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吗?”我没好气的回答。
“你刚才好棒哦!”阿岚一脸崇拜的看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装出来的。
“会打架就棒啦?那这个世界上棒的人不要太多哦。”
“原来你会打架的耶,真没想到。”阿岚扯了一下安全带,一脸赞叹的说。
“我跟你说过我高中以前和一些不爱读书的孩子一起玩儿的你忘了?”
“哎,你们打架都好猛哦,万一把人家打伤了怎么办?”阿岚似乎对我打架很感兴趣。
“那个叫猛啊?我们以前…算了,不说了。反正刚才那几个小子除了那个折了胳膊的其他顶多躺一天就没事儿了。”
“那你以前是怎么打的?”
“说这个干吗?”我又瞪了她一眼。“你别转移话题,你还没说你干吗跑怪兽堡去呢!”
“我不是说了嘛,人家待家里闷啊。”阿岚撅着小嘴又转了回去。
“以后不许再一个人瞎跑。”
“那你陪我啊?”
“这个…再说!”
到家了,我在停车场入口拿了张卡,然后慢慢的把车开进了地下车库。
爱在同居的日子里
作者:Rainlow
十八、
十八、
星期五早上,我7点钟就起来了。前天晚上接到家里的电话,老爸老妈想我了,叫我回去看看。自己想想出来读书快4个月了,竟一次都没回去过,也有点内疚,于是马上答应了。
阿岚一听我要回家,哭着喊着也要一快儿跟去玩儿。这让我很为难。老爸是个比较保守的人,我突然带个女孩儿回去,又不是我的GF,这让我怎么交代?不过阿岚执意要去,我没办法,只好打了个电话回去报告。老妈一听我说要带个女同学回去玩儿,很暧昧的笑了两下说好啊好啊,带回来让我瞧瞧。
阿岚一听乐坏了,欢呼了一声转身跑到楼下去了。然后十分钟上来带回两条烟,一瓶补酒,一盒干燕窝,一斤参片。
我差点晕倒。
为了今天回去,我昨天下午特地回了一趟学校,把原定于今晚的酒给喝了。虽然喝得只是38块钱一瓶的“新棉纯”(因为我买单,大家都照顾我,弄得我特火),但还是很尽兴。唯一有点遗憾的是阿毛因为刚泡到一个法学院的MM去看电影没有来。最后大军又吐了头儿一身,飞哥还是被波仔驮回去的,我则是硬撑着叫了辆的士回家。
早上起床出了房间,我先敲了下阿岚的房间。
“呣~~~?”阿岚在里面迷迷糊糊的应着。
“起床啦,不是说好和我一起回家吗?”我又敲了下门,然后转身去了浴室刷牙。
“这么早就去啊?”阿岚打开了门,穿着睡裙,头发乱蓬蓬的,在那儿揉眼睛。
“那你别去了,再睡会儿吧。”我边刷牙边含糊的说。
“好啦好啦,我不睡了。”阿岚挠了下头发,跑到另一间浴室刷牙去了。
半个小时后,我收拾完东西背着个大包里面有一半是阿岚的衣服走出了客厅。阿岚已经换好衣服坐在沙发上一边喝牛奶一边等我了。
“阿猫呢?”我放下背包再检查一下家里的煤气水电什么的。
“拿去给楼下的阿姨帮我看几天。”
“是吗。”我把窗户关好,顺便看了阿岚一眼。她今天穿了一条米黄色碎花短裙,头上还带了个粉蓝色的发卡,很可爱。
“我们走吧。”我关好最后一扇窗,走到门口换上了球鞋。
“哦。”阿岚把空牛奶盒扔到垃圾桶里,一蹦一跳的跟了过来。
“把垃圾带上。”
“哦。”
半个小时后,我们的车上了高速。我家里离这个城市大概300多公里,其中250公里是高速公路,自己开车的话快一点两个小时就到了,不过我的驾照还没满一年,上高速还是不敢太放肆。
“楷子啊,放点歌听听啦。”阿岚坐在我旁边打了个呵欠。
我稍微减慢了点车速,然后打开了音响。
“这是什么音乐啊?怎么象催眠曲一样?”阿岚拿起一个CD盒研究了起来。
“喜多郎。”
“喜多郎?做果冻那个啊?”阿岚疑惑的看着我,“这种音乐关果冻什么事儿啊?”
