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2)

然而,太皇太后却只顾逗着襁褓中的大公主,口中有声,却不是对璎华而发。我微觉好笑,亦有意使璎华难堪,遂故作不解地问:“两个孩子,袁姐姐怎么顾得过来呢?”

太皇太后终于说道:“璎华,难得你有心。但你照顾大公主已经很累了,何况你的身子一向就弱,不让你操这份心了。”淡淡的口气就回绝了她,璎华不免泄气,但太皇太后的话中却寻不到一丝不满和生硬。隔了一会儿,她又道:“大皇子啊,还是放我宫中养着吧。人老了,得有个孩子添添热闹!”

这话是从容道来的,我心中却蓦然一惊。先皇是姑姑抚养的,拓跋宏也是姑姑抚养的,她如今不顾临朝听政之繁,又要亲自抚养大皇子,那用意不是很明白了么?不觉向她望去,她的目光却正好拂过来,温和的、恬淡的目光,却又不失锐气。

此时,我倒是庆幸,抚养大皇子的要求让璎华先提了出来。

2此后,便不再考虑此事。娘来探望我时,我悄悄地说了太皇太后的态度。她沉思半晌,点头道:“不要拂她的意,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点点头,娘又说:“妙莲,你还这样小,不必急,慢慢再说。”我又点头,遂一心一意只念着拓跋宏。

拓跋宏极爱读书。事实上,他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读书,也只能读书。于他而言,上朝听政不过例行公事,太皇太后的一个眼神、一句暗示,就可以左右他的决定。这一年,他十八岁,尚未亲政,似乎也没有亲政的迹象。

其实,太皇太后已经给了他很大的尊重。但凡议事,必须要有皇帝在场;发布诏令,必须通过皇帝的口;遇有大事,也一定与他商量。

拓跋宏亦很敬重他的嫡祖母。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太皇太后对他的学业,要求得近乎苛刻。她亲自指定师傅,教授皇帝汉学,并定期考问他的功课。拓跋宏负手立于殿中,侃侃而谈,明媚的光影被疏密有致的窗格滤得淡淡的,拂过他的脸,那原本略显硬气的眉眼便无端添了几分柔和。我立在太皇太后身侧,静静地看着、听着,心中忽然一阵恍惚,这个人是我的夫君啊!

他偶尔也有答不上来的时候,我悄悄地蠕动嘴唇,做无声的提示。出了太皇太后的宫,他笑着来携我的手,说道:“多亏了你!看来,日常出入都必须由你陪侍。”他是少有这样轻松恣意的时刻的。

但一不小心,也会有揭穿的时候。一次,太皇太后忽然察觉身后有异,于是,微微摆首,连身子都不大转,只是目光这么一扫,我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了她眼中。“妙莲!”她忽然笑出声来,“在姑姑面前,你还帮着皇上?”我大窘,羞得面红过耳。

太皇太后留下我说话时,又笑道:“怪道皇上近来的功课大有长进,想是因为美人伴读吧。”我趁势撒娇,抱怨道:“姑姑!您又来了!”说笑了一阵,太皇太后轻轻地说:“你这样讨他的欢心,姑姑真的放了一半的心。”

我知道这话并不寻常,不觉凝眸看她。她连眼帘也未抬起,只淡淡地问:“妙莲,你知道大皇子的母亲为何要自尽吗?”

“因为祖制。”我如是回答,心中惴惴。

太皇太后不置可否,笑意中却微露疲惫,半晌,方叹道:“我是为冯家女子做打算啊。”

她并不解释,但我已经懂了。趁着皇子还不更事,赐死他的母亲,既绝了母子情分,又断了拓跋宏对外姓妃子的专房之宠。何况太子的名位一旦定下,冯家女子日后进宫、生子,也就少了层顾虑……想到这一层,我微觉惊悚,但心中却松了口气。有时候,对于生和死,我只觉得漠然。

太皇太后忽然苦笑道:“妙莲,皇上心里是恨我的吧。”

我一怔,立刻说:“怎么会呢?皇上素来是敬重您的。”我下意识地为拓跋宏说话。只因他是皇帝,是我的夫君,是我所有荣耀与尊严的所在。

太皇太后只是轻轻摇头,说道:“怎么可能没有恨意呢?我心里是明白的。当时,他来求我,请求保林妃一命。我没有同意,他虽不至于忤逆我,但心中恐怕是恨着的……”

踟蹰了片刻,我终于问:“皇上很宠林妃吗?”

