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不能说得太明白,投效也不能当着人来,于是接下来的一天里,各个势力打着慰问的旗号,挨个地私下拜会陶堂主。
陶堂主就是这一行人里,天仙之下身份最尊崇的人了,按说他是执法堂的堂主,这种交涉的事情不该由他来做,但是除了他之外,蓝翔随行的只有战堂堂主。
战堂是负责战斗的,跟地方势力打交道,更不合适。
面对私下请求的投效,陶堂主没给好脸色,先是打官腔,说我们是来查人的,这里终究是隆山的地盘,你们这么表示投效……好不好啊?传出去的话,好像是我们蓝翔仗势欺人。
这就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大家都玩得很熟——宗门不把这些小势力放在眼里,但也不想授人以柄,同时还要表示出不在乎。
这是我们仰慕上派风采,主动前来的——来投效的势力,基本上也都能表达出这个意思,我们的拳拳之心,上派要体谅啊。
陶堂主其实不喜欢这种脚踩两只船的行为——没有哪个宗派会喜欢,不过既然是抢隆山的地盘,大家也能想到,当地的势力,要有一个熟悉和接受的过程。
其实以东上人的意思,就是直接碾压过去:不肯明面上表示投效的势力,都要拔除,威名是打出来的,杀鸡儆猴的事儿,多做几次就有效果了。
陈太忠认为,自己所行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就是要靠声势夺人,而且在宗派的眼里,家族那点可怜的战力,真的不算什么。
然而,陶堂主对地方势力的认识,比他深刻,家族的战力固然不算有多大,但是论起管理地方的能力,却是比宗派强得多——大家打破头进宗派是为什么?是为了更好地修炼!
除了那些晋阶无望的,谁会有兴趣管理地方?
所以这种暗地投效,蓝翔虽然不喜,还得接受。
不过陶堂主也表示了,你们愿意投效,这个很好,三年之内,必须由暗改明,断掉给隆山的任何供奉!
只有三年?投效的势力表示,我们无所谓,多撑几年也可以。
陶堂主报之以冷笑:若是三年还不能让隆山剑派认清现实的话,你们可以断掉给蓝翔的供奉!
这话说得就霸气到没边了,不过现在的蓝翔,有这个底气。
这样的谈话,很快就传到了隆山人的耳中——终究经营这么久,人脉还是不缺的。
常叔欣闻言,气得直接掀了桌子:真真是欺人太甚。
然而,还有更气人的消息:绫阳城一个散修组成的小帮派,公然宣布投靠蓝翔,该帮派有两名灵仙,帮主是三级灵仙,名叫董毅。
这就是赤裸裸的打脸了。
据说蓝翔的客卿东易名,听说这个消息之后,非常地欣喜,特地召见了董帮主,还留他吃了午餐。
“这个姓董的卑贱散修,是必须要尽快铲除的!”常执掌咬牙切齿地发话,“这样的出头鸟都不打,隆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前人基业被夺取。”
“须得防备,蓝翔是引人入套,”大长老提醒自家的执掌,“此人该杀,不过,没必要咱们出面,随便找个人下手就完了。”
“大长老你何时也变得畏首畏尾了起来?”常叔欣真的是气得快疯掉了。
在常执掌的潜意识中,还是不肯丢掉隆山派曾经的傲气。
(三更到,召唤推荐票和月票。)
小年三更,兼答两个问题
今天小年,风笑这里是祭灶王爷,不知道大家那里都有什么风俗?
