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神之血裔 > 第123部分

第123部分(1 / 2)

>袖手而立,面对人身蛇尾的波旬毫无畏惧之感,自从他成为影子,心境寂灭,豁然进入新的境界,至少在波旬面前无畏无惧,“我身后数人是河西六部的将军,他们常年被山阳诸部、河阴诸部欺压,得知大族长将至,特随我来见大族长,我的任务已毕,这就离去。”

看着牧易寒骑上风马兽回到骑队之中吩咐了几句,就飘然离去,波旬看着骑着风马兽还不及他颈颔的游牧人,心神游离,想起素鸣衍削瘦冷峻的侧脸,在他的心中,确实意识到羲族之武勇不足以保证最终的胜利归属哪方,关键是族人再也经不起消耗。自己追赶纳迦来到北燕云,确实是想将这一地区的游牧部族统一起来,以强力的手段建立起基于世俗权势的势力,万万没有想到这早就在檀那明河的预料之中。虽说结果不会变得更坏,波旬内心的挫败感却挥之不去。

羽嘉虽将重兵调往桑澜泊南岸,羽嘉与桑澜泊南岸之间有楚布河勾通,运输之便利比往昔便捷数倍,但是羽嘉也是受水患之地,物资资料本就紧缺,八千重兵调往桑澜泊,事实上素鸣衍已经放弃主动出击的战术机会。

虽说易氏借着羽嘉退忍的机会积聚兵力,却无法对桑澜泊南岸的羽嘉军形成有效的威胁,谁让人数仅一万的羽嘉大军之中,拥有包括尤溪、岐伯、卢扈、千贺长琴、素鸣衍等数位天阶高手,五六阶的高阶武士以千计数,即使仅是三兽也足够瓦解一支上万人的训练有素的军队。

在中陆诸国之中,没有那一支精锐堪于羽嘉这支击退过羲人的战力相比,但是羽嘉的兵力极为有限,除了驻扎此地的战力之外,其他的武力仅能维持各地部落不被荒兽侵扰。即使在连续的战斗中击退易氏,但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占领这些区域,反而会在持续不断的战半消耗自己的精锐,疲惫自己。

在易氏态度未转变之时,素鸣衍宁可选择对峙。这样的对峙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仲春,羽嘉挑选第三批有替力的战士进入黑砾原进行历练,而最初的那批少年也在经过数年的磨练之后,走出黑砾原,补充到诸军之中。他们与明石羽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羽嘉人,将与卢族武士共同成为拥立燕云的中坚力量。

此时,帝都递来一书令人费解的制诰:帝第六子、一等羽嘉郡王檀那明河晋三等羽嘉和贺亲王、邑千里,一等云骑尉尤溪晋三等望野伯,晋侍卫司徒。

依帝制,郡王守邑、亲王裂王。这一年的仲春,帝国走向最后崩溃前的挣扎。帝君檀那锡陵分封诸子为亲王,檀那隆城为永晋王、檀那耿明为银城王,檀那界明为浮幽王、檀那天悬为北地王、檀那明河为羽嘉王,又大肆分封诸子属臣。

尤溪由一等云骑尉进封三等望野伯,为社稷伯爵阶;职晋侍怀司徒,江采离封三等辽原伯,职晋侍领左丞;白术、聂鲁达、纳吉涅骑等人皆晋一阶。

自檀那琉创立青岚帝国始,除了储君之外,帝国所封的亲王之数还不及此次之多。

帝君檀那锡陵时日无多,却是在贝迦、迦南两国最强盛的时候,帝国终于滑落到崩溃的边缘。

中陆最庞大的帝国垂死的挣扎看上去异常的虚弱。

在格图会战中屡立战功,又在九原郡抵御贝迦人的主要将领石京度与其部兵马在这时被调入帝都。这一出乎寻常的举动,引得中陆诸国皆为侧目。从石京度的履历上来看,他有更多的机会是羽嘉王檀那明河的人。

惟有素鸣衍心里明白石京度的真实身份,但是素鸣衍也怀疑石京度是摩揭伯岑的一粒棋子。从种种迹象,以及帝宫传回来的线报,以及帝妃阙氏的书信中,素鸣衍晓得檀那锡陵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生命力的消失怠尽,已不是用大回复术能够继续挽回的。

在封王诏传至羽嘉之后的半个月,素鸣衍以聂鲁达率甲骑、剑士、射手镇守桑澜泊南岸据点,他与千贺长琴、岐伯、卢扈、尤溪率领侍卫营、千贺武士营避开易氏主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易氏在青叶郡南境建立的临时据点。

易氏坚持战争的抉择,有违石氏等西南世家的利益与意愿,石川华所率领的强大空骑战力在羽嘉与易氏之间的战事中遂采取消极怠战的姿态,除了卫护易氏主力所在的大营,对羽喜嘉在其他方向的军事行动置之不理,更加不会主动去封锁羽嘉城至桑澜泊的道路。