“笨蛋果冻那个是喜之郎呀!”
“是吗?”阿岚扭过头去继续看手里的CD盒。“那他干吗起个这样的名字呀?听着都有股果冻的味道。”
“人家成名的时候还没喜之郎果冻呢,你说谁抄谁?”
“哎听别的吧不听这个了。不好听。”阿岚说完就按下了CD机的弹出键。
“这么好听你都不爱听?”我看了她一眼,忍不住要说她没品位。
“有张信哲的吗?”
“你找一下吧,好像车上有一张。”我指了一下后座上的一堆CD。
阿岚转过身去艰难的抓了几张过来,然后仔细的找了起来。
“张…信…哲…哎,找到了,心事?这是什么时候出的?新的吗?”
“这张啊”我看了一下还给她,“90年出的你说新不?”
“90年啊!!!天那这种古董你还有?”
“我喜欢的歌大多数是些老哥。”我把那张碟放进了CD机。“比如说张信哲吧,应该是96年以前吧,他一直是滚石的。那时候我很喜欢他的歌,很清新,和当时大多数港台歌比有种特别的味道。我最喜欢就是这张《心事》和94年的《等待》。不过后来他去了EMI我就没怎么听他的歌了。”
“哦,等待好像听过,是不是有《别怕我伤心》的?”
“嗯。”CD机正在放《想你是一种鼓励》,我把音量调大了一点。
一个小时后,太阳出来了,那张唱片放完了,我胆子也越来越大,已经开到160了。
转身看了一下阿岚,她早睡着了。一只握着CD盒的小手垂了下来。
我帮阿岚把她那张座椅的靠背放了下来,让她睡得更舒服点。然后换了张我也不知道名字的竖琴加管风琴的室内乐CD,继续专注的开车。
中午11点多,我们已经出了高速,来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东湾镇。这是一个紧挨着海的小镇,镇上的居民大多从事和渔业有关的工作,比如近海捕捞和养殖,还有水产加工和运输什么的。小镇的历史很悠久,文化底蕴也很深厚。但遗憾的是这些都没有给镇里的居民带来物质利益。西方工业文明的潮流远没有流到这儿,改革开放20年对这个镇的影响也几乎全无。镇里的人靠自己的小渔船只能在沿海一带捞些小鱼小虾,或养些成本低廉的鱼和贝类。而加工业如果也算是个产业的话则更象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把卖不掉的水产晒成干货,就算加工。不过虽然小镇谈不上富裕,但有丰富的海洋物资和优越的交通位置,这里的人基本上还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至今保留着渔人淳朴的民风。
我把车在家门口的大院子停好,摇醒了阿岚。
“到了吗?”阿岚揉了下眼睛,好奇的看着外面。
“嗯,到了。”我把方向盘回正,拔下了车钥匙。“起来吧别睡了,下车去把后座上的东西拿好。”
阿岚一下车就先伸了个懒腰,然后使劲吸了口气再吐出来。
“啊~~~~~真舒服。楷子你家这儿空气很好啊,海洋的味道,和我小时候住的地方一样。”
“现在是秋天了,夏天你来试一下,满大街的鱼腥味儿。”我笑了一下把那个大背包
拽了出来。
“三儿(连读,“仨儿”),回来啦。”这时我妈出来了。
“哎,妈,回来了。”离开家一段时间,突然又看见老妈,竟然觉得有点别扭,像上门作客一样。
“阿姨好!”和我相比,阿岚倒显得大方得多。
“你好你好,过来玩儿是吧。”我妈扶了一下眼睛,笑眯眯的看着阿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