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玄幻奇幻 > 复山河 > 第四百五十六章、罪己诏、禅位诏

第四百五十六章、罪己诏、禅位诏(1 / 2)

气氛酝酿到了这一步,各方都没有回旋的余地。

无论永宁帝说什么,百官都用“江山社稷计”怼他。

为了师出有名,文官们更是罗列了永宁帝多条罪状。

如果是凭空捏造,永宁帝还能辩驳,偏偏人家说的都是事实。

顶多进行了艺术加工,丑化了他的个人形象,本质上事情确实是他搞砸的。

先帝朝时期,大家还在喊“天元中兴”,尽管水份大了点儿,起码大虞处于一个相对繁华的时代。

除了武功是有所欠缺,经济和社会民生,总体保持了稳定。

到了永宁朝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武功”是不缺了,经济民生却搞得一团糟。

在位期间,农民起义就没有断过。

其中很多乱子,明明可以轻松搞定,但是在皇帝的瞎指挥下,小乱子变成了大动乱。

尤其是这次御驾亲征,更是打出了史诗级大败,危急到了江山社稷。

至于大臣们的责任,自然是被一笔带过。

大家急着发起政变,本质上就是为了甩锅。

北疆战场输的太惨,朝中有资格背锅的景李二人,都病死在了军中,现在尸骨都没来得及入土。

景李两家的人没有死绝,亲朋故旧还有一大堆,想要甩锅也要问活着的人是否答应。

永宁帝急着召开朝会,实际上也是想快刀斩乱麻,提前给战败定性,把自己责任分摊给百官。

想法很不错,架不住朝中都是一帮老狐狸。

什么锅可以背,什么锅不能背,大家是一清二楚。

现在这种时候,主动出来承担责任,不光要赔上全家老小的性命,还要连累家族遗臭万年。

勋贵们不愿意背锅,文官们更不肯担责。

两帮人私底下一合计,最后发现让皇帝承担责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最合适。

参考以往的政变经验,通常这种废帝行动,都少不了杀戮。

不过现在情况特殊,朝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臣。

朝中一众大佬,都只是各自小山头的领袖,远远达不到权倾朝野的地步。

没人愿意牵头,干弑君这种脏活儿。

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大家都不愿意表态。

权衡利弊之后,大家决定让皇帝自己退位。

反正永宁帝人缘不好,朝野上下就没有几个不恨他的退位之后,把人软禁在深宫之中,也折腾不出花样来。

没有沾上皇帝的血,大家就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当“大虞忠臣”。

话语权在自己手中,未来史书上,只会记录“永宁昏庸无道,被国人赶下皇位”。

太子年幼,短时间内无法亲政。

等到新皇亲政时,还记不记得这个父亲,都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皇权争夺是血腥的,父子反目成仇的多了。

太子又是高危职业,能够提前继位,那是求之不得。

不承认政变的合法性,就相当于否定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当太上皇成为皇权的威胁,再深的父子情分,也会被消耗殆尽。

为了自己的皇位,新帝也必须站在百官这边,做实永宁帝昏庸无道的历史盖棺定论。

“混账!”

“尔等目无君父,擅起废帝之风,岂是人臣所为!”

徐忠恩鼓足勇气训斥道。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

皇帝若是被废,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身边人。

有了昏君,自然要标配奸臣。

纵观整个历史,就没有比宦官更合适的背锅侠。

训斥的有理有据,可惜没有任何意义。

百官对皇帝,还保持着最基本的尊重。

对宦官,大家可没好脸色。

“奸臣跳出来啦!”

户部尚书吕凌风率先喊道。

刚才废帝的时候,他们一时愣神,反应慢了一步。

现在到了为国锄奸的时候,可不能再落于人后。

收到讯号,一众清流官员率先冲出去,把徐忠恩从永宁帝身边揪下来进行拳打脚踢。

暴力的一幕,落在永宁帝眼中,瞬间亡魂大冒。

这哪里是殴打宦官,分明是对他的一次警告。

主动“体面”,大家拥立太子继位,他还能当太上皇,百官也能维系“忠臣”名头。

如果要大家帮他“体面”,百官就算不想弑君,也只能把他干掉。

手上沾上了鲜血,死的就不会是一两个。

为了避免被报复,皇位肯定不会留在他这一脉。

新君是其他宗室,为了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也要把他的后人斩尽杀绝。

“住手!”

“朕答应禅位给太子!”

永宁帝急忙喊道。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原本对徐忠恩拳打脚踢的官员,瞬间停止了行动。

想要让这场政变合法,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禅让皇位。

没有流血杀戮,皇帝就主动把皇位传给太子,无疑是最优解。

未来记录这段历史的时候,就可以美化成:

“皇帝御驾亲征失败,羞愧难当,无颜面对天下人。

在百官的劝说下,自知能力有限,无力担负江山社稷。

遂:下罪己诏,把皇位传给太子,嘱咐百官辅佐,退居宫中修身养性。”

至于清洗皇帝余党的问题,完全可以放在流程走完后。

眼下永宁帝还有价值,必须给皇帝留几分面子。

“陛下,圣明!”

百官的赞誉,气的永宁帝满脸通红。

如果他真的圣明,也不至于被逼到今天这一步。

自大虞建立至今,传承三百年岁月,都没有出现过被群臣逼宫退位的皇帝。

纵观整个历史,享受这种待遇的皇帝,也是屈指可数。

这些倒霉蛋前辈,无一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暴君。

一想起自己未来,将和这些人并列,遭受天下人的唾骂,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按照自己的性子,他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太和殿上,用自己的命拉上文武百官遗臭千年。

可是他有顾忌,百官现在逼宫是拥立太子继位,那是顾忌名声。

若是大家没了名声,也就没了束缚。

到时候别说太子继位,搞不好江山都得换人坐。

“够了,朕现在累了,需要回去休息。

罪己诏和禅位诏书,你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待太子登基之后,尔等当耐心辅佐。

最新小说: 九州烽烟记 保护我方族长 父可敌国 我在百药门炼丹许多年 仙玉问道 箱子里的大明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星武耀 异:神之子01 初遇的命运 《我修仙成仙子,徒弟却开了重生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