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成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杨玄一也在江南住过一段时间,也建立了自己的人情网,让他们两人去办这件事是最合适的了。如果真要一城一地去打下来的话,那还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而且现在的情况也有所变化,通过不断地招降,不仅可以收买更多的人心,也能够继续给予江南吴国内部压力。
“两淮急报!”就在众人准备离开的时候,丁志豪却在这个时候捧着一封信冲了进来,也只有真正紧急的事情丁志豪才会如此的速度,众人眼睛马上集中到了丁志豪手中的那封信上,看着信递到了王千军的手上,被打开封蜡。众人都等着了解信的内容,等着王千军新的命令。
“徐州那边发生了一些事情,不过还算稳定。你们看看吧!”王千军看完信的内容后,突然笑了,也不怎么紧张,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可当王千军提到徐州后,众人全都紧张了起来,徐州只是一个地名而已,不过徐州那里驻扎有齐王的大军,徐州发生的事情绝对跟齐王有关系。
众人一起把信的内容给看清楚了,文官们都皱起了眉头,可武将们却都笑了,都在赞同高大壮与姜飞骑的手段,实在是够大胆的,也是十分正确地判断。
齐王的军队虽然还在与朝廷禁军对峙,但双方通过不断地通信,关系也开始缓和了下来。一切都是因为山西局势的变化,朝廷内部外戚与耿老将军又斗了起来,都是因为禁军的叛乱。绝对不承认是自身错误的外戚们,全力攻击叛乱的禁军,并且指出一切都是因为耿老将军统率禁军无方,提拔了错误的人才。面对外戚的攻击,耿老将军真的不想争,他自己清楚他是绝对斗不过这些外戚,可偏偏朝霞公主对于山西的再次兵败很是恼火,想要通过此将禁军的指挥权全部收回来,双方也就这样斗了起来。朝廷的这一次内斗,当然只能是想办法与齐王妥协了。
刚好齐王这边也因为王千军对江南的进攻而担忧,齐王与朝廷的关系也就这样慢慢地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齐王也就有了机会逐渐地增加徐州城的驻军,当得知王千军占领了金陵城后,齐王对两淮的动作也越来越大,天网传来消息,齐王已经组织了一万军队准备派往徐州,同时也准备了一批人要进行两淮活动。
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高大壮与姜飞骑都明白,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翻脸,可如果只是坐等敌人上门的话,自己这一边就会处于一种极不利的状态,被动防守的话,主动权可就全到了齐王的手上。为此高大壮与姜飞骑相互取得了共识,既然迟早要动手,那么他们这边的一些小动作也就不算什么了。此时的王千军还在江南,一来一回会浪费很多时间,因此两人也就先行动了起来。
徐州城内有骑兵五千,大概有战马七千多匹,为了保持战马的最佳状态,大部分时间徐州城内的人都将战马带到野外放牧,关起来饲养的战马只能拉车,根本就无法作战。
一开始放养战马的时候都有大量的骑兵在一旁守卫,徐州的齐王军队都清楚,他们日后所要面对的敌人就是两淮的王千军,因此必须要小心一点。可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徐州城内又时不时地收到两淮送来的礼物,徐州城内的齐王军队也就开始松懈了。七千匹战马在野外放养,平均只有五百多人在看守,这五百人大多数都是运气不好的新兵,老兵当然是在军营内喝酒、赌博,不然就是在徐州城内找女人。
机会就在眼前,这可是七千匹战马,没有了战马的骑兵,也就算是步兵而已。高大壮与姜飞骑在秘密地侦察了许多次后,两人终于是在一个起雾的天气动手了。靠着战马自身的声音,还有雾的保护,看守的四百名山东骑兵被全部拿下,这些新兵有很多当时正坐在草地里喝酒,因此大部分人都被俘虏了,只有七十多人因为反抗被杀,接着当然是把所有的俘虏绑起来,将七千匹战马全部带走。动手的时候所有人都蒙着脸,也都没穿盔甲,但聪明一点的人都清楚这事是谁干的。