太皇太后抬眼望着窗外,忽然笑了:“死去的人,不提也罢!我不过是看在她父亲和叔叔死于忠义的份上,才将林家姐妹迎进宫来。皇上当时也胡闹,竟将祖制视同儿戏……”

我静静地听。太和七年的悲欢喜乐,属于拓跋宏和林妃,亦属于太皇太后。当这些片段从她的回忆中慢慢渗出时,我不胜唏嘘——亦不过是旁观者的唏嘘。赢的毕竟是太皇太后。

她微微笑道:“祖制,终有一日是要废的,但不能为了林妃而废。”

我心中凛然,不禁垂手敛容,肃然道:“姑姑的苦心,妙莲一定不会辜负。”

3阳春三月,有一日,春和景明。

拾阴冷嶙峋的台阶缓缓而上。我抬头看,忽然发觉此时的天地,不同于平城深宫中日日俯仰的那一方。

我的手,如今被拓跋宏握在掌心,我却想起以往,那被父亲疼惜着的日子。在洛阳的时候,日子纯粹得只有父亲、母亲和我,哥哥妹妹们留在平城,让我独占了娇宠;但如今的日子,却不可能纯粹到只有我和拓跋宏。

他不是只宠我一个,我亦不可能不去算计。因而,这岁月的刻漏,方使人觉得如此难捱。而我,未曾倦怠。

登上内城西门最高的角楼。宫女侍卫皆退至五十步外。天地间,忽然清旷得只剩我们两人,脚下是巍峨起伏、迤逦不绝的城墙鼓楼,身后是金碧辉煌、遥相辉映的琼楼玉宇。这时候,方体味出心情的壮阔与纯粹。

“平城是塞上都城,如今市井繁荣,人烟稠密,丝毫不输南朝的繁华。”登高临下,拓跋宏的笑容颇有几分自矜,旋即一挥手,指向皇宫南面,那郁郁葱葱的草木间藏着一点朱红。他说:“那是太庙。按照旧制,皇宫南面的左部是太庙,右部则是社稷坛。”望得更远,他说:“那一大片是城内的‘坊’。大的可容纳四五百家,小的也可容六十家……”

我静静地听。循着他的目光,望向人声鼎沸之处。纵横交错的街,鳞次栉比的坊,熙熙攘攘的市,环着流经宫城的碧波流水,百堵齐矗,九衢相望。我不禁深叹。众生皆在脚下,怎不教人豪情满怀。

“妙莲,洛阳如何呢?”拓跋宏突然问道。

我微惊,略想了想,方从容答道:“晋末以来,中原混战,洛阳久经战火,城墙多古旧,宫室多荒芜……”他闻言轻叹。我又笑道:“但洛阳毕竟做过汉、晋的都城,王气依然,旧《三字石经》也宛然犹在……”

他沉默,似听非听的样子。我的声音逐渐低弱下去,自然而然地缄了口,他却蓦然问道:“妙莲,你很喜欢洛阳罢?”我下意识地点头,很快又解释道:“平城自然也是极好的,是输战马、出将才的地方。”

拓跋宏微笑道:“朕要使大魏长治久安,更需要兴文治、正礼仪的地方啊。”其声若叹,然而那微笑却平常得看不到一丝不安。他亦不看我,只昂头将目光望得远远的,眸中噙着一丝清愁,隐约却又有一抹坚毅。

我一时怔了。心里不免揣测:他是什么用意呢?不敢深想,亦不敢出言相问,但心中隐隐约约地,却已能感知几分。我懂他的抱负。惊诧、欣赏、赞叹,亦有担忧。

此刻,只是凝望他,深深点头。他亦回望着我,微笑。

半年多了,心有灵犀也好,曲意逢迎也罢,我们之间终究是有些默契的,即使默默无言,亦深知两人心意。

我轻声道:“现在说什么都还不是时候呢。”他这日心情甚好,俯视众生,踌躇满志,朗朗说道:“那么,终有一天,朕要入主中原,变法改度,为我朝开创一个盛世。”

他说得那样清楚,那样坚决,我不禁神往,呢喃道:“如果那时候,臣妾还在皇上身边……”“那不会太久的。”他微笑着,打断我的迟疑,缓缓道,“到那时,你就是我的皇后。”

他将灼灼的目光轻投于我的侧脸。我没有动静。这一刻,心静如水。我疑心是自己错听了,然而反复回想,他却说得?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