青岚已呈崩溃之势,就迦南王廷而言,无论如何不会让西北的战事分散注意力,就石川华个人而言,也不愿现在就走到檀那明河的对立面,更为主要的,以易氏目前集结的兵力根本没有把握能一举击溃羽嘉兵马。

千贺武士营、侍卫营的强大有目共睹,天阶高手之强横,惟有用无数的性命去填,才可能取得惨重的胜利,即使与羽嘉之间的全面战争无可避免,只怕谁也不愿意冲在前头。

当然,易氏也看透羽嘉的软肋所在,限于人口、物资,羽嘉根本无力继续无限制的战事,其作战主力无法离开楚布河的河道作战,所有稍远距离的军事行动都要依赖于千贺武士营与侍卫营。

春暮,帝君行诏,召诸子归帝都。

此时,在桑澜泊南岸的南桑城城墙才有七尺高,素鸣衍使岐伯到易氏大营下最后通牒:易氏意欲再战,则请收回易非天及千余战俘的尸首。

春暮,燕云及迦南西北诸郡进入千年来的第一个雨季,因为丰沛的降雨,燕云大地出现数十条辽阔的河流,没有固定的河道,在无垠的大地上纵横捭阖,这些河流大都汇入楚布河,从羽嘉山峡谷顺着地势,泄入迦南西北诸郡。楚布河狂野而暴躁,在迦南西北诸郡几度改道,令其境一片狼藉。

战事继续持续下去,易氏在迦南西北诸郡的根基也将遭到严重的动摇,当岐伯将羽嘉的最后通牒递来,石川华也能想像易轩达内心的动摇。

“一旦口子被撕开,我担心再也封堵不上,”易轩达在魔犀皮甲罩着布衫,满面沧桑,战事拖延下去,易氏也承受极大的压力,但是已经进行到这一地步,却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易氏在西北诸郡的地位将被动摇,当然,易轩达不会将这样的担忧流露出来,“我代王廷戍西北三十余年,苏盖文历羽嘉总督二十余载,都没觉得羽嘉能对西北有今日的威胁。”

“论其才具,我与非天都自愧不如,然而时不予之,青岚非昔时之青岚,他也无法争得青岚储君之位,檀那锡陵召诸子归帝都,我们若将他留在羽嘉,岂不是让青岚的帝都少了几分热闹。在王城时,春江祭酒与大纳言早就有纵其乱青岚的想法,易氏焉不能受一时之辱?”石川华虽是小辈,但是他代表石家说话,语气里也不是十分的恭敬。

要么息兵止战,迎回俘虏,要么仓促决战,接回尸首,以檀那明河的绝决,当不会给易氏继续将战事继续拖延下去的机会。不管如何,易氏必须要做决定了,继续拖延下去,己方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士气也将逐渐瓦解崩溃。

易轩达也不舍得拿幼子易非天的性命去激励士气来进行把握并不十足的最后决战,于春季的最后一天,易氏屈于羽嘉的强势以及迦南内部的压力,遣使迄和。之后十日,双方在南桑城南百里处立界石,以为两郡的分野。

素鸣衍终于在羽嘉峡谷之外获得出口,虽然说易氏怀着卷土重来的信念,这次的息战也不会持续多久的时间,但是素鸣衍可能暂时的抛开此地的事务,奉诏入帝都。

易非天被羁押达半年之久,身体未受多大的委屈,但是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屈辱,此时的他形销骨立,却无半点豪族子弟的丰神俊采。转头望去,南桑城巍然而立,再想将羽嘉人赶出西北已经难上加难,易非天想到这里不由的泪水横流,望着来迎他的石川华,呼道:“迦南将因此次的屈服而遗患无穷!”

虽不中,也不远矣,羽嘉在迦南西北获得出口,日后休屠对其境的封锁就再也不能致其于死地,然而羽嘉顺着楚布河逐渐向下游扩张,在其后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迦南西部的噩梦。

帝君檀那锡陵在摩揭伯岑及阙氏的影响下,欲不顾教廷及庙堂的阻力,欲传位素鸣衍,秘立遗诏,426年初春,下诏封诸子,又召诸子归帝都。与此同时,调石京度所部卫戍帝都,封长照宫侍卫司徒,以保全传诏之事。

春暮,羽嘉与易氏停战息兵,羽嘉在桑澜泊筑成,名南桑,控制羽嘉南出的出口。

426年的初夏,素鸣衍奉诏归帝都,千贺长琴、阮阿蛮、尤溪、卢青叶、江采离等人及三兽随行,卢扈率侍卫营、岐伯率千贺武士营协聂鲁达守南桑。

素鸣衍囚贝迦储君优楼星林入帝者,要挟贝迦出兵牵制休屠,厄喀德率部众潜入帝都,伺机欲救优楼星林。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