书评区有人说,“蓝翔”这一段,应该是属于恶搞,不该太重笔墨,在风笑的大纲里,不是这样的,气修门派,是本书必然要写的,情节不会少。
太忠本来就是个小集体主义很强的家伙,这是性格设定。
气修这一段,只有门派名属于恶搞,但是话说回来,总不能有个蓝翔学校,仙侠书小说就不能出现蓝翔派了,对吧?汉字是大家的。
而且风笑写门派,不会走杂役、外门、内门、精英弟子的路线,再弄些美艳的师妹师姐啥的,这么写的人太多了,风笑不才,自问也写不出新意。
就是上人空降门派。
还有书友说,风笑经常说是三更,其实就是两更,拉单章也算一更,这绝对是记错了。
风笑只有三更之后不开单章的时候,没有开了加更单章没三更的时候。
风笑的人品,大家都知道的,谁若能找出来有这种事,风笑二话不说,加更十章。
最后,三更到了,后面追得太紧,大声召唤推荐票和月票。
第五百四十七章陷阱(求月票)
对陈太忠来说,有人旗帜鲜明地投靠蓝翔,是值得特别鼓励的。
他虽然对算计人心不感兴趣,却也知道“千金买马骨”的道理,于是特地见了此人,并且面授机宜。
对董毅来说,这次投靠蓝翔,是人生之中最大的一次赌博,成功的话,以后就在绫阳站住脚了,若是失败,他只能躲进宝兰州,希冀蓝翔的庇护了。
要说他所组建的西李帮,在绫阳其实是压榨中下层为生的,而且身为散修的帮派,他生存得也极为艰难,所幸的是,他死去的祖父跟城主有旧,留了点香火情下来。
若不是有这一层因果,他早就被其他势力收做打手了。
往日里,他跟那些家族豪门,也不是很对付,旁人都欺负他是散修,动辄喝来骂去。
这次蓝翔大举来攻,对董毅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他只有豪赌一次,才能改善自身的生存状态,至于说成功与否,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努力过了。
事实上,董帮主非常担心,蓝翔看不上自己这小小的散修——宗门总是高高在上的,往日他想投靠隆山,都没这个机会。
结果,大名鼎鼎的东上人,居然接见了他,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掀开了新的篇章。
西李帮是个不大的帮派,帮众两百余人,都在绫阳城里讨生活,不过董毅志向高远,虽然他也做些欺压良善的事情,但是更多时候,他是打压一些欺行霸市的散修。
也就是说。他以维护散修的利益而自居。而收到的财物。他也会拿来救济一些困难的散修,在散修里说起他来,大多数人要竖起个大拇指,说一句“仁义”。
他做的事情,跟积州的锦旸山有点类似,不过锦旸山主不是特别注重秩序,而他却是非常讲究这个。
自打见过东上人之后,他回到绫阳城。马上就把手下的人铺开了,四处打探近期绫阳发生的一切,而且关注点不再是下层,而是以各大势力为主。
西李帮名义上的帮众只有两百多,但那是修者的数量,董毅平时注重收拢人心,能调动的人起码上千,街头巷尾的乞丐、小混混,上至老妇下至小童,他的耳目多了去了。
没用了多久。他就搜集到了不少异动的信息,而这信息又源源不断地送到城外。蓝翔驻地的东上人,正等着他的消息。
隆山经营磐石的时间太久了,绫阳的势力虽然屈服于蓝翔的淫威,可是跟隆山私通款曲的,绝对不在少数。
两天之后,董毅接到消息,说城外沈家庄来了一伙人,虽然只有七八个,但是气势十足,骑着马就进了村子,守卫根本不敢阻拦。
沈家在绫阳落户,也有七八百年了,跟隆山走得极近,有两个子弟在隆山,族中七个灵仙,倒是有两个是高阶的,最近有些颓势,不过还谈不上中落。
“我去看看吧,”董毅知道,这种事不能再让下面人出马了,七个灵仙的家族,不能指望游仙打探出多少消息。
于是他化妆出城,在沈家庄外直盯到天黑,因为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事情,他也不着急离开,而是躲在一片灌木中,拿出一块荒兽肉来,慢慢地咀嚼着,不让自己发出半点声响。
盯梢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他虽然年纪不大,但现实已经将他的耐心磨练了出来。
就在肉即将吃完的时候,他猛地感觉哪里不对,回头一眼,却见一张大网对着自己罩了下来,有人轻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