第四十五章 齐王的回信
了,就算没有是王千军手下人干的证据,但光从战马留下的马蹄印就可以判断,那七千匹战马全部进了王千军所控制的两淮地区,派出去的探子一路追踪下去,直接就到了宿州城郊外,一切已经很明显了。
齐王的军队永远都是无比骄傲的,徐州城守将马上就给宿州的高大壮写了一封信,要求高大壮将劫掠的战马还回去,处死所有劫掠战马的人,同时还要赔偿一笔巨大的损失,如果高大壮不同意的话,那徐州城内的军队将会直接踏平宿州。
高大壮很快就写了回信过去,一再地重申此事与他们无关,他们也在想办法调查此事,如果对方不信的话,可以派人来宿州城内调查,城内就只有彪骑军的三千匹战马,全部都是有自身记号的。其实那七千匹战马在宿州城外停留一夜之后,就全部分成十股,从不同的路线送到了合肥城外的牧场了。
对于高大壮的这种解释,只有笨蛋和白痴才会相信。徐州守将一点都不想跟高大壮打嘴仗,跟徐州知府交代了几句,就率领了徐州城内的两万大军直接侵入了王千军所控制的两淮地区,徐州守将要让先惹事的高大壮付出代价,不过从理面上讲,这一次的冲突是齐王的军队挑起来的。
送上门来的家伙,当然是不能放过,高大壮与姜飞骑一开始就将那七千匹战马当成前菜而已,送上门来的两万大军才是主菜,只要击溃了这两万大军,自己这一边又有理的话,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遏制和削弱齐王大军将对两淮的进攻,先面对两万人总比一次面对最少五万大军要好。
徐州那边一动,高大壮这边也马上动了,从一开始探马就一直监视着徐州城,而宿州这边,所发现的探子都没有马匹,审问过后也得到了所有监视宿州城的探子都没有马匹,这就给了高大壮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过因为徐州的齐王大军太快动手了,让高大壮都来不及写信将宿州这边的事情汇报给王千军。
双方的军队都动了,双方的军队都被各自的探子监视着。齐王的军队是最早出发的,得到消息后高大壮他们才出动,齐王的军队得了先手。但齐王军队的探子没有战马,高大壮派出去探子都骑着马,高大壮在双方都在行军的过程中,首先掌握到了齐王军队的行踪,并且姜飞骑的骑兵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捕杀齐王军队的探子。
齐王军队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宿州城,打下了宿州城,整个宿州也就属于齐王的了。至于边界上的一些村落、镇子与堡垒,齐王军队全都不管,这也就给了高大壮很大的方便,不用担心齐王军队对地方上的破坏,这也是王千军愿意看到的。很快,埋伏的地点就确定了下来。
接下去,也就是一场看起来简单的伏击战,可让高大壮没有想到的,受到伏击之后,在千军弩的猛烈攻击下,死伤了两千多人的齐王大军并没有惊慌,而是很快就组织起了新的反击,先锋死伤超过七成后却依旧在奋战,后续更多的军队压了上来,逼迫着高大壮不得不将命令军队死守在各自的埋伏点进行防御。
偷袭埋伏的一方不得不进行防御,受到伏击的一方却转过来发起猛烈攻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一切都是因为齐王军队的素质,不过高大壮的神策军也不是吃素的,依靠着熟练的阵形,比较分散的神策军一步不退,并且在战斗中让一个又一个齐军士兵倒下。
战斗直接进入了僵持阶段,这都是双方不愿意看到的。齐军的统帅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起了五千人的队伍,想要集中力量攻击正面,打开一个缺口,高大壮则是命令军队死死地防御住敌人的反击,因为这一次并不是只有神策军在奋战,他们还有彪骑军的协助。
彪骑军从齐军的侧翼发起了进攻,并不是姜飞骑不想绕到齐军的后面,而是齐王到现在?