到一个盗匪,我们上哪儿打通?”

“大牛,我们还是逃吧,不能耽误。”另一个青年说道。

黑蜂盗凶名太盛,虽然人数不及村民,可是村民没有组织,没有秩序,一旦交战,那将面临着一场更大的屠杀。

“让我再想一想。”王巨继续盯着山下,但是这边的山下。

陕北许多丘陵开始成为荒山了,不过这里离横山很近,破坏得不严重,各个山丘长着稀疏的云杉冷松,松杉下面又生长着许多沙柏、野杜鹃、黄扬、刺柏,在这些灌木下面又有一些野菜厥类,在野菜厥类植物下面,还长着一些苔藓,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立体植被生态空间。

不是很茂密,不过藏一些人手倒是可以。

“要走快点走,不得磨蹭,”寨中的羌户李三狗说道。

“只要一逃,马上就乱掉了,他们有马,我们为了抢着赶路,到现在还没吃饭,还没休息……”王巨说了第二句。

“那怎么办?”几个寨中的乡亲焦急地问。

王巨则问朱清:“朱管事,黑蜂盗出现好几年了,可有人反抗过?”

“小子,开始倒有人反抗过,但全部杀死了,后来闻风丧胆,还有谁敢反抗?”朱清看着仓皇失措的山民苦笑道。

这趟交易若顺利完成,除了给村民一百贯背骡钱,以及各方的打点,交易的成本,还能为东家带来五百贯以上的收益,但看来这趟最终是赔了血本。

然而王巨眼中却出现了亮光。

“开始……现在……朱管事,我们要加五十贯骡钱。”

“什么意思?”

“保住货物,反击。”

“只要能保住货物没损失,我可以替东家答应,加你们一百贯骡钱。”朱清咬牙说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他听出少年话外之音了,可能成功吗?

果然听到又加了一百贯钱,山顶上大伙儿都有些骚动,只是看着更近的黑蜂盗,兴奋瞬刻消失。

“两贯钱,翁翁,拼了。”

“大牛,我们用什么来拼?寨子里所有劳力几乎都在这儿……”老族长王全不安地说。

“请大伙儿相信我一次,他们也是人。”

“人与人不同,”李三狗道。

“还是人,你看他们,一个斥候都没有。”

“这不是行军作战。”二叔王嵬也焦急万分哪,黑蜂盗越来越近,自己这个侄子还在磨蹭呢。

李三狗眼睛却睐了起来:“王嵬,听大牛往下说。”

“如此……”王巨说了几句。

“可行?”王全狐疑地问。

“张子云当年挟勇犯险,孤身前往羌人探听,结果被羌人察觉,最后以机智侥幸逃回,但因多次中箭,不久去世,况且是黑蜂盗。骄者必败!”

朱清眼睛却亮起:“小郎说得有理儿。”

小子改成了小郎。

王全白了他一眼。

大伙儿仍犹豫不决,王巨又说道:“还有五匹马,一些武器……”

“干了,”李三狗说道。

不过他平时在寨子中比较孤僻,号召力不大。

王巨又看着二叔,低语了一句:“若要逃,我能逃得掉?”

“那就这样,朱管事,记好你的话,二百贯钱。”二叔说道。

“放心,若是能打败他们,二百贯钱一文也不少。”朱清道。山民性命不值钱,但这批货物可值不少钱。反正也是保不住了,拼一拼吧。

姘儿再次跃跃欲试,少妇将她手拉了拉。

于是大家听从着王巨调动,不过少妇也看到了几乎所有人都有点紧张。

很快几十名大汉漫卷上来……

第四章伏击(下)

“殿下,我好怕。”

“姘儿,不用怕,他们人更多。”

“殿下,外面好危险,这次我们还是回去吧。”

“回去还不是生不如死。”少妇眼中露出绝望,风吹来,将她沾满尘埃的衣袂扬起,看上去份外楚楚可怜。

她们说话声音很小,王巨听不到,但向她们狠狠地瞪了一眼。

开玩笑,若是让这群疯狂的强盗发现了埋伏,还不知得死多少人。

姘儿嘴角撇了撇,做了一个不屑的动作。不过主仆二人也闭上了嘴巴。

少妇却用眼神扫着王巨,这个小屁孩有多大,十二岁,十三岁,十四岁?呆在山里晒得黑黝黝的,加上营养不良造成长得纤瘦,她实际判断不出来。不过大约就这个年龄吧,可在这个年龄里,自己能做什么?

还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少年郎呢。

王巨盯着外面。

几匹马从山顶上怒冲而下,迅速奔到王巨附近的山道上,领首的人突然勒住了马。

王巨吓了一大跳。

临埋伏前他看了两三遍,但那不是骑在马上,难道他们发现了埋伏的乡亲?

这时他的一颗心都悬在嗓子眼里,四周很安静,几乎让他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扭头看了看自己身边的朱清,朱清更害怕,额头上都冒出大滴大滴汗珠。

但没有动静,两人小心地从树叶间向山道看去。

五匹马,马上坐着五名汉子,手持着提刀,领首的大汉手握着凤嘴刀,还有两名汉子背着黑漆弓。几个人在低语,说什么,听不清楚。朱清才吐了一口气,不过危机仍然存在,只要他们仔细观察,未必发现不了埋伏……

几人都蒙着面纱,这个都知道的,他们吃相太难看了,不但做骡子的百姓恨之入骨,官吏乡绅同样痛恨,包括山那边的人也恨之,所以更不能曝光。不过大约一名汉子感到天气热,便将面纱揭开,拭了拭汗珠。

王巨与朱清正好看到面纱下面额角的两个字:振武!

**烦来了。

寨中的百姓也带着刀,朴刀。但朴刀仅是一个笼统性名词,狭小的朴刀在宋朝刀器中算是最差的一种,因此曾公亮编写《武经总要》时,都略掉了这种“农具刀”。宋朝军中真正制式刀类兵器有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后七种都是长柄刀,只有手刀乃是短柄刀,手刀就